-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美術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12704
- 條形碼:9787807612704 ; 978-7-80761-270-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美術史 本書特色
中國藝術較埃及藝術為有系統、有條理,且其所受外國影響甚大,淵源甚深,故其藝術可說是超越國境的。中國藝術起源于紀元前十三世紀,遞傳變遷,迄于今日。中問雖經過黑暗與搖撼不穩的時期,但其精神是始終一貫的。世界上藝術活動之豐富暢茂,無有過于中國,而藝術上的成就,亦無有出于中國之右者。
本書是一部研究國國美術發展歷程的專題學術著作。全書以六章篇幅和大量傳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貴文物資料,系統而又簡明地闡述了雕塑藝術、建筑藝術、書法藝術、繪畫藝術和書法藝術等中國美術的各種形態自原初社會至明清時期的發展歷史和輝煌成就。本書對于充分展示這些美術形態的發展軌跡和藝術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中國美術史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雕塑;建筑;繪畫;書法;陶瓷。
中國美術史 目錄
第二章 雕塑
第三章 建筑
第四章 繪畫
第五章 書法
第六章 陶瓷
參考書
后記
中國美術史 節選
《中國美術史》內容簡介:中國藝術較埃及藝術為有系統、有條理,且其所受外國影響甚大,淵源甚深,故其藝術可說是超越國境的。中國藝術起源于紀元前十三世紀,遞傳變遷,迄于今日。中問雖經過黑暗與搖撼不穩的時期,但其精神是始終一貫的。世界上藝術活動之豐富暢茂,無有過于中國,而藝術上的成就,亦無有出于中國之右者。
中國美術史 相關資料
從黃帝以后歷四代,文化已漸次發達。到了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承其遺業,更發揮光大。社會情形,已由茫昧時代而進于宗法時代。工藝制作品也有了很大進步,雕刻當然也有很好成績。此時有玉制的五瑞、五器。所謂五瑞者,即是五等的圭璧;五器者,即是用于祭祀的器具。在昔石器時代的鏃斧錘臼等,已笨重不適用。在帝舜時代,便有琢飾之雕琢,文物漸進于粲然之境。到了三代(夏、商、周),文化又大發達。夏禹時用文飾鑄之于鼎,圖成山川奇怪,魑魅魍魎。古器上的文,尤其是云雷文,都是創于夏代的。此外有晷,是一種陶制的樂器。上面雕刻著文樣。其它雕刻品有雞彝和黃彝,是裝飾于瓦木上的東西。雞彝的形狀似雞,黃彝的形狀似龜之目,并飾以黃金而成。商代工藝大盛,雕刻益繁。六工各有專職:即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是。祭祀所用的器具。有了新的創制:如霉、箸尊等。食器上均有刻鏤。至于銅器都有文飾:其最著者有鼎彝、卣、觚、爵、盤等。一切文飾,古樸清逸:且銘文便于識別,字數極少。近日考古家所謂一字銘。差不多完全限于商器。商器的銘文,最普通者為庚、辛、癸、子、孫、舉、木、田、中、非等字。這些字或為當時帝王的名字,或為年代的紀錄。亦有鏤以圖樣者,如立戈、橫戈、禾、斧、矢、車、兕、龍、虎等形;亦有持戈、戟、旃、刀、干等之人形。這些都是商器的特征。夏、商二代的文物,到了周朝,便蔚成郁郁乎的文化!吨芏Y》一書,原為紀述當時實施行政的事實,但于藝術,亦極注意。在工藝方面,以雕刻為最顯著。商代的六工。一變而為八材。這八材即是珠、象、玉、石、木、金、革、羽等。其中以玉工尤為重要,并設玉府之職,專司刻鏤服玉、佩玉、含玉、玉敦。六瑞、六器的制度,亦是到了周代始完備。六瑞是用以分別爵位的崇卑的:一日鎮,是雕琢著四鎮的山;二日桓圭,是雕琢著宮室的形像;三日信圭,四日躬圭,都是雕琢著人形的;五日谷圭,是雕琢著米粒;六日蒲璧,是雕琢著蒲席文的。六器亦多有雕碾的文飾。銅器雕鏤的制作,在周代更有驚人的成績。那時有金工分職的制度,以筑氏為削;冶氏為殺矢、戈、戟;鳧氏為鐘;栗氏為量;鍛氏為镩器;桃氏為劍。祭祀賓客的禮器。叫做六彝、六尊。六彝是雞彝、鳥彝、犟彝、黃彝、虎彝、雌彝。六尊是犧尊、象尊、壺尊、箸尊、大尊、山尊。這些器具的形式,皆為動物。周代之石刻,存于今日之可稱完整的古物者。以“石鼓”為最可貴;共十個,現存北平孔廟大成門左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