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76026
- 條形碼:9787505876026 ; 978-7-5058-760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 本書特色
《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是為了向社會提供一個了解處境不利兒童生活現狀的窗口,進一步增強人們對處境不利兒童生存環境、發展狀況以及基本權力的重視所編寫的,既是課題組研究成果的體現,更代表著這類兒童的心聲,凝聚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該書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中國文化背景下四類處境不利兒童的突出心理問題是什么,環境因素是如何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的,其作用機制是什么等問題,這對于闡釋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并可以為該研究領域下一步開展相關研究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同時,《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也針對四類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干預對策,這不僅能夠為家庭、學校、社區等制定詳細的干預計劃提供科學的指導,同時,也可以為國家有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
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了向社會提供一個了解處境不利兒童生活現狀的窗口,進一步增強人們對處境不利兒童生存環境、發展狀況以及基本權力的重視所編寫的,既是課題組研究成果的體現,更代表著這類兒童的心聲,凝聚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該書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中國文化背景下四類處境不利兒童的突出心理問題是什么,環境因素是如何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的,其作用機制是什么等問題,這對于闡釋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并可以為該研究領域下一步開展相關研究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同時,本書也針對四類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干預對策,這不僅能夠為家庭、學校、社區等制定詳細的干預計劃提供科學的指導,同時,也可以為國家有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
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 目錄
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 節選
《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內容簡介:**章主要考察處境不利兒童的發展環境。這里,我們考察并描述了流動兒童、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兒童和離異家庭兒童家庭經濟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及其家庭物質和教育資源情況,提出了處境不利兒童的家庭物質資源和教育資源指數。這為客觀地描述四組處境不利兒童的家庭環境狀況提供了依據,并為進一步的機制探討奠定基礎。本研究發現,流動兒童、留守兒童、離異家庭兒童和貧困家庭兒童的環境資源相對較差。具體來說,流動兒童的資源缺失主要表現在家庭外社會資本、物質和教育資源缺失;留守兒童主要表現在家庭內社會資本、物質和教育資源的缺失;離異家庭兒童主要表現在家庭內社會資本、教育資源的缺失;貧困家庭兒童主要表現為家庭經濟資本、人力資本、物質和教育資源的缺失。第二章主要考察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從處境不利兒童的認知能力(流動兒童的創造力)、對環境的認識(包括生活滿意度、公正感和歧視知覺)、心理健康現狀(包括自尊、幸福感、積極和消極情緒、問題行為)和特點等方面,描述了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通過比較四組處境不利兒童之間及其與處境正常兒童之間的差異,對四組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進行了揭示,并討論了導致這些結果的原因。我們發現,流動和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既存在消極方面,也存在積極方面。從消極方面來看,這兩類兒童的生活滿意度、公正感、自尊、積極情緒和幸福感均低于城市兒童,問題行為、消極情緒、群體歧視知覺均高于城市兒童。從積極方面來看,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具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行為;流動兒童的心理發展雖然弱于城市兒童,但其在積極情緒、創造性思維等方面的發展則高于農村的留守和非留守兒童。從整體上來看,離異家庭兒童和貧困家庭兒童在心理發展方面弱于正常家庭的兒童。其中,離異家庭兒童的生活滿意度、公正感、自尊、積極情緒和幸福感均低于完整家庭兒童,歧視知覺、消極情緒和外部問題行為則高于完整家庭兒童。貧困家庭兒童的生活滿意度、積極情緒、幸福感、公正感低于一般家庭兒童;群體歧視知覺和消極情緒高于一般家庭兒童。第三章主要探討處境不利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與機制。在質性和量化研究的基礎上,考察并分析了各處境不利兒童群體內部的主要或比較典型的心理問題。具體問題包括:流動兒童的歧視知覺、留守兒童的問題行為、離異家庭兒童的情緒問題和貧困家庭兒童的主觀幸福感。然后,圍繞四組處境不利兒童的主要心理問題,對其影響因素和機制進行了考察。通過分析發現,環境因素對于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存在重要的影響。相對于遠端的環境,如是否留守或流動、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等,近端環境因素對于四組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更為重要的影響作用。第四章主要結合前面三章的研究結果,針對每一類處境不利兒童的發展環境、心理發展狀況及突出心理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和教育建議,為后續開展的預防和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后,為了更細致地勾畫出流動兒童、留守兒童、離異家庭兒童、貧困家庭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以及突出的心理問題,我們選取了訪談中獲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個案呈現給讀者。在案例后,我們對導致這些案例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一些針對性的教育建議。
處境不利兒童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
申繼亮,男,1964年9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封丘縣,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理事。現任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
研究方向為認知發展、教師專業發展、中小學心理健康。目前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百余篇,主持、參編書籍十余部。承擔國家級、部級和北京市課題項目共11項。代表作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董奇、申繼亮著,臺灣東華書局。2003),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叢書:《師德心語》、《新世紀教師角色重塑》、《教學反思與行動研究》、《教師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申繼亮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