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中國哲學史大綱
豆瓣9.0分,:哲學的定義從來沒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暫下一個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哲學史大綱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12681
- 條形碼:9787807612681 ; 978-7-80761-268-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哲學史大綱 本書特色
《中國哲學史大綱》:哲學的定義從來沒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暫下一個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例如行為的善惡,乃是人生一個切要問題。平常人對著這問題,或勸人行善去惡,或實行賞善罰惡,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決。哲學家遇著這問題,便去研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惡;人的善惡還是天生的呢,還是學得來的呢……這些都是善惡問題的根本方面。必須從這些方面著想,方可希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
中國哲學史大綱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哲學發生的時代;老子;孔子;孔門弟子;墨子;楊朱;別墨;莊子等。
中國哲學史大綱 目錄
再版自序
**篇 導言
第二篇 中國哲學發生的時代
**章 中國哲學結胎的時代
第二章 那時代的思潮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章 孔子略傳
第二章 孔子的時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義
第五章 一以貫之
第五篇 孔門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章 墨子略傳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學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楊朱
第八篇 別墨
**章 墨辯與別墨
第二章 墨辯論知識
第三章 論辯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孫龍及其他辯者
第六章 墨學結論
第九篇 莊子
**章 莊子時代的生物進化論
第二章 莊子的名學與人生哲學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章 大學與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
**章 荀子
第二章 天與性
第三章 心理學與名學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學之終局
**章 西歷前三世紀之思潮
第二章 所謂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學之中絕
附錄 諸子不出于王官論
后記
中國哲學史大綱 節選
《中國哲學史大綱》所獲得的贊譽無以復加,它被視為一本劃時代的著作,實在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劃時代的巨著,一部劃時代的書,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積極成果,是中國思想史研究上的開山之作,為胡適的學術地位奠定了一塊不可撼動的基石,他那敏銳的觀察力,致密的組織力,大膽的創造力,都是不廢江河萬古流的,是中國學者用現代學術方法系統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史的**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視為中國哲學史學科成立的標志,胡適創始之功,是不可埋沒的,是中國近代**部系統地應用資產階級觀點和方法寫成的中國古代哲學史,具有反封建的進步的歷史意義,在中國哲學史發展史學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國哲學史大綱》簡體橫排,以適應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加上后記,對作者其人及其書予以簡要介紹,有助于現代讀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歷史圖片,圖文并茂,使讀者知人論世、知世論人。選目精當、裝幀得體、印刷精美,既是文史愛好者了解民國學術文化的一條重要渠道,也是值得書友珍藏的珍品。
中國哲學史大綱 相關資料
插圖:大凡一種學說,決不是劈空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如果能仔細研究,定可尋出那種學說有許多前因,有許多后果。譬如一篇文章,那種學說不過是中間的一段。這一段定不是來無蹤影,去無痕跡的。定然有個承上起下。承前接后的關系。要不懂他的前因,便不能懂得他的真意義。要不懂他的后果,便不能明白他在歷史上的位置。這個前因,所含不止一事。第一是那時代政治社會的狀態;第二是那時代的思想潮流。這兩種前因、時勢和思潮,很難分別。因為這兩事又是互相為因果的。有時是先有那時勢,才生出那思潮來;有了那種思潮,時勢受了思潮的影響。一定有大變動。所以時勢生思潮,思潮又生時勢,時勢又生新思潮。所以這學術史上尋因求果的研究,是很不容易的。我們現在要講哲學史,不可不先研究哲學發生時代的時勢和那時勢所發生的種種思潮。中國古代哲學大家,獨有孔子一人的生年死年,是我們所曉得的。孔子生于周靈王二十一年,當西歷紀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當西歷前四七九年。孔子曾見過老子,老子比孔子至多不過大二十歲,大約生于周靈王的初年,當西歷前五七。年左右。中國哲學到了老子、孔子的時候,才可當得“哲學”兩個字。我們可把老子、孔子以前的二三百年,當作中國哲學的懷胎時代。為便利起見,我們可用西歷來計算如下:前八世紀周宣王二十八年到東周桓王二十年,西歷紀元前八〇〇年到前七〇〇年前七世紀周桓王二十年到周定王七年,西歷前七〇〇年到前六〇〇年前六世紀周定王七年到周敬王二十年,西歷前六〇〇年到前五〇〇年這三百年可算得一個三百年的長期戰爭。一方面是北方戎狄的擾亂室王時,常與狁開戰。幽王時,戎禍最烈。犬戎殺幽王,在西歷前七七一年。后來周室競東遷以避戎禍。狄滅衛,殺懿公,在前六六〇年,一方面是南方楚吳諸國的勃興楚稱王在前七〇四年,吳稱王在前五八五年。中原的一方面,這三百年之中,那一年沒有戰爭侵伐的事。周初許多諸侯,早已漸漸的被十幾個強國吞并去了。東遷的時候,晉、鄭、魯最強。后來魯、鄭衰了。便到了“五霸”時代。到了春秋的下半段。便成了晉楚爭霸的時代了。這三個世紀中間,也不知滅了多少國,破了多少家,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只可惜那時代的政治和社會的情形,已無從詳細查考了。我們如今參考《詩經》《國語》《左傳》幾部書,仔細研究起來,覺得那時代的時勢,大概
- 主題:
裝幀沒有想象中好,封皮有磨損,排版尚合理,可讀性高
- 小編回復:
- 很抱歉,本書為出版社尾貨,品相一般為8-9成新,如對圖書質量不滿意,可在賬戶里申請退換,或聯系客服辦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