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高壓下的要格障礙-心理學家幫你改善人際關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075516
- 條形碼:9787807075516 ; 978-7-80707-55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壓下的要格障礙-心理學家幫你改善人際關系 本書特色
個性障礙也被稱作人格障礙,而“人格障礙”這個概念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否定了人性善的本質,我也很難把這個病癥的涵義表述給患者。
高壓下的要格障礙-心理學家幫你改善人際關系 內容簡介
個性障礙也被稱作人格障礙,而“人格障礙”這個概念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否定了人性善的本質,我也很難把這個病癥的涵義表述給患者。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與人打交道,但在交往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疑心很重,有些人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有些人過于追求完美,有些人的依賴性很強,還有些人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回避……為什么他們的差異如此之大呢?其實這些都是人格障礙(個性障礙)的表現。本書對各種人格障礙以圖解的方式深入淺出地進行了剖析,從引發障礙的背景到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是治療人格障礙的*佳指南。
高壓下的要格障礙-心理學家幫你改善人際關系 目錄
關于個性障礙你知道多少?
**章 什么是個性障礙
[小貼士] 人格障礙現在多被稱為“個性障礙”
[什么是個性?] 個性指整體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
[什么是個性障礙?] 無法妥善處理人際關系,引起很多糾紛
[個性障礙的種類] 個性障礙可分為三大類型
[起因是什么?] 個性障礙構成復雜,探究原因沒有意義
[心理發育①] 幼兒期是培養“安全感”的時期
[心理發育②] 培養堅強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性格
[能治嗎?] 絕不能自行判斷病情,要向專家咨詢
[專欄] “疾病”和“障礙”有區別嗎?
第二章 “別拋棄我!”邊緣型個性障礙
[小貼士] 在數據和研究中發現的邊緣型個性障礙表現形式
[診斷標準①] 被拋棄的不安全感是其根源
[診斷標準②] 內心存在“多個自我”
[診斷標準③] 多發異常行為,周圍人受到牽連
[接受診斷的時機] 患者希望變得正常就是治療的開始
[治療①] 確定遵守就診時間等規則
[治療②] 學習面對孤獨
[治療③] 塑造一個非黑非白的“灰色自我”
[處理的基礎] “錯了”、“忍耐”、“沒問題”是關鍵
[家人的反應①] 除了探求原因,更要平和面對
[家人的反應②] 用平靜親切的態度與之接觸
[周圍的人] 能做到的就明確同意,不能做的就拒絕
[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對異常行為要采取堅決態度
[專欄] 治療需要多長時間?
第三章 “我與眾不同!”自戀型個性障礙
[小貼士] 自戀型個性障礙也是一面反映現代社會的鏡子
[特征①] 把弱小的自我隱藏在強大的自尊心之下
[特征②] 完全沒有“踏實”、“適度”的自覺
[背景①] 認定沒得到稱贊就是不受歡迎
[背景②] 競爭社會使人想到“如果失敗
[接受診斷的時機] 當憤怒、抑郁、退縮成為生活的常態時
[治療] 培養真實的自我
[無論患者還是家屬] 不只是結果,過程也很重要
[家人的反應①] 這也是家人重新審視自我的機會
[家人的反應②] 建立適合自己的健康模式
[專欄] 健康的自愛是什么?
第四章 “為什么做不好呢?”各種類型的個性障礙
[小貼士] 問題的背后隱藏著人格的不平衡
[與眾不同的人] 有偏執型、分裂樣、分裂型等三種類型
[沖動的人] 不穩定的表演型、反社會型個性障礙
[強烈不安的人] 比較常見的回避型、依賴型、強迫型個性障礙
[專欄] 什么是被動-攻擊型個性障礙?
第五章 由醫療機構進行的治療
[小貼士] 覺得是個性障礙,就可以找醫生咨詢
[藥物療法] 對不安全感等癥狀采取的輔助療法
[精神療法] 修正心理的動蕩和失衡
[住院時機] 思考究竟為什么住院也是一種治療
[家庭療法] 考慮是否借機建立新的家庭關系
[專欄] 性格圓滑?還是變得圓滑?
高壓下的要格障礙-心理學家幫你改善人際關系 相關資料
高壓下的要格障礙-心理學家幫你改善人際關系 作者簡介
市橋秀夫,東京醫科牙科大學醫學系畢業,醫學博士,精神保健指定醫生。歷任都立松澤醫院、東京都精神病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都立墨爾醫院神經科主任、福島大學障礙兒童病理學教授等。
潛心于臨床實踐和臨床研究工作。現擔任日本精神病理學會評審員、外來精神醫療學會理事、精神科治療學編輯顧問。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