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7502946289
- 條形碼:9787502946289 ; 978-7-5029-4628-9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 本書特色
《全國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由氣象出版社出版。
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 內容簡介
《全國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系統介紹了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基本理論知識與研究方法,同時論述了本領域的許多前沿問題。《全國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共分為六章,內容包括緒論、種質資源、園藝作物育種的方法與途徑、園藝作物細胞工程與遺傳育種、園藝作物基因工程、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技術等。
《全國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的主要讀者為園藝、農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科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同時,可供從事作物遺傳育種、分子遺傳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研究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作為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農學類和生物技術等領域的研究生教材。
園藝作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 目錄
0 緒論
0.1 園藝作物遺傳育種概況
0.2 園藝作物生物技術的含義與內容
0.3 生物技術在園藝作物遺傳育種方面的應用與發展趨勢
0.3.1 園藝生物技術育種的研究內容
0.3.2 園藝生物技術育種的優勢和潛力
0.3.3 園藝生物技術育種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0.3.4 園藝生物技術育種的研究趨勢
第1章 種質資源
1.1 種質資源的重要性
1.1.1 種質資源的概念
1.1.2 種質資源工作的重要意義
1.1.3 國內外園藝作物種質資源的工作概況
1.2 園藝作物的起源與類別
1.2.1 作物起源中**說和園藝作物起源
1.2.2 我國園藝作物的起源及主要園藝作物的種群分布
1.2.3 種質資源的類別
1.3 種質資源的主要研究內容
1.3.1 種質資源的考察與征集
1.3.2 種質資源的收集
1.3.3 種質資源的保存
1.3.4 種質資源的研究
1.3.5 種質資源的創新及利用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園藝作物育種的方法和途徑
2.1 育種對象和育種目標
2.1.1 育種對象
2.1.2 育種目標的構成性狀
2.1.3 制訂育種目標的原則
2.2 引種馴化
2.2.1 引種的概念和意義
2.2.2 引種馴化的原理
2.2.3 引種馴化的程序
2.3 選擇育種
2.3.1 選擇與選擇育種
2.3.2 有性繁殖作物的基本選擇方法
2.3.3 有性繁殖作物的選擇育種程序
2.3.4 無性繁殖作物的基本選擇方法
2.3.5 實生選種
2.3.6 芽變選種
2.4 有性雜交育種
2.4.1 有性雜交育種的遺傳機制和意義
2.4.2 親本選擇和選配原則
2.4.3 雜交方式
2.4.4 有性雜交技術
2.4.5 有性雜交后代的處理
2.4.6 遠緣雜交育種
2.5 優勢雜交育種
2.5.1 雜種優勢
2.5.2 雜種優勢育種的一般程序
2.5.3 雜交種子的生產
2.6 誘變育種
2.6.1 誘變育種的意義
2.6.2 誘變育種的種類
2.6.3 誘變材料的培育與選擇
2.6.4 多倍體育種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園藝作物細胞工程與遺傳育種
3.1 園藝作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及發展簡史
3.1.1 組織培養的一般概念
3.1.2 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3.2 莖尖培養與快速繁殖
3.2.1 莖尖培養與莖尖脫毒
3.2.2 園藝作物的快速繁殖
3.2.3 園藝作物體細胞突變的篩選
3.3 園藝作物性細胞培養與單倍體育種
3.3.1 園藝作物小孢子培養方法
3.3.2 從雌配子體誘導植株
3.3.3 單倍體育種
3.4 原生質體技術
3.4.1 原生質體的分離
3.4.2 原生質體的培養
3.4.3 原生質體融合和體細胞雜交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1 組織培養工作所需的各種用具
附錄2 幾種用于植物莖尖培養的培養基成分
附錄3 培養基配方
第4章 園藝作物基因工程
4.1 基因克隆所需要的酶類
4.1.1 限制性內切核酸酶
4.1.2 DNA連接酶
4.1.3 DNA聚合酶
4.1.4 其他DNA及RNA修飾酶類
4.2 基因工程所需要的載體
4.2.1 質粒載體
4.2.2 噬菌體載體
4.2.3 噬菌粒載體
4.2.4 人工染色體載體
4.3 目的基因的分離和克隆
4.3.1 以已知序列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
4.3.2 以分子標記連鎖圖譜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
4.3.3 以人工突變體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
4.3.4 以表達差異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
4.3.5 基因的保存和增殖
4.3.6 目的基因的篩選
4.4 植物的遺傳轉化
4.4.1 載體介導的遺傳轉化
4.4.2 園藝作物目的基因的直接轉化方法
4.4.3 利用園藝作物的種質系統進行外源基因的導入
4.4.4 園藝作物遺傳轉化中常用的選擇標記基因和報告基因
4.5 轉基因檢測及外源基因的遺傳表達
4.5.1 選擇標記基因檢測法
4.5.2 報告基因檢測法
4.5.3 轉基因植物的PCR檢測
4.5.4 實時熒光定量PCR法
4.5.5 采用DNA雜交法鑒定重組DNA
4.5.6 外源基因轉錄的Northern雜交檢測
4.5.7 外源基因表達蛋白的檢測
4.5.8 基因芯片檢測法
4.5.9 多重連接依賴的探針擴增(MLPA)
4.5.10 生物學鑒定
4.5.11 轉基因沉默
4.6 基因工程在園藝作物遺傳育種上的應用
4.6.1 抗蟲基因的轉化
4.6.2 抗病基因的轉化
4.6.3 抗除草劑基因的轉化
4.6.4 耐貯藏基因的轉化
4.6.5 雄性不育基因的轉化
4.6.6 其他品質改良基因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技術
5.1 遺傳標記概述
5.1.1 遺傳標記的發展
5.1.2 遺傳標記的種類
5.2 DNA標記技術
5.2.1 分子標記的發展及種類
5.2.2 分子標記的優越性
5.3 基于DNA-DNA雜交的DNA分子標記
5.3.1 RFLP標記
5.3.2 VNTR標記
5.4 基于PCR技術的DNA標記
5.4.1 隨機引物的PCR標記
5.4.2 任意引物的PCR標記(AP-PCR)
5.4.3 特異引物的PCR標記技術
5.4.4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的DNA標記
5.5 單核苷酸多態性標記技術與表達序列標簽標記技術
5.5.1 單核苷酸多態性標記技術
5.5.2 表達序列標簽標記技術(EST)
5.6 分子雜交
5.6.1 分子雜交的基本理論
5.6.2 探針的種類及制備
5.6.3 分子雜交的基本步驟
5.6.4 Sotlthern印跡雜交
5.6.5 Northern印跡雜交
5.6.6 Western印跡
5.7 園藝作物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5.7.1 作物育種的基礎與中心環節
5.7.2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與表型選擇的比較
5.7.3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策略
5.7.4 影響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的因素
5.7.5 應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育種的研究實例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0.1 園藝作物遺傳育種概況
0.2 園藝作物生物技術的含義與內容
0.3 生物技術在園藝作物遺傳育種方面的應用與發展趨勢
0.3.1 園藝生物技術育種的研究內容
0.3.2 園藝生物技術育種的優勢和潛力
0.3.3 園藝生物技術育種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0.3.4 園藝生物技術育種的研究趨勢
第1章 種質資源
1.1 種質資源的重要性
1.1.1 種質資源的概念
1.1.2 種質資源工作的重要意義
1.1.3 國內外園藝作物種質資源的工作概況
1.2 園藝作物的起源與類別
1.2.1 作物起源中**說和園藝作物起源
1.2.2 我國園藝作物的起源及主要園藝作物的種群分布
1.2.3 種質資源的類別
1.3 種質資源的主要研究內容
1.3.1 種質資源的考察與征集
1.3.2 種質資源的收集
1.3.3 種質資源的保存
1.3.4 種質資源的研究
1.3.5 種質資源的創新及利用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園藝作物育種的方法和途徑
2.1 育種對象和育種目標
2.1.1 育種對象
2.1.2 育種目標的構成性狀
2.1.3 制訂育種目標的原則
2.2 引種馴化
2.2.1 引種的概念和意義
2.2.2 引種馴化的原理
2.2.3 引種馴化的程序
2.3 選擇育種
2.3.1 選擇與選擇育種
2.3.2 有性繁殖作物的基本選擇方法
2.3.3 有性繁殖作物的選擇育種程序
2.3.4 無性繁殖作物的基本選擇方法
2.3.5 實生選種
2.3.6 芽變選種
2.4 有性雜交育種
2.4.1 有性雜交育種的遺傳機制和意義
2.4.2 親本選擇和選配原則
2.4.3 雜交方式
2.4.4 有性雜交技術
2.4.5 有性雜交后代的處理
2.4.6 遠緣雜交育種
2.5 優勢雜交育種
2.5.1 雜種優勢
2.5.2 雜種優勢育種的一般程序
2.5.3 雜交種子的生產
2.6 誘變育種
2.6.1 誘變育種的意義
2.6.2 誘變育種的種類
2.6.3 誘變材料的培育與選擇
2.6.4 多倍體育種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園藝作物細胞工程與遺傳育種
3.1 園藝作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及發展簡史
3.1.1 組織培養的一般概念
3.1.2 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3.2 莖尖培養與快速繁殖
3.2.1 莖尖培養與莖尖脫毒
3.2.2 園藝作物的快速繁殖
3.2.3 園藝作物體細胞突變的篩選
3.3 園藝作物性細胞培養與單倍體育種
3.3.1 園藝作物小孢子培養方法
3.3.2 從雌配子體誘導植株
3.3.3 單倍體育種
3.4 原生質體技術
3.4.1 原生質體的分離
3.4.2 原生質體的培養
3.4.3 原生質體融合和體細胞雜交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1 組織培養工作所需的各種用具
附錄2 幾種用于植物莖尖培養的培養基成分
附錄3 培養基配方
第4章 園藝作物基因工程
4.1 基因克隆所需要的酶類
4.1.1 限制性內切核酸酶
4.1.2 DNA連接酶
4.1.3 DNA聚合酶
4.1.4 其他DNA及RNA修飾酶類
4.2 基因工程所需要的載體
4.2.1 質粒載體
4.2.2 噬菌體載體
4.2.3 噬菌粒載體
4.2.4 人工染色體載體
4.3 目的基因的分離和克隆
4.3.1 以已知序列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
4.3.2 以分子標記連鎖圖譜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
4.3.3 以人工突變體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
4.3.4 以表達差異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
4.3.5 基因的保存和增殖
4.3.6 目的基因的篩選
4.4 植物的遺傳轉化
4.4.1 載體介導的遺傳轉化
4.4.2 園藝作物目的基因的直接轉化方法
4.4.3 利用園藝作物的種質系統進行外源基因的導入
4.4.4 園藝作物遺傳轉化中常用的選擇標記基因和報告基因
4.5 轉基因檢測及外源基因的遺傳表達
4.5.1 選擇標記基因檢測法
4.5.2 報告基因檢測法
4.5.3 轉基因植物的PCR檢測
4.5.4 實時熒光定量PCR法
4.5.5 采用DNA雜交法鑒定重組DNA
4.5.6 外源基因轉錄的Northern雜交檢測
4.5.7 外源基因表達蛋白的檢測
4.5.8 基因芯片檢測法
4.5.9 多重連接依賴的探針擴增(MLPA)
4.5.10 生物學鑒定
4.5.11 轉基因沉默
4.6 基因工程在園藝作物遺傳育種上的應用
4.6.1 抗蟲基因的轉化
4.6.2 抗病基因的轉化
4.6.3 抗除草劑基因的轉化
4.6.4 耐貯藏基因的轉化
4.6.5 雄性不育基因的轉化
4.6.6 其他品質改良基因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技術
5.1 遺傳標記概述
5.1.1 遺傳標記的發展
5.1.2 遺傳標記的種類
5.2 DNA標記技術
5.2.1 分子標記的發展及種類
5.2.2 分子標記的優越性
5.3 基于DNA-DNA雜交的DNA分子標記
5.3.1 RFLP標記
5.3.2 VNTR標記
5.4 基于PCR技術的DNA標記
5.4.1 隨機引物的PCR標記
5.4.2 任意引物的PCR標記(AP-PCR)
5.4.3 特異引物的PCR標記技術
5.4.4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的DNA標記
5.5 單核苷酸多態性標記技術與表達序列標簽標記技術
5.5.1 單核苷酸多態性標記技術
5.5.2 表達序列標簽標記技術(EST)
5.6 分子雜交
5.6.1 分子雜交的基本理論
5.6.2 探針的種類及制備
5.6.3 分子雜交的基本步驟
5.6.4 Sotlthern印跡雜交
5.6.5 Northern印跡雜交
5.6.6 Western印跡
5.7 園藝作物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5.7.1 作物育種的基礎與中心環節
5.7.2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與表型選擇的比較
5.7.3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策略
5.7.4 影響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的因素
5.7.5 應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育種的研究實例
本章教學目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