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57374
- 條形碼:9787301157374 ; 978-7-301-15737-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 本書特色
《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西方法律坐標叢書
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 內容簡介
《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詳細闡述了英國歷史上的各項土地法律制度,內容涵蓋普通法地產權制度、衡平法土地權利制度莊園土地習慣法、土地租賃法律制度等。《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突破了傳統上“普通法-衡平法”或“王室法-莊園習慣法”等法律劃分框架的限制,以保有權為基本視角將各項復雜繁難的法律制度統合起來加以分析,從總體上揭示了英國土地權利秩序的形成、演變規律。作者在細致考證的基礎上,不僅對各項土地制度進行了條分縷析,而且還揭示了英國土地權利制度在具體實踐運作中的“分解一調和”變動規律,全方位地細致闡釋了英國土地權利的政治、法理內涵,揭示了英國土地法對人類財產權制度的獨特貢獻。英國土地法不僅是英國*有特色的法律制度之一,也是英美法系財產法的基礎,英美法系財產權的可分割性和權益的多樣性均根源于英國的土地法律制度,所以,研究英國土地法是認識和分析英美法系財產權制度的基礎和前提。
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 前言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畢業論文《英國土地保有權制度的建立與變遷》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以英國土地法作為博士畢業論文選題的想法源于2004年時自己對英國法制文明的粗淺認識。英國作為普通法系的發源地,其對近代以來人類法制文明貢獻*大的莫過于憲政、司法、財產法三個領域,國內學術界對于前兩個領域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但是對于英國財產法的研究仍相對比較薄弱,從法律史的角度梳理英國土地法發展脈絡的專著付諸闕如。基于這一認識,我選擇了英國土地法作為自己的博士畢業論文研究方向。當初我將自己的這一想法告訴導師程漢大教授后,得到了他的熱情支持和鼓勵,也從而開始了我對英國土地法這一未知領域的探索。但是,當我具體撰寫論文的時候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這種困難不僅僅在于資料的匱乏和難懂,更在于如何通過解讀零散的資料揭示英國土地法的內在機理。從*初在網上搜到的只言片語到如獲至寶般收集到寶貴的經典外文著作,從讓人如墜云霧中的解釋到深入淺出的闡釋說明,讓準備撰寫畢業論文的我處在交替不斷的失望和欣喜之中。為了弄懂資料中經常碰到的古英語、拉丁文的含義,我常常不得不爬上爬下找參考資料,并常常為找到的資料中相互矛盾、模棱兩可的說法感到懊惱。經過一年多的閱讀資料,我大致理清了英國土地法發展的基本脈絡,然而如何選擇一個恰當的視角來解讀各項土地法律制度的沿革及其內在機理,也曾經讓我一度困惑不已。
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本書的研究視角
三、研究的意義
四、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研究范圍與相關概念的界定
**章 保有制與普通法土地保有權的形成
**節 土地保有制在英國的建立
一、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英格蘭土地關系狀況
二、諾曼征服與保有制的建立
三、土地保有制的分類及其變遷
四、土地保有制的特征
第二節 普通法土地保有權的建構
一、自由保有制對土地利益的分配
二、普通法土地保有權的形成
第三節 保有權的構成要素及內涵特征
一、保有權的構成要素
二、保有權的內涵
三、保有權的法律特征
四、保有權的制度性表述——地產(estate)
第二章 普通法土地保有權制度
**節 土地保有權的形態及其法律規范
一、終身地產(lifeestate)
二、自由繼承地產(feesimple)
三、限定繼承地產(feetail或estateentail)
四、回復地產(reversion)
五、剩余地產(remainder)
第二節 無體物的保有權形態及其法律規范
一、土地保有制理論適用于無體物
二、無體物的種類
三、無體物的保有權形態
四、保有制模式的無體物法律規范
第三節 普通法土地保有權的變動機制
一、限定繼承地產與土地保有權的變動趨勢
二、剩余地產與土地權利的變動趨勢
三、土地保有權變動的價值取向
第四節 普通法土地保有權制度的基本特點
一、按照時間維度建構土地權利的形態體系
二、以占有為基礎
三、私權觀念的缺乏和權利的有限性
四、具有歷史的局限性
第三章 保有權模式的英國土地權利制度
**節 租賃地產的確認與土地保有權制度的發展
一、 普通法對承租人權益的保護
二、保有制理論的適用與承租人權利性質的變化
三、承租人權利與土地保有權制度的發展
第二節 公簿持有權的確認與土地保有權制度的發展
一、不自由保有制的變遷與公簿持有權的產生
二、保有權模式的莊園土地權利制度
三、普通法與莊園習慣法的整合與土地保有權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 衡平法土地權利的產生與土地保有權制度的發展
一、用益制的興起與用益權的產生
二、用益權的性質及其與土地保有權之間的關系
三、《用益法》與土地保有權制度的發展
四、現代信托的產生與土地權利二元結構的恢復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土地保有權制度的現代調適——19世紀到20世紀初英國的土地法改革
**節 改革的背景
一、傳統土地保有權制度的不適用性
二、土地法改革主張
三、政治制度的變化
第二節 19世紀的土地法改革——傳統土地權利制度的艱難調適
一、改革的主要措施
二、改革的成效及其原因
第三節 1925年土地法變革與現代土地權利制度的建立
一、20世紀初社會形勢的變化與土地立法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三、改革的后果和意義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
英國土地法律史(以保有權為視角的考察) 節選
**章 保有制與普通法土地保有權的形成
土地是人類*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在前工業社會,土地是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決定著人們的社會地位和身份。古往今來,土地一直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根本性問題,社會的治亂興衰和人民的福祉安康,莫不與土地問題息息相關,任何文明進程的**件事就是為人們尋找一塊安身立命的土地,英國也不例外。
早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英國的土地制度就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由于當時英格蘭封建化進程剛剛開始,土地關系新舊雜糅,混亂不清,各地習慣差異巨大,英格蘭沒有出現統一的土地法律關系模式,缺乏產生統一土地法的基本條件。
1066年以后,諾曼征服者在英格蘭建立了當時歐洲*完備的土地保有制,將英格蘭全部的土地關系納入統一的法律關系模式之下,為土地權利建構和發展提供了基本制度框架,也為統一的土地法的產生奠定了物質基礎,成為我們理解英國各項土地法制度的基本依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