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品味北京叢書:解讀北京的符號 版權信息
- ISBN:7505953567
- 條形碼:9787505953567 ; 978-7-5059-5356-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品味北京叢書:解讀北京的符號 本書特色
代表北京的符號是什么?是曾經護衛著古都的城墻?是縱橫交織的胡同?還是老北京人充滿禮數的寒喧?逝去的永遠逝去了,留在心底的,只有縷縷淡淡的痛。一篇高考作文命題《北京的符號》,喚醒了多少人塵封的記憶,勾起了多少人對明日的憧憬和幻想。本書是一本《解讀北京的符號》,收錄了遠古祖先、城市生命、京史鉤沉、追憶名錄、古城探幽等內容。
品味北京叢書:解讀北京的符號 目錄
品味北京叢書:解讀北京的符號 節選
代表北京的符號是什么?是曾經護衛著古都的城墻?是縱橫交織的胡同?還是老北京人充滿禮數的寒喧?逝去的永遠逝去了,留在心底的,只有縷縷淡淡的痛。一篇高考作文命題《北京的符號》,喚醒了多少人塵封的記憶,勾起了多少人對明日的憧憬和幻想。本書是一本《解讀北京的符號》,收錄了遠古祖先、城市生命、京史鉤沉、追憶名錄、古城探幽等內容。
品味北京叢書:解讀北京的符號 相關資料
書摘周口店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 周口店的聞名于世得益于一座叫龍骨山的小小山丘。 很多年以前,北京西南房山區的周口店有好多不知名的小山,因為地質學的長年變化,石灰和煤炭成為這些山里的寶藏,于是,周圍的山民也都以采集石灰和挖煤為生。然而就在這座盛產石灰的小山上,山民們總能接長不短地挖出些細小的動物化石,他們習慣地把這些化石被稱為”龍骨”,小山因而得名“龍骨山”。 對于龍骨,周口店人從來沒有過特別的重視,山里這樣的東西太多了,只是偶爾有漢子把它們帶到城里賣給中藥店換上幾個銅錢。這樣的日子年復一年地過了許多代,到了明末清初,交通的發展使得周口店人進城的機會漸漸多起來,北京前門一帶的中藥鋪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擺著待價而沽的龍骨。 1900年,八國聯軍的入侵使得北京城里一片混亂,許多原來在中國謀生的外國人紛紛回國,一個名叫哈貝爾的德國醫生臨行時帶了一箱龍骨。哈貝爾當時沒有想到,正是由于他這個不經意的舉動,才讓世界對周口店有了新的認識。 回國后,哈貝爾將龍骨送給了德國著名古脊椎動物學家施洛塞爾教授,經過仔細研究,這位教授竟然從中辨認出一顆遠古靈長類的牙齒。這顆牙齒究竟是猿的還是人的?施洛塞爾拿不準,但他因此撰寫了一篇論文發表在雜志上,而這篇論文又引起了瑞典地質學家安德森的關注。 歷史的年輪轉到1914年,剛剛成為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為了取得西方國家更多支持,陸續聘用了不少外國顧問,安德森有機會來到中國。在擔任北京政府農商部的礦政顧問的同時,安德森還念念不忘施洛塞爾教授發現的那顆牙齒,他招募了幾個技工,向他們教授些簡單的化石辨別知識后就讓他們到華北尋找化石。1918年,安德森在前門的一個小鋪子里淘換到一塊嚙齒類動物化石,經過詢問,他得知化石來自周口店龍骨山。科學家的敏感使安德森對位于北京東南的這個小山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安德森決定對龍骨山進行挖掘。1921年春天。他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史丹斯基和美國人葛蘭階第一次來到周口店,一場小規模的挖掘開始了。這次,他們只收集到一些動物化石,但安德森卻注意到堆積物中的脈石英碎片。其實,這次史丹斯基已經發現一顆可疑的牙齒,由于不能確定這顆牙是人的還是類人猿的,所以他在初步報告里只字未提。兩年以后,史丹斯基
品味北京叢書:解讀北京的符號 作者簡介
泠風本名劉云萍。其生于北京長于北京,工作學習都在北京,因此對北京一磚一石的情感濃濃,平時以游逛為休閑,以碼字為樂趣。作品以人物傳記、科普文章、敘事散文為主,亦寫過電視劇《鄧寶珊將軍》,近兩年作品有《西花廳歲月》、《游北京逛西城》等數部,其作品《眼睛是怎樣看到東西的》被收入近年高中語文教科書(開明版第五冊)。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