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化的積累與追求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195392
- 條形碼:9787811195392 ; 978-7-81119-53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的積累與追求 本書特色
《書林守望叢書》是一部關于新中國出版人的精神文化啟示錄。其中反映出的經過沉淀而彰顯的文化品格,尤其應該成為新時期出版工作者的精神支柱。這套叢書的作者,是一群深深地鐘情于出版事業的文化守望者,他們在“書荒”時代辛勤耕耘,在“書海”時代堅持方向,恪守文化的尊嚴,組織、規劃、策劃、編輯、出版過一大批反映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及具有學術價值、文化品位的標志性工程,主持、主編過一大批科學、人文、經濟、教育等方面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的知識讀物,為全社會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作出過重要貢獻。本書為該套叢書之一。內容包括:《老子注譯及評介》的特點;關于《高僧傳》的校勘底本;體驗高雅與遭遇褻瀆;“鳥語”和“唐詩”等。
文化的積累與追求 內容簡介
歷史已經證明,出版業作為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的核心,如果沒有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便失去了發展的根基。而出版工作者的文化價值取向、人文素養、文化責任、文化運作能力和學術品評能力,又直接影響到出版物的文化含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于文化的堅守,不僅是一種出版理念,也是一項出版實踐。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市場中,能否堅持文化本位,能否堅守文化責任,對新時期的出版從業者來說,無疑是一種嚴峻的考驗。《書林守望叢書》的問世,為我們提供了一部關于新中國出版人的精神文化啟示錄。其中反映出的經過沉淀而彰顯的文化品格,尤其應該成為新時期出版工作者的精神支柱。這套叢書的作者,是一群深深地鐘情于出版事業的文化守望者,他們在“書荒”時代辛勤耕耘,在“書海”時代堅持方向,恪守文化的尊嚴,組織、規劃、策劃、編輯、出版過一大批反映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及具有學術價值、文化品位的標志性工程,主持、主編過一大批科學、人文、經濟、教育等方面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的知識讀物,為全社會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作出過重要貢獻。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勇于開拓、后啟來者的創新精神和堅守精神家園、淡泊名利的文化風骨,堪稱典范。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使新時期的出版工作者形成一種更加清醒的文化自覺,在文化與產業協調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產生更多讓世界為之驚喜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文化品牌,再現中華民族宏大的文化氣魄。
文化的積累與追求 目錄
整理古籍要編好目錄
《澤螺居詩經新證》書名、目錄小議
《老子注譯及評介》的特點
“閒詁”不宜寫成“閑詁”
要重視佛教典籍的校點——《佛教經籍選編》讀后
《唐宋筆記語辭匯釋》讀后
《天仙金丹心法》漫評
《金瓶梅詞典》瑣議
讀《蘇轍集》偶拾
《冥報記》初讀獻疑
《宋史翼》人名索引試補
《廣異記》瑣評
讀《佛遺教經》
關于《高僧傳》的校勘底本
關于《人海詩區》及其輯錄者
“分章立目不可少
《聲律發蒙》的作者到底姓甚名誰
關于《百喻經》及其今譯
貴在尊重與互補
數詞和簡縮語——試為《漢語數目詞詞典》改名
《無能子》篇數小考
建設性交流是書評類期刊的重要原則
關于“編校質量”的大實話
體驗高雅與遭遇褻瀆
沉靜執著孜孜不倦的人文學者——在中國古典文獻學研討會上的發言摘要
全面規劃、區別對待與珍愛人才——古籍整理工作漫談
溫馨的回憶,欣慰的紀念——寫在《王力古漢語字典》出版之際
景仰與懷念——魏建功先生百年誕辰紀念
重溫中央指示,愛護專門人才
要重視編輯工作含量
《全清詞·順康卷》出版感言
教學、科研與出版相得益彰——在姜亮夫、蔣禮鴻、郭在貽先生紀念會上的發言
樂于奉獻循循善誘的好老師——緬懷陰法魯先生
祝賀、感謝與誠摯的期望——寫在《南開史學家論叢》**輯出版之后
人才是事業之本——在優秀古籍整理圖書頒獎會上的發言
有益的增補,無私的奉獻——《法苑珠林校注》出版感言
以守儼先生為榜樣
《啟功叢稿·藝論卷》出版說明稿
文化的積累與追求 節選
《文化的積累與追求》內容簡介:文化是每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根基和靈魂,而出版事業和出版物,是民族文化的結晶,是民族精神的物質承載者,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從事這項偉大事業的出版人,不僅是出版活動的實踐者,而且是人類文化創造、積累、交流、傳播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是文化產品的生產者、民族精神的護衛者和時代精神的弘揚者。任何時代,治書修史者都肩負著神圣的歷史責任、文化責任、社會責任,在我國,這種傳統一直延續了幾千年。但是,目前受名利誘導和網絡快餐文化的影響,出版界跟風炒作、追求市場效應一夜成名而不顧文化品位等現象時有耳聞。在種種浮躁的背后,反映出來的是出版從業者文化品格的缺失。唯其如此,為繁榮學術和民族文化而堅守文化天職、恪守社會責任的職業精神和文化追求,尤其值得在出版界大力弘揚。
文化的積累與追求 作者簡介
p>熊國偵1942年10月生,湖北武漢人。中共黨員。編
審。196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隨即
分配到中華書局編輯部。1969年到山東膠縣部隊農場勞
動鍛煉,1970年又到湖北成寧文化部“五七”干校勞動
鍛煉。1971年6月調回北京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1973
年11月任臨時黨委委員,1975年2月任第二編輯室黨
支部書記、室主任。1978年8月中華書局恢復原建制后,
任哲學編輯室主仟。1986年后任中華書局副總經理、副
總編輯,并先后兼任《書品》副主編、主編,《文史知識》
主編。1993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4年7月退休。2006年11月后出任中國編輯學會編
輯規范專業委員會籌委會主任、顧問。2009年1月獲中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