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高級管理會計-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7561518374
- 條形碼:9787561518373 ; 978-7-5615-1837-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級管理會計-第三版 目錄
高級管理會計-第三版 節選
《高級管理會計(第3版)》所要闡述的,就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成本管理會計的一些新發展。《高級管理會計(第3版)》取名《高級成本管理會計》也僅僅是為了與基礎成本管理會計相區別。“高級成本管理會計”與“基礎成本管理會計”只是成本管理會計的不同發展階段而已,它們之間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高級管理會計(第3版)》共14章,主要內容包括20世紀成本管理會計的發展、21世紀管理會計主題、企業財務績效評價、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戰略績效評價、作業成本管理、作業管理、技術經濟一體化成本管理工程、質量成本管理會計、資本成本管理會計、人力資本管理會計、企業激勵機制與經理人激勵報酬設計、事項會計、中國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管理會計研究方法。
高級管理會計-第三版 相關資料
插圖:一、追求效率的管理會計時代(20世紀初到50年代)20世紀管理會計的發展導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論的古典學派代表人物——泰羅(F.w.Taylor)發表的《科學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Management)。伴隨著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在實踐中的廣泛運用,管理會計如何為提高企業的生產和工作效率服務,便開始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于是,“標準成本”(Standard Cost)、“預算控制”(Budget Contr01)和“差異分析”(Variance Analysis)等與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直接相聯系的技術方法開始引入管理會計,成為管理會計方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①(余緒纓,1983)。與此同時,會計學術界也開始涉及管理會計相關問題的研究。從1918年開始,哈里森(G.C.Harrison)一直致力于標準成本法的研究,先后發表了《有助于生產的成本會計》(Cost Accounting to Aid Production)、《新工業時代的成本會計》(Cost Accounting in the New Industrial Day)和《成本會計的科學基礎》(Scientific Basis for Cost Accounting)等論著。1919年創立的美國全國成本會計師協會(1957年更名為全國會計師協會)有力地推動了標準成本法的實踐應用。到20世紀20年代,標準成本法已經十分普及并有了很大的發展。1930年,哈里森還把他對標準成本法的研究成果寫成了《標準成本法》一書(費文星,1990)。1920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首先開設了“管理會計”講座,主持人麥金西(J.O.Mckinsey)被譽為美國管理會計的創始人。1921年6月,美國國會頒布了《預算與會計法》,對當時的私營企業推行預算控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了全面介紹預算控制的理論,麥金西于1922年出版了美國第一部系統論述預算控制的著作《預算控制論》(Budgetary Control)。同年,著名會計學家奎因坦斯(H.w.Quaintance)出版了《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入門》(.Man-agerial Accounting:an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Management)一書,第一次提出了“管理會計”這個名稱。麥金西于1924年又公開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會計”命名的著作《管理會計》(Manager"ial Accounting)。同時,布利斯(Bliss)所寫的一部管理會計方面的著作《通過會計進行經營管理》(Management through Accounts)也問世了(楊宗昌等,1992)。美國會計史學界認為,上述幾部著作的出版,標志著管理會計初步具有統一的理論。
高級管理會計-第三版 作者簡介
胡玉明,男,1965年11月出生,福建詔安人,經濟學(會計學)博士。現任暨南大學會計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82年9月考入廈門大學并在廈門大學完成所有的大學教育。1986年、1989年和1992年相繼在廈門大學獲得經濟學(金融學)學士、經濟學(會計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9年8月開始在廈門大學工作,2000年9月到暨南大學會計學系工作。近年來,在《中國工業經濟》、《會計研究》、《審計研究》、《管理工程學報》、《經濟評論》和《中國經濟問題》等專業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獨立或合作出版了《論資本成本會計》、《公司理財》、《管理會計學》(合作)、《平衡計分卡是什么:一個管理工具的神話》、《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平衡計分卡》(譯著)和《平衡計分卡實用指南》(譯著)等論著、教材和譯著十余部;主持《技術經濟一體化全面成本管理體系研究》、《國有企業債轉股跟蹤調查研究》、《開放型企業綜合業績評價系統的設計及其應用》、《基于核心能力的企業績效評價制度設計與實地研究》和《企業價值創造動因及其持續性評估體系研究》等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目前的學術興趣和研究領域主要是成本管理會計、企業自主創新與研發投資。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