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121118
- 條形碼:9787117121118 ; 978-7-117-1211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本書特色
《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內容簡介
物理實驗是理工農醫類大學低年級學生接受科學實驗能力系統訓練的必要環節。物理實驗課程的設立早已脫離驗證理論結果的教育軌道,而成為創新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實驗室里比在課堂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更有個性地進行探索式、主動性的學習。可以使學生通過課前的思考和預見、課堂的實驗和討論、課后的總結和撰寫報告等,受到嚴格、系統的實驗技能訓練,掌握科學實驗的基本知識、方法和技巧,培養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嚴謹的思維能力的同時,不斷增強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事實上,在編者先前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同學已經表現出了較強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編者精心選編本教材,將經典的物理實驗以及編者在醫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創意奉獻給后來的學習者,希望同學們取得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
本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的教育思想 在每一個實驗開篇提出預習要求,并設計預習問題供學生和老師檢驗預習的效果。同時,在內容的關鍵之處,或用下劃線加以強調,或用對話框提出問題引發思考,或用框圖理出線索,盡可能降低學生在預習時的難度。
2.突出個性化學習的新型教育理念本教材在一些實驗中設計了選做內容,在書后給出了一些參考文獻,以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3.構建分層次遞進的新型教學模式本教材將實驗內容編寫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設計性實驗”。基礎性實驗是以培養學生嚴謹而科學的實驗技能為主要目標;綜合性實驗難度有所增加,要求有所提高,通常提出了拓展應用要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已使用過的主要實驗儀器或實驗方法檢測某個新的物理量或研究新的物理規律;教材中的設計性實驗只寫出參考性題目與必要的提示,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設計并完成實驗。通過從低到高的學習要求,逐步體驗從基礎到前沿的學習內容,實現從接受知識型到培養綜合能力型的遞進式發展教學目標。
4.發揮優秀學生的示范作用 本教材選編少量優秀學生設計性實驗論文摘要,增加了教材的親和力,榜樣示范效應可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加學生做創新設計性實驗的動力和信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比賽”心理。
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目錄
**節 物理實驗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 物理實驗課程的基本環節
第三節 物理實驗常用的實驗方法
第四節 測量與誤差理論
**篇 基礎性實驗
實驗1 基本測量
實驗2 用恒力矩法測轉動慣量
實驗3 楊氏模量的測量
實驗4 液體表面張力系數的測量
實驗5 液體黏滯系數的測量
實驗6 萬用電表的使用
實驗7 半導體點溫度計
實驗8 光電效應
附:仿真部分 用光電效應法測普朗克常數
實驗9 用補償法測電動勢
第二篇 綜合性實驗
實驗10 應變式電阻傳感器靈敏度的研究及應用
實驗11 利用霍爾效應測量磁場
實驗12 聲速測量方法比較
實驗13 眼鏡的光學原理研究
實驗14 分光計的調節及應用
實驗15 激光全息照相術
實驗16 顯微攝影技術
實驗17 蓋革計數器的坪特性研究
實驗18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實驗19 利用光學多道分析器測定氫原子光譜
實驗20 x射線成像原理及應用
實驗21 b超的應用
實驗22 磁共振現象的觀察和共振頻率測量(仿真實驗)
第三篇 設計性實驗
實驗23 物理因子對液體力學性質的調控研究
實驗24 物理因子對血液流變學特性的調控研究
實驗25 光學儀器的組裝與參數測量設計
實驗26 多用電表的設計
實驗27 人體電特性研究
實驗28 傳感器應用研究
實驗29 聲阻抗測量技術的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重慶市首屆《醫學物理創新設計競賽》獲獎論文摘要
附錄2 常用物理參數和常數
附錄3 常用照相沖洗液配方
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節選
《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內容簡介:物理實驗是理工農醫類大學低年級學生接受科學實驗能力系統訓練的必要環節。物理實驗課程的設立早已脫離驗證理論結果的教育軌道,而成為創新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實驗室里比在課堂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更有個性地進行探索式、主動性的學習。可以使學生通過課前的思考和預見、課堂的實驗和討論、課后的總結和撰寫報告等,受到嚴格、系統的實驗技能訓練,掌握科學實驗的基本知識、方法和技巧,培養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嚴謹的思維能力的同時,不斷增強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事實上,在我們先前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同學已經表現出了較強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我們精心選編本教材,將經典的物理實驗以及我們在醫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創意奉獻給后來的學習者,希望同學們取得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
醫用物理學實驗教程-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相關資料
插圖:對醫學生而言,物理實驗不是專業課,與實用技術相比,更強調實驗方法、思維方法的培養。要達到這一培養目標,有必要從方法論的角度審視每一個實驗,并在實驗的過程中逐漸掌握這些方法,為在今后專業課的學習和其他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這些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本教程中,用到的基本實驗方法包括比較法、轉換法、縮放法、補償法、模擬法、仿真法等。限于篇幅只作概要介紹。一、比較法通過將待測未知量與已知標準量進行比較,從而達到測量目的的方法稱為比較法。比較法又可分為直接比較法和間接比較法。如果把待測的未知量和能給出相同的物理量的標準量的測量儀表直接進行比較就是直接比較法。直接比較法的基礎是重合。比如利用米尺計測量長度、利用電子表測量時間間隔等。但是,大部分未知的測量對象難以進行直接測量,只可以利用一些直接的測量結果的組合以及它們之間確定的函數關系而通過轉換間接獲得所需的結果,這就是間接比較法。間接比較法的基礎是轉換。比如,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溫度,表面上是溫度計給出直接讀數,但其實是間接通過水銀柱的長度隨著溫度變化而呈線性變化的函數關系給出的結果。其中的關鍵是把水銀柱長度轉換成了對應的溫度刻度。這種間接測量儀表的轉換常稱作標定。又如放射性活度的測量只能通過測量計數等再由間接計算得出結果。需要強調的是,由于間接比較法的基礎是變換,而變換的方法可能有多種,因而間接比較法常常蘊含著有關研究方法的設計思路。深入了解其中的思路和依據是十分必要的。二、轉換法轉換法是利用變換原理通過各種確定的量效關系,借助于效應的測量來間接測量造成效應原因的物理量。對于同一個物理量,可能會產生種種不同的物理效應,因此就對應著諸多可能的轉換途徑和思路。轉換法的關鍵是轉換的合理和有效。這一點正是物理學實驗創造性活力的根源所在,是推動理論發展的動力所在。物理的轉換法大致可分為參量變換法和能量轉換法兩種基本類型。參量轉換法的基本思路是:把一個難于測得或難于精確測得的物理量,通過參量變換而變更成一組更容易測得或者精確測得的測量對象,而該測量對象和欲測量的物理量之間存在著簡單的換算關系。比如,用彈簧秤測質量本質上是轉換成測重力來實現的。能量轉換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測量過程中的具體對象的信息載體的形式進行轉換,使其成為更易于記錄、分析、儲存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