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研究--數據評析與對策建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76071
- 條形碼:9787505876071 ; 978-7-5058-7607-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研究--數據評析與對策建議 本書特色
《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研究:數據評析與對策建議》共分16個章節,主要采用科學調查方法,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通過統計工具,選定評價指標,創制指數模型,對中國公民的人文素質現狀作以總體描述和客觀評價,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歸納、總結、比較,探究其問題成因,具體內容包括中國公民人文素質概念、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發展指數體系、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總體分析、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發展的道德維度分析、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發展的審美維度分析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研究--數據評析與對策建議 目錄
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研究--數據評析與對策建議 節選
《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研究:數據評析與對策建議》內容簡介:今天的中國,創造了世界上經濟繁榮的奇跡和社會穩定的奇景,檢視這些成果和思考可持續發展時,容易被漠視的是由優良人文素質為核心的民族文化內涵及精神底蘊。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當然要實現經濟的現代化、政治的現代化、科技的現代化、文化的現代化、教育的現代化、軍事的現代化、社會的現代化等等,然而,更為根本和更為重要的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現代化的人*重要的是要具備現代優良的人文素質,善于把握價值、善于創新思維、善于實現發展、善于關愛他人、善于合作共事、善于服務社會,由此才能創造主觀愿望與客觀規律相符合、新生事物與生態環境相適應、發展力度與基本秩序相照應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教育、軍事和社會的現代化。因此,提升公民的人文素質,成為學界的熱門話題、教育改革的主題和社會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重大課題。本課題正是基于此背景,針對此問題,采用科學調查方法,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通過統計工具,選定評價指標,創制指數模型,對中國公民的人文素質現狀作以總體描述和客觀評價,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歸納、總結、比較,探究其問題成因,厘清其影響程度,從而為提高中國公民人文素質提出總體戰略思路和具體對策建議。全文共分十六章,按照邏輯順序,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基礎理論,包括導論和**章至第五章。導論對課題研究的背景、意義、價值、內容、調查方法、依據等進行總體介紹。**章對中國公民人文素質概念、特征、特點及其維度等進行界定和梳理,使不同層次讀者能夠深入淺出地對人文素質有總體了解,并能掌握其本質內涵。第二章對調查中采用的方法、標準、類別等進行界定和說明。如對群體的概念、特點、標準和類別進行界定,對經濟、地理和行政區域劃分標準進行說明。第三章建立中國公民人文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從指標體系的建立、原則和結構等方面對其進行理論介紹,并從評價標準的確定和功能模塊的使用等方面進行應用說明。第四章建立了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發展指數。第五章對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現狀進行指數評價。——實證分析,包括第六章至第十四章。第六章從性別、年齡、工齡、學歷、群體、地區六個方面對中國公民的人文素質作總體分析。第七章至第十二章則分別從以上六個方面進行道德、法律、文史哲、科學、審美、環保等六個維度的具體分析,進而對每一維度進行水平概括。第十三章分析了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總體狀況的成因,對群體間人文素質差異原因進行了比較。第十四章從人力資源、國民經濟持續增長、民主法治事業、社會文化事業等方面的影響和效應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從宏觀到微觀、總體到具體、一般到特殊對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的現狀進行分析、挖掘、探因、反思。——對策建議,包括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第十五章從戰略思路層面提出了加強中國公民人文素質建設的基本思路,明確了總體目標、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措施。第十六章從具體對策角度,在加強教育體系建設、創新活動載體、發揮網絡媒體作用、開發整合文化資源、著力政府工作機制等方面提出加強中國公民人文素質建設的具體對策。課題對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的現狀進行全面調查,并對獲取的數據作出事實分析和價值判斷,據此強調提高人文素質對于實踐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審視人文素質教育的得失利弊和經驗教訓,為提高和優化公民人文素質,構建公民人文素質拓展保障機制提出了制度安排、內容設置、方法創新、模式探索的建設性意見和具體措施。
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研究--數據評析與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
石亞軍,男,1954年出生,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全國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行政管理學。先后主持10余項省部級以上社科課題,目前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中國行政管理體制現狀調查與政府改革研究》首席專家。 合著、獨著、主編《中國體制改革的哲學探索》、《人文素質論》、《人文素質教育:制度變遷與路徑選擇》、《多視點政府改革探微》、《面向21世紀高等文科教育的改革與建設》等11部著作,主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論》教材。發表論文100余篇。曾獲兩項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十二項優秀論文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