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閑情偶寄-中華國學傳世浩典-最新彩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246985
- 條形碼:9787807246985 ; 978-7-80724-698-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閑情偶寄-中華國學傳世浩典-最新彩圖版 內容簡介
李漁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后改名漁,字笠鴻,又號笠翁。祖籍浙江蘭溪,生長于江蘇如皋,出身于藥商家庭。明末幾次應鄉試均落第后,曾經隱居。清初移居杭州,與當時名流俊彥來往密切,后來又自主戲班,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成為廣有資財的戲班老板。遷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后,還開了書鋪,刊行了不少著作。
李漁是一個別具特色的人物,他是文學家、藝術家、發明家、美食家,也是劇團老板兼藝術總監,還是建筑師、園藝師、出版社老板。那時候的文人多自矜身份,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李漁不一樣,他嘗試了多種職業,可以說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度過了一生,這種敢想敢做的生活方式,與我們現代人很相似。
《閑情偶寄》是李漁*為著名的作品。這部作品包括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論及戲曲理論以及生活中的審美情趣。我們這本《閑情偶寄》并沒有輯錄李漁原作全書,只是選取了其中講述生活觀念的部分,即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幾個部分。文章中,李漁娓娓道來,談房子要怎么蓋才會顯得又雅致又不浪費資財;講到他家里的東西,大到房屋,小到馬桶,全都由他自己親手設計制作;提出吃很重要,如何吃好是生活中的一個重大的問題;認為家里應該有花,而且要把花當人一樣細心照顧;告訴大家頤養既要養身,又要養心,身心健康才能充分地享受到人生的樂趣。快樂,舒適,健康,是本書述說的宗旨所在。
閑情偶寄-中華國學傳世浩典-最新彩圖版 目錄
居室部
房舍**
小序
向背
途徑
高下
出檐深淺
置頂格
灑掃
窗欄第二
小序
制體宜堅
取景在借
墻壁第三
小序
界墻
廳壁
書房壁
聯匾第四
小序
蕉葉聯
此君聯
手卷額
秋葉匾
山石第五
小序
大山
小山
石壁
石洞
零星小石
壹
閑情偶寄 點睛搜索
貳
器玩部
制度**
小序
幾案
椅杌
暖椅式
骨董
茶具
酒具
碗碟
燈燭
位置第二
小序
忌排偶
貴活變
叁
飲饌部
蔬食**
小序
筍
蕈
莼
菜
谷食第二
小序
飯粥
湯
面
肉食第三
小序
豬
羊
牛犬
雞
鵝
鴨
野禽野獸
肆
伍
閑情偶寄-中華國學傳世浩典-最新彩圖版 節選
《閑情偶寄(*新彩圖版)》內容簡介:李漁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后改名漁,字笠鴻,又號笠翁。祖籍浙江蘭溪,生長于江蘇如皋,出身于藥商家庭。明末幾次應鄉試均落第后,曾經隱居。清初移居杭州,與當時名流俊彥來往密切,后來又自主戲班,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成為廣有資財的戲班老板。遷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后,還開了書鋪,刊行了不少著作。李漁是一個別具特色的人物,他是文學家、藝術家、發明家、美食家,也是劇團老板兼藝術總監,還是建筑師、園藝師、出版社老板。那時候的文人多自矜身份,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李漁不一樣,他嘗試了多種職業,可以說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度過了一生,這種敢想敢做的生活方式,與我們現代人很相似。《閑情偶寄》是李漁*為著名的作品。這部作品包括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論及戲曲理論以及生活中的審美情趣。我們這本《閑情偶寄》并沒有輯錄李漁原作全書,只是選取了其中講述生活觀念的部分,即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幾個部分。文章中,李漁娓娓道來,談房子要怎么蓋才會顯得又雅致又不浪費資財;講到他家里的東西,大到房屋,小到馬桶,全都由他自己親手設計制作;提出吃很重要,如何吃好是生活中的一個重大的問題;認為家里應該有花,而且要把花當人一樣細心照顧;告訴大家頤養既要養身,又要養心,身心健康才能充分地享受到人生的樂趣。快樂,舒適,健康,是《閑情偶寄(*新彩圖版)》述說的宗旨所在。
閑情偶寄-中華國學傳世浩典-最新彩圖版 相關資料
居室部房舍第一小序人之不能無屋,猶體之不能無衣。衣貴夏涼冬燠,房舍亦然。堂高數仞,榱題數尺,壯則壯矣,然宜于夏而不宜于冬,登貴人之堂,令人不寒而栗,雖勢使之然,亦寥廓有以致之;我有重裘,而彼難挾纊故也。及肩之墻,容膝之屋,儉則儉矣,然適于主而不適于賓。造寒士之廬,使人無?優而嘆,雖氣感之耳,亦境地有以迫之;此耐蕭疏,而彼憎岑寂故也。吾愿顯者之居,勿太高廣。夫房舍與人,欲其相稱。畫山水者有訣云:“丈山尺樹,寸馬豆人。”使一丈之山,綴以二尺三尺之樹;一寸之馬,跨以似米似粟之人,稱乎?不稱乎?使顯者之軀,能如湯文之九尺十尺,則高數仞為宜,不則堂愈高而人愈覺其矮,地愈寬而體愈形其瘠,何如略小其堂,而寬大其身之為得乎?處士之廬,難免卑隘,然卑者不能聳之使高,隘者不能擴之使廣,而污穢者、充塞者則能去之使凈,凈則卑者高而隘者廣矣。吾貧賤一生,播遷流離,不一其處,雖債而食,賃而居,總未嘗稍污其座。性嗜花竹,而購之無資,則必令妻孥忍饑數日,或耐寒一冬,省口體之奉,以娛耳目。人則笑之,而我怡然自得也。性又不喜雷同,好為矯異,常謂人之葺居治宅,與讀書作文,同一致也。譬如治舉業者,高則自出手眼。創為新異之篇;其極卑者,亦將讀熟之文移頭換尾,損益字句而后出之,從未有抄寫全篇,而自名善用者也。乃至興造一事,則必肖人之堂以為堂,窺人之戶以立戶,稍有不合,,不以為得,而反以為恥。常見通侯貴戚,擲盈千累萬之資以治園圃,必先諭大匠日:亭則法某人之制,樹則遵誰氏之規,勿使稍異。而操運斤之權者,至大廈告成,必驕語居功,謂其立戶開窗,安廊置閣,事事皆仿名園,纖毫不謬。噫,陋矣!以構造園亭之勝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標新創異之文人;下之至不能換尾移頭,學套腐為新之庸筆,尚囂囂以鳴得意,何其自處之卑哉!予嘗謂人日:生平有兩絕技,自不能用,而人亦不能用之,殊可惜也。人問:絕技維何?予日:一則辨審音樂,一則置造園事。性嗜填詞,每多撰著,海內共見之矣。設處得為之地,自選優伶,使歌自撰之詞曲,口授而躬試之,無論新裁之曲,可使迥異時腔,即舊日傳奇,一概刪其腐習而益以新格,為往時作者別開生面,此一技也。一則創造園亭,因地制宜。不拘成見,一榱一桷,必令出自己裁,使經其地、入其室者,如讀湖上笠翁之書,雖乏高才,頗饒別致,豈非圣明之世,文物之邦,一點綴太平之具哉?噫,吾老矣,不足用也。請以崖略付之簡篇,供嗜痂者采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