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云南十村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5100415
- 條形碼:9787105100415 ; 978-7-105-1004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南十村 本書特色
《云南十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云南十村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文化變遷與雙語教學——石龍村的個案研究;整體與局部:研究視野的聯動——箐口村的個案研究;傳統與現代的交織——大沐浴村花腰傣的個案研究等。
云南十村 目錄
一、國家與變遷
二、大小傳統的互動
三、云南10個少數民族調查基地概況
**章 文化變遷與雙語教學——石龍村的個案研究
一、石龍村概況與雙語教學項目
二、研究的方法與路徑
三、學校雙語教學性質
四、教學過程的分析
五、現實中的雙語——不同人群的態度
六、文化變遷背景下雙語文教學的效果
七、對一些相關問題的討論
第二章 整體與局部:研究視野的聯動——箐口村的個案研究
一、箐口村的哈尼語
二、變遷中的箐口村
三、旅游開發中的社會階層結構變遷
四、婦女角色地位的演變
五、集體記憶的邏輯和制度
第三章 傳統與現代的交織——大沐浴村花腰傣的個案研究
一、花腰傣農作方式的變遷
二、花腰傣服飾的變遷
三、傳統基礎上興起的生態旅游
第四章 雙重文化背景下的交匯融合——納古回族社區的個案研究
一、納古回族語言與阿拉伯語
二、清真寺中的納古人生活
三、民族關系的特點及其發展方式
四、婚姻:雙重的文化特征
五、城鎮化進程中的婦女就業
六、社區發展與宗教資源
第五章 現代傳媒語境下的變遷——赤恒底村的個案研究
一、經濟發展進程
二、傈僳族文化變遷探析
三、信息傳播與文化變遷
四、移動通信與生產生活
第六章 基督教背景下村落儀式的轉變——芭蕉箐的個案研究
一、基督教傳人的進程
二、傳統叫魂驅鬼儀式的消亡
三、人生禮儀觀念的變遷
四、年節和慶典儀式的變遷
第七章 社會背景下的儀式變遷——南溪村的個案研究
一、南溪村概況
二、經濟與文化的變遷
三、南溪村喪葬禮儀的變遷
第八章 宗教信仰的變遷——茶臘村的個案研究
一、傳統的靈魂世界
二、總體生存模式
三、外來宗教的傳播
四、宗教的“和諧共存”
五、宗教“和諧共存”的結果
第九章 節日儀式與藝術意義——可邑村的個案研究
第十章 整體聯動的多維變遷——大糯黑村的個案研究
云南十村 節選
《云南十村》內容簡介:文化變遷的發生,來自一個社會在面對內部和外部兩個面向的壓力時,自動或者被動的文化適應。文化變遷的內部動力歸因于社會內部物質文化的發現與發明,外部動力則來自于他文化的傳播與采借。在當前的市場化、全球化的社會語境之下,變遷是每一個民族文化的常數,而自外來文化的傳播和采借則更為普遍,也是每一個發生變遷的民族文化的常因和**位要素。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都在發生范圍廣闊的文化變遷,在中國不僅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正在發生文化變遷,少數民族也正在經歷深刻的文化變遷。與漢族相比,少數民族在資源、教育、經濟發展水平上,都不如漢族,因而在他們社會中所發生的文化變遷,更值得人類學民族學研究者去關注和研究。云南地處中國的西南邊疆,不僅有著26個世居民族,而且也有眾多的跨境民族;而就云南本身的地理形態而言,不僅是云貴高原的一部分,也與東南亞山水相連。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