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世界漢學 2009秋季號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09312
- 條形碼:9787300109312 ; 978-7-300-10931-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漢學 2009秋季號 內容簡介
簡介 《世界漢學(2009秋季員)》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世界漢學 2009秋季號 目錄
【漢學與當代視域】
漢學是什么——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界漢學大會2007”開幕式上的講話
化解21世紀人類面臨的沖突和危機的和合學
跨文化對話與一個和諧世界
漢學:一個中西對抗的場域——試論有關漢學的批判、論爭及其文化相對主義根底
作為古典研究的漢學及其當代意義
對話的漢學與漢學的對話——“世界漢學大會2007”綜述
【漢學與文化交流】
徐梵澄先生在南印度的漢學傳播
西學從東方來一看日本成為中國近代新知識之源
【漢學與經典傳播】
德國哲學中的老子
論理雅各的《道德經》翻譯
西方對《文子》的發現與探究
【漢學與文化對話】
在中國從事漢學研究:戴遂良著述回顧
論衛禮賢的傳教方法
俄國傳教士眼中的中國文化:翻譯與闡釋
現代性的交匯處:馬克斯·韋伯論清教的極端惡范式及其在儒教、道教中的缺失的再思考
【漢學與中國形象】
傳教與新聞的角色轉換——從盧斯和《時代》看
美國影響中國方式的歷史變化
【對話與訪談】
文化轉型與歐洲漢學——瑞典漢學家馬悅然訪談錄
編后記
漢學是什么——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界漢學大會2007”開幕式上的講話
化解21世紀人類面臨的沖突和危機的和合學
跨文化對話與一個和諧世界
漢學:一個中西對抗的場域——試論有關漢學的批判、論爭及其文化相對主義根底
作為古典研究的漢學及其當代意義
對話的漢學與漢學的對話——“世界漢學大會2007”綜述
【漢學與文化交流】
徐梵澄先生在南印度的漢學傳播
西學從東方來一看日本成為中國近代新知識之源
【漢學與經典傳播】
德國哲學中的老子
論理雅各的《道德經》翻譯
西方對《文子》的發現與探究
【漢學與文化對話】
在中國從事漢學研究:戴遂良著述回顧
論衛禮賢的傳教方法
俄國傳教士眼中的中國文化:翻譯與闡釋
現代性的交匯處:馬克斯·韋伯論清教的極端惡范式及其在儒教、道教中的缺失的再思考
【漢學與中國形象】
傳教與新聞的角色轉換——從盧斯和《時代》看
美國影響中國方式的歷史變化
【對話與訪談】
文化轉型與歐洲漢學——瑞典漢學家馬悅然訪談錄
編后記
展開全部
世界漢學 2009秋季號 節選
《世界漢學(2009秋季員)》內容簡介:“漢學”之與“世界”相關,是題中本有之意:究其終極,漢學作為一門關于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學問,本是一門“世界”的學問——漢學學科的傳統主體乃是中國本土學術圈之外的其他文化中人(當然也包括海外的華夏苗裔),漢學的話語場域,主要發生在中國本土之外。漢學歷史上的諸種研究范式,也都是在異文化的背景中形成。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