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77511
- 條形碼:9787505877511 ; 978-7-5058-7751-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 本書特色
《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指向于中國當代基礎教育與教育學理論的交互建構和雙重轉型,這一轉型的過程是共處于中國社會轉型變革生境中教育改革實踐與教育理論的交互建構的過程。 除總述外,本書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部分為基礎教育改革的宏觀研究。從歷史、現狀和理論等不同視角,對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革、教育變革中不同主體及其相互關系等我國基礎教育宏觀改革的基本問題進行研究。 第二部分為學校改革研究。分為兩大板塊,其一是學校基礎教育改革面臨的一些普遍和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涉及到價值取向、知識性質、教學改革、學生發展階段性特征與學校教育以及學校文化建設等方面,著重于學理的透析和經驗的提升;其二是通過中國教育概念史研究的方式,以*基本的概念“教育”為例,闡述其從傳統到近代的轉換。 第三部分匯聚到中國教育學理論的重建上。從兩個方面整體著手進行重建:一方面以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發展的事實和問題為依據,開展有關中國教育學發展歷史與現狀、學科立場與方法論等基礎性理論問題的研究;另一方面在與重建相關的前提性認識相對清晰的基礎上,從“生命•實踐”教育學學派建設和交叉學科研究立場轉換兩個角度,作出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的嘗試。
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 目錄
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 節選
《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研究指向于中國當代基礎教育與教育學理論的交互建構和雙重轉型,這一轉型的過程是共處于中國社會轉型變革生境中教育改革實踐與教育理論的交互建構的過程。除總述外,《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部分為基礎教育改革的宏觀研究。從歷史、現狀和理論等不同視角,對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革、教育變革中不同主體及其相互關系等我國基礎教育宏觀改革的基本問題進行研究。第二部分為學校改革研究。分為兩大板塊,其一是學校基礎教育改革面臨的一些普遍和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涉及到價值取向、知識性質、教學改革、學生發展階段性特征與學校教育以及學校文化建設等方面,著重于學理的透析和經驗的提升;其二是通過中國教育概念史研究的方式,以*基本的概念“教育”為例,闡述其從傳統到近代的轉換。第三部分匯聚到中國教育學理論的重建上。從兩個方面整體著手進行重建:一方面以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發展的事實和問題為依據,開展有關中國教育學發展歷史與現狀、學科立場與方法論等基礎性理論問題的研究;另一方面在與重建相關的前提性認識相對清晰的基礎上,從“生命?實踐”教育學學派建設和交叉學科研究立場轉換兩個角度,作出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的嘗試。
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 作者簡介
葉瀾,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現為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名譽所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 主要學術兼職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兼教育學原理學科組組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曾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首住所長等職。 主要研究領域有教育學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論及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教師教育改革等。代表作有《教育概論》、《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