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087123
- 條形碼:9787811087123 ; 978-7-81108-712-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本書特色
《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國家“十一五”“211工程”建設項目,分享·理解·合作·發展。
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08年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南開論壇的論文集,是美國夏威夷大學資助的“21世紀初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實踐與政策”課題的成果之一。按照參會學者提交的論文主題,全書分為六編,共32篇論文。**編共5篇論文,新西蘭、加拿大、美國及中國學者從各自國家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教育(高等教育)發展的歷程與經驗出發,對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發展理念問題進行了探討,內容涉及新西蘭毛利人的教育哲學、加拿大基于土著文化與社區的印第安教師培訓nitep理念、中國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理念、從盲目模仿到注重本土文化適宜性的演變和美國夏威夷民族教育的多元合作——hookuldiwi理念等;第二編由5篇個案研究論文構成,他們分別是新西蘭毛利人通過高等教育培養研究能力的個案、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地區院校辦學實踐個案、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學院模式個案及多民族多文化地區少數民族外語教育個案;第三編包括6篇論文,內容涉及中國、美國少數民族教育優惠政策、人口較少民族的教育公平問題、西藏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機會、過程、結果公平問題和蒙古族大學生的擇業觀問題;第四編的5篇論文聚焦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文化與教育的關系問題,在批判西方強勢文化和本國主流文化的基礎上彰顯少數民族文化的本體價值和認識論意義,特別強調高等學校在傳承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文化中的責任與作用;第五編研討的焦點是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共有6篇文章,主要論及區域發展戰略中的民族高等教育發展問題、民族院校的特色化與國際化、文化多樣性與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互動及民族地區高等旅游教育與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關系問題等;第六編為各國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實踐,主要論述了新西蘭現代大學與傳統毛利人高等教育的調和問題、加拿大城市原住民教育面臨的課題與挑戰、印度少數民族教育的“保留”政策及中國民族學院高等教育的組織特性及其演變問題等。
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目錄
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節選
《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2008年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南開論壇的論文集,是美國夏威夷大學資助的“21世紀初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實踐與政策”課題的成果之一。按照參會學者提交的論文主題,全書分為六編,共32篇論文。**編共5篇論文,新西蘭、加拿大、美國及中國學者從各自國家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教育(高等教育)發展的歷程與經驗出發,對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發展理念問題進行了探討,內容涉及新西蘭毛利人的教育哲學、加拿大基于土著文化與社區的印第安教師培訓NITEP理念、中國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理念、從盲目模仿到注重本土文化適宜性的演變和美國夏威夷民族教育的多元合作——Hookuldiwi理念等;第二編由5篇個案研究論文構成,他們分別是新西蘭毛利人通過高等教育培養研究能力的個案、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地區院校辦學實踐個案、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學院模式個案及多民族多文化地區少數民族外語教育個案;第三編包括6篇論文,內容涉及中國、美國少數民族教育優惠政策、人口較少民族的教育公平問題、西藏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機會、過程、結果公平問題和蒙古族大學生的擇業觀問題;第四編的5篇論文聚焦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文化與教育的關系問題,在批判西方強勢文化和本國主流文化的基礎上彰顯少數民族文化的本體價值和認識論意義,特別強調高等學校在傳承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文化中的責任與作用;第五編研討的焦點是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共有6篇文章,主要論及區域發展戰略中的民族高等教育發展問題、民族院校的特色化與國際化、文化多樣性與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互動及民族地區高等旅游教育與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關系問題等;第六編為各國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實踐,主要論述了新西蘭現代大學與傳統毛利人高等教育的調和問題、加拿大城市原住民教育面臨的課題與挑戰、印度少數民族教育的“保留”政策及中國民族學院高等教育的組織特性及其演變問題等。
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簡介
陳·巴特爾,蒙古族,1964年3月生于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983年至1990年在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系學習,先后獲得教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3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現為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碩_卜研究生導帥。中國加拿大研究會會員,獲得2007年度加拿大研究特別獎。訪問加拿大、美國,并與美加多所大學建立學術聯系。擔任2008年“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淪壇”秘書長和2009年國際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教商與人類文化多樣性”專題會議主席。 長期以來從事高等教育、少數民族教育研究。參與國家級課題兩項,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兩項,負責與國外火譬的橫向研究課題一項,組織校內教育數學改革項目一個。出版專著一部、主編兩部、參編多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為多元文化高等教育,主要學術興趣涉及少數民族教育、原住民教育、教育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等。
Petm Englert,博士,德裔美國人,1949年出生于德國科隆。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校長和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副校長。現為美國夏威夷大學地球物理和天文學院教授、亞太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常務委員。還擔任美國教育委員會國際教育分會成員和國際大學校長協會董事等職。近幾年,與中國各高校的交往密切,“北京論壇”和“中國高等教育論壇”的特邀代表,是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云南大學和云南民族大學兼職教授。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做了多場有關高等教育全球化,美國高等教育改革、夏威夷原住民高等教育的學術報告。擔任2008年“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論壇”主席,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開展關于中國、印度高等教育比較以及21世紀初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實踐與政策等橫向合作課題研究。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