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于丹《論語》心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53982
- 條形碼:9787101053982 ; 978-7-101-0539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于丹《論語》心得 內容簡介
《百家講壇》欄目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梁”,從而達到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百家講壇》欄目堅持“《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的節目制作理念,不斷培養專家、學者的公眾意識,不斷強化媒體為受眾著想的服務意識。
《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它的經典語句,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
灰色的孔子又必須鏈接多彩的世界。這世界充滿生命活力,姹紫嫣紅,千姿百態,萬類霜天競自由。正因為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理論的灰色才不顯得死寂;也正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著品位,而多彩保證了活力。這也就是和諧。
于丹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的孔子,一位鏈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鏈接是廣泛的,東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題卻是單純的,單純到沒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度。
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體悟經典的普適智慧。
于丹《論語》心得 目錄
天地人之道
心靈之道
處世之道
君子之道
交友之道
理想之道
人生之道
《論語》原文
后記
于丹《論語》心得 相關資料
[編輯點評]: 雖然有很多來自學界的批評,但絲毫不能阻止這本書盤踞在全國的圖書銷售排行榜上。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者看到的是于丹在學術上的不夠嚴謹,缺乏創見。而普通百姓在這本書中得到的,則是在浮躁狂亂的時代找到心靈的安寧之道。我們沒必要苛責于丹,學術上的嚴謹和創新不是她這本書的目的。就像內容介紹中說的:“于丹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這本書確實能夠起到這樣的一個作用,這就足夠了,即便她只是指出了人生的理想狀態,指出了方向,而并沒有給出實現這種理想狀態的方法和路徑,盡管書中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它的積極意義遠遠大于別人對它的指責。 《于丹〈論語〉心得》為什么暢銷? 中華書局出版的《于丹〈論語〉心得》自去年11月26日上市以來,已經創造了一系列紀錄: 2006年11月26日,中關村圖書大廈新書首發式暨簽售儀式上,當天店面零售13600余冊,于丹簽售10600冊,創下新中國圖書史上單店單品種零售和現場簽售的新紀錄; 自2006年11月到2007年1月底,共在上海、南京、杭州、廣州、天津、石家莊、沈陽、西安等地簽售18場,簽售3.6萬冊,舉辦講座和較正式的讀者見面會8場,走過15座城市,當地媒體高度關注,讀者熱烈歡迎,出現了很多感人的事情; 從2006年11月圖書首發以來,截止到2007年2月5日,銷售量已達到230萬冊,在如此短的時期內達到如此銷售量的大眾圖書,幾乎是一個奇跡;書一經上市,一直居于各地書店銷售排行榜的榜首。 目前,在當下的中國社會中,確實存在著一股對經典傳統文化的普及熱潮。中華書局副總編輯顧青認為,這正是本書受歡迎的根本原因所在,也保證了本書擁有相當規模的目標讀者群。另外圖書內容通俗易懂,非常適合普通百姓閱讀。過去出版的此類圖書在闡釋經典的時候很容易處于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老百姓讀不懂,不知道書中到底在說什么,結果把普通老百姓嚇跑了。因為受眾群體不同,直接導致了普及經典與做學問要使用兩套語言體系。而本書作者于丹所講的內容使用的是普通百姓聽得懂的話,直接與大家分享經典。正好符合了大家的需求。 在本書宣傳推廣上,出版社與影視媒體、平面媒體三方的相互合作,共同推動。發行部門在這三個方面掌握著節奏,讓圖書的推廣分出不同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亮點。例如,書稿確定在中華書局出版后,出版社做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讓電視觀眾轉化成為圖書讀者。這兩者是有所差別的,節目在電視上播出后,所有看過節目的觀眾反響都很熱烈,但是沒有看過的人基本上對此一無所知,也就會對圖書抱著懷疑的態度。這就說明要使電視觀眾轉化為圖書讀者還需要一定過程。 《于丹〈論語〉心得》在北京等地熱銷后,中華書局又進一步拉動地方市場。因為有很多地方,播“于丹〈論語〉心得”節目的中央10套是無法收到的,所以就導致很多觀眾看不到《百家講壇》的重播節目,就無法引起觀眾和潛在讀者的關注。因此,這本書要達到持續熱銷就要將地方讀者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其重點就是央視10套沒有覆蓋的地方,例如廣東、浙江等地。在運作地方銷售時,出版社同樣采取與媒體進行合作的方式,當地媒體提前進行宣傳活動。在活動期間出版社還邀請于丹到當地進行演講、簽售活動。 中華書局在天津、廊坊等北京周邊地區進行圖書的宣傳活動,其間特別策劃了國學專家葉嘉瑩先生與于丹見面。兩個致力于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杰出女性探討學問,互贈禮物,場面十分感人。 圖書內容是否符合讀者的需要,才是決定性的因素。一位80多歲的老者拉著于丹的手,激動地說:“感謝你把孔子給中國人找回來了。”一個14歲的孩子說:“謝謝于老師,你讓我知道圣賢說的不是廢話。”十幾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思想往往逆反,他們認為很多大人說的話都是廢話,不值得一聽,但是他覺得孔子的話說到了他的心里,不是廢話。這就說明,于丹把覆蓋在《論語》上的歷史的學術的硬殼兒輕輕揭開了,呈現給大家的是一個最直接、真實、樸素的真理。真理是可以進入到人們的心里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基因一直就潛藏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所以,不存在引導讀者的問題,而實際上是發現心靈的問題,是自己擁有也確實需要的東西。書中講述的是現代生活中大家都需要知道的道理。讀者一直渴望這樣貼近百姓生活的經典普及圖書,但是原來一直沒有出現。現在出現了,讀者的購買熱情自然就會被調動起來。 由《于丹〈論語〉心得》再看電視《百家講壇》欄目,其成功首先得益于節目有正確的宗旨――“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和恰當的文化理念――“聚集知識精英,共享教育資源,傳播現代文化,弘揚科學與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節目制作者尊重市場,尊重觀眾,懂得電視是為人民服務的。這個市場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億萬中國人最直接、最真實的文化訴求。早有學者指出,《百家講壇》的意義,是“作為一座讓專家學者通向老百姓的橋梁”,“以其獨特的文化品格與定位贏得了市場和觀眾的接受與喜愛,也贏得了學界和業界的普遍認可與好評”,“成為構建中國電視文化另類風景線的成功實踐者”。但這些顯然還不是《于丹〈論語〉心得》熱銷和《百家講壇》的全部意義,甚至不是其最主要的意義。可能從更大一些的歷史尺度中,這一事件的文化意義才能顯現出來。 《人民日報》(2007-02-11 第08版)
于丹《論語》心得 作者簡介
于丹,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系主任。主攻廣播電視媒介學,出版《形象 品牌 競爭力》等專著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藝研究》《現代傳播》等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專業論文十余萬字。 知名影視策劃人和撰稿人。為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今日說法》《藝術人生》等50個電視欄目進行策劃,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申奧片策劃,現任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科教頻道總顧問,北京電視臺首席策劃顧問;曾獲1994年、1996年星光獎最佳撰稿獎,先后擔任中央電視臺《香港滄桑》等20余部大型專題片及《正大綜藝》《中國報道》等欄目撰稿人。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傳播者。2006年“十一”黃金假日在央視百家講壇連續七天解讀《論語》心得,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還要接著講《莊子》,講《世說新語》,講唐詩宋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