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先生帶我回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039662
- 條形碼:9787807039662 ; 978-7-80703-966-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先生帶我回家 本書特色
《先生帶我回家(虹口卷)》既展示了上海,讓世界了解上海;同時,也讓在上海生活的人們進一步認識上海,了解上海。
先生帶我回家 內容簡介
簡介 《先生帶我回家(虹口卷)》既展示了上海,讓世界了解上海;同時,也讓在上海生活的人們進一步認識上海,了解上海。
先生帶我回家 目錄
先生帶我回家 節選
《先生帶我回家(虹口卷)》中包括了:麗人行、凝固的史記等內容。虹口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區內人文景觀多達二百八十處,魯迅、郭沫若、茅盾、丁玲等文化名人的虹口故居以及朱屺瞻藝術館、左聯紀念館和李白烈士紀念館等坐落于魯迅公園、山陰路一帶。虹口的歷史建筑精品薈萃、類型豐富,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特色。在這片土地上,既有像上海大廈那樣宏偉、精美,足以留世的建筑精品;有像郵電大樓、救火會那樣的堪稱歷史文物的公共建筑;又有像上海市監獄那樣厚重似城堡般的監獄建筑;也有名揚全國如1933老場坊那樣的工廠廠房,以及風格迥異的領事館、教會學校和眾多的公寓建筑、新式里弄;乃至精巧而獨具風韻的別墅建筑……
先生帶我回家 相關資料
插圖:清光緒三年(1877年),租界當局自“里擺渡橋”(今四川路橋)北堍筑路至天潼路,被習慣稱作“里擺渡橋北”,對應靠外的“外白渡橋”。光緒三十年(1904年),租界當局越過老靶子路(今武進路)繼續向北延伸筑路至寶山金家厙一帶(今魯迅公園),成為南北貫通的交通主干道。又因了過蘇州河與南岸的四川路相連,于是得名為“北四川路”。更名為四川北路的時候,已經是1946年了。北四川路南枕蘇州河,緊靠黃浦江,水運條件十分優越,既是水上門戶,又是沿海、長江、內河航運的樞紐。西鄰當時上海的陸上大門北火車站,地理優勢獨特。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淞滬鐵路(今輕軌虹口段)通車后,北四川路水陸交通更加便捷,引來商販云集。商業中心開始由百老匯路(今大名路)、吳淞路向北四川路轉移,并輻射周圍。不久,商店鱗次櫛比,客流量日增。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有軌電車由靜安寺經外灘折向行駛于北四川路直至虹口公園(今魯迅公園)。北四川路的交通、商業、娛樂等業的逐步發展,帶動了周邊地區的道路建設。至1912年,沿北四川路先后筑有江灣路(今東江灣路)、黃陸路(今黃渡路)、施高塔路(今山陰路)、寶樂安路(今多倫路)、白保羅路(今新鄉路)、赫司克而路(今中州路),形成了以北四川路為中心的商業、娛樂業街區。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商人江良通在北四川路8號開設上海第一家具有相當規模的和昌洋服店。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后新大北茶食店等各類商店次第開業,街市漸成。至1920年北四川路上已有利男居、新大北、公和、興豐、復興等茶食店四十多家,祥泰、恒豐祥、德大祥呢絨綢布店八家,五金顏料店十一家,萬盛、廣良南貨店兩家,公茂、聚興水果店兩家。20世紀二三十年代,北四川路沿街已有麗昌照相館、廣茂香烤鴨店、利男居茶食店、新大北茶食店、香港理發店、五洲大藥房、新亞酒店、正廣和洋行、復興皮鞋店、保和堂國藥店、同源泰南貨店、協豐昶綢布洋貨號、德昌西服店、合興五金店等。該路北段,先后開設福興、日宮等戲院、電影院和多家歌舞廳。有粵式、日式、歐式菜館,茶樓、浴室、美容院、按摩院、妓院星羅棋布,交雜其間。由于沿街一帶粵籍人集居,烤鴨燒鵝隨處點綴。“不中不西”、“羊城風味”、“吃玩中心”成為20世紀30年代北四川路的市場特色。而新亞酒店在開業初“不嫖、不賭、不抽鴉片”之準則,也深受社會
- 主題:虹口很尷尬
了解上海的人都知道什么叫虹口區。在改革的大潮中,他始終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錯過一輪又一輪的機會,如今淪落到,叫人難言。這本小冊子卻定準了位,名字也挺有料
- 主題:一個有著很深的歷史沉淀之區
虹口區曾經是一大批中共領導者和左翼文藝工作者的曾經工作過或居住地,其中有瞿秋白、趙世炎、田漢,魯迅先生的故居也在此,該區具有很多的歷史沉淀。本書詳細地敘述了虹口的歷史。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