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勿忘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311258
- 條形碼:9787546311258 ; 978-7-5463-1125-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勿忘草 本書特色
他的眼睛看透生命的奧秘,他的憂傷可以展露時代的氣息,他用靈魂與智慧親吻生命的火焰,他憂憂愁愁地來,又憂憂愁愁地走……
教育部推薦書目,同步課外閱讀。
勿忘草 內容簡介
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梁遇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在他短短二十七年的生命里,雖然給我們留下的文學作品尚不足五十篇,但是他另辟蹊徑、獨具一格的創作特點,在現代散文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稱大家。
梁遇春是現代白話散文史上早期的嘗試者、實踐者和開拓者之一,其文學作品的總體基調可以概括為“笑中帶淚,淚中求笑”。南宋詞人辛棄疾曾說:青年人寫作是“為賦新辭強說愁”,故作迷茫和感傷是他們的“通病”。而梁遇春散文中所體現的悲劇感卻是與生俱來的,那種看待生命的獨特視角和對宇宙萬物的質疑、感慨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情緒宣泄。他的散文真正做到了率性而為。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本書收錄的《人死觀》、《淚與笑》、《破曉》、《黑暗》、《春雨》等梁遇春代表作中感知。
正因這份蘊涵于骨子里的憂傷,在梁遇春文章中體現出的“幽默”不是與人瘙癢的低級趣味,而是帶有深刻人生感悟與文化底蘊的沉思。
讀梁遇春的散文,不論是早期的青春沖動、少年意氣,還是后來略帶沉重的滄桑之嘆,都不會讓人覺得平淡無味。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就是一個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漢,舉杯對月,入火而舞。
因此,在本書進行封面設計時,為了充分體現梁遇春憂傷的情愫與獨特的人性思考,本社特別選用了我國書畫名家紀望平先生創作的畫作《舒緩的歲月》。紀望平先生的作品意境深遠、恬靜清新,可謂獨樹一幟。而這幅《舒緩的歲月》所表達的意蘊切實突顯了梁遇春真摯率性、傷感憂郁的文學風格。
勿忘草 目錄
寄給一個失戀的人的信(一)
寄給一個失戀人的信(二)
人死觀
談“流浪漢”
“春朝”一刻值千金
天真與經驗
途中
破曉
她走了
苦笑
墳
救火夫
貓狗
黑暗
毋忘草
一個“心力克”的微笑
無情的多情和多情的無情
第二章 醉中夢話
講演
醉中夢話(一)
醉中夢話(二)
“還我頭來”及其他
查理斯·蘭姆評傳
文學與人生
文藝雜話
論智識販賣所的伙計
觀火
這么一回事
吻火
利頓·斯特雷奇
春雨
第二度的青春
又是一年春草綠
第三章 撞擊的聲音
《再論五位當代的詩人》
《金室詩集》
《斯賓羅沙的往來書札》
《東方詩選》
《人生藝術》
《變態心理學大綱》
《亞儷司·美納爾傳》
《俄國短篇小說杰作集》
《奧布倫摩夫》
《蒙旦的旅行日記》
《從孔子到門肯》
《雪萊、威志威士及其他》
高魯斯密斯的二百周年紀念
新傳記文學談
新發現的拿破侖的小說
……
第四章 遲來的西風
勿忘草 節選
《毋忘草》主要內容簡介: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梁遇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在他短短二十七年的生命里,雖然給我們留下的文學作品尚不足五十篇,但是他另辟蹊徑、獨具一格的創作特點,在現代散文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稱大家。梁遇春是現代白話散文史上早期的嘗試者、實踐者和開拓者之一,其文學作品的總體基調可以概括為“笑中帶淚,淚中求笑”。南宋詞人辛棄疾曾說:青年人寫作是“為賦新辭強說愁”,故作迷茫和感傷是他們的“通病”。而梁遇春散文中所體現的悲劇感卻是與生俱來的,那種看待生命的獨特視角和對宇宙萬物的質疑、感慨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情緒宣泄。他的散文真正做到了率性而為。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毋忘草》收錄的《人死觀》、《淚與笑》、《破曉》、《黑暗》、《春雨》等梁遇春代表作中感知。正因這份蘊涵于骨子里的憂傷,在梁遇春文章中體現出的“幽默”不是與人瘙癢的低級趣味,而是帶有深刻人生感悟與文化底蘊的沉思。讀梁遇春的散文,不論是早期的青春沖動、少年意氣,還是后來略帶沉重的滄桑之嘆,都不會讓人覺得平淡無味。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就是一個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漢,舉杯對月,入火而舞。因此,在《毋忘草》進行封面設計時,為了充分體現梁遇春憂傷的情愫與獨特的人性思考,本社特別選用了我國書畫名家紀望平先生創作的畫作《舒緩的歲月》。紀望平先生的作品意境深遠、恬靜清新,可謂獨樹一幟。而這幅《舒緩的歲月》所表達的意蘊切實突顯了梁遇春真摯率性、傷感憂郁的文學風格。
勿忘草 相關資料
梁遇春是一個極有文學興趣與天才的作家。 ——胡適 梁遇春的散文寫得不僅灑脫自如,而且葆有那份出自性靈的天真,是新文學當中的六朝文。他的書簡更是玲瓏多態,繁華足媚,其蕪雜相當,其深厚也正是六朝文章所特有的。 ——廢名
勿忘草 作者簡介
梁遇春,福建閩侯人,1924年進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學習。畢業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學任教。大學期間便開始從事文學活動,創作散文、翻譯西方文學作。他的散文自1926年起陸續發表在《語絲》、《奔流》、《駱駝草》、《現代文學》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絕大部分作品后來集成《春醪集》和《涮與笑》。他的譯著多為英國、俄羅斯、波蘭等東歐國家的優秀作,其中以《英國小品文選》、《英國詩歌選》影響最大,成為當時中學生喜好的讀物。 梁遇春創作的散文總數雖不及五十篇,但是他憑借另辟蹊徑、獨具一格的寫作特點,被郁達夫稱為是“中國的蘭姆”,在現代散文史上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稱大家。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