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第一資源-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900604
- 條形碼:9787509900604 ; 978-7-5099-006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一資源-5 本書特色
本輯圍繞科學發展發表了四篇文章。其中,《論共享型增長——促進就業擴大和收入平等的新發展模式》從促進就業和收入平等的理論角度思考了我國經濟新的發展模式;《完善制度環境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出通過完善制度環境,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我國義務教育均等化與績效評價》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討論了我國義務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從績效評估的層面提出改進的建議;《“亞洲國家公共服務均等化國際壇”綜述》對亞洲國家公共服務的前沿理論和實踐分析進行了梳理,以期為我國的公共服務提供借鑒。 本輯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是區域人才發展問題,主要就東部和中部地區展開討論。 本輯專門對管理創新實踐進行了研究,提供了關于美國的人才強國之路與中國的人才強國戰略比較研究,還對蘇格蘭衛生與社會保障服務中的私營部門參與問題及瑞士基層公務員的績效觀等進行了介紹。
第一資源-5 內容簡介
當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正在深入開展。如何實現科學發展,如何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全面做好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是人力資源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一件大事。 本輯圍繞科學發展發表了四篇文章。其中,《論共享型增長——促進就業擴大和收入平等的新發展模式》從促進就業和收入平等的理論角度思考了我國經濟新的發展模式;《完善制度環境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出通過完善制度環境,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我國義務教育均等化與績效評價》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討論了我國義務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從績效評估的層面提出改進的建議;《“亞洲國家公共服務均等化國際壇”綜述》對亞洲國家公共服務的前沿理論和實踐分析進行了梳理,以期為我國的公共服務提供借鑒。 如何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國際人才競爭時代:中國面臨的挑戰》一文分析了當今世界國際人才競爭的現狀與趨勢,立足我國基本國情與國際人才競爭現狀,提出了一些改善我國國際人才競爭力的建議。《中國“海歸”人才30年發展報告》總結了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海歸”人才的發展成績,分析了目前“海歸”人才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海歸”人才選拔、任用機制的政策建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省級區域評價實證研究》則從加強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的目的出發,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一套科學的人才強國戰略省級區域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對省級區域人才強國戰略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來促進人才強國戰略的落實。 本輯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是區域人才發展問題,主要就東部和中部地區展開討論。上海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之一,其人才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例如人才國際化程度較高,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獨有或普遍的問題。在《上海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和《上海人才強市戰略中的戶籍“瓶頸”研究》兩篇文章中,作者從當地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的角度對上海人才戰略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和東部發達地區相比,中部地區人才發展還相對落后,《河南省科技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策略探討》對部省區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初步的對策;《我國中部科技人才狀況分析——兼與江浙兩省比較》對中部六省與江、浙兩省科技人才的數量特征與工作績效進行了比較。 本輯專門對管理創新實踐進行了研究。如,關于企業“多梯制”人才發展通道的研究,以及在企業實行全面薪酬管理的理念,都是促進企業人事人才管理工作的有益嘗試。當然,政府作為管理的主體,其政策出臺和公共服務提供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才工作的成效,勞動合同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的影響是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在當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要注意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本輯提供了關于美國的人才強國之路與中國的人才強國戰略比較研究,還對蘇格蘭衛生與社會保障服務中的私營部門參與問題及瑞士基層公務員的績效觀等進行了介紹。這將有利于我們在了解國外相關情況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進行判斷和參考,從而使政府更好地開展公共服務。
第一資源-5 目錄
論共享型增長——促進就業擴大和收入平等的新發展模式——賴德勝
完善制度環境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李長安
我國義務教育均等化與績效評價——馬國賢 任曉輝
“亞洲國家公共服務均等化國際論壇”綜述——于欣 牛昆侖 張麗紅
戰略論壇
國際人才競爭時代:中國面臨的挑戰——王輝耀
中國“海歸”人才30年發展報告——岳文厚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省級區域評價實證研究——王通訊 孫銳 任文碩
區域人才
上海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毛大立 徐堅成
上海人才強市戰略中的戶籍“瓶頸”研究——高子平
河南省科技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策略探討——殷杰蘭
我國中部科技人才狀況分析——兼與江浙兩省比較——吳慈生 袁建明 王慶軍 戴景源
管理創新
勞動合同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的影響——王君玲
我國企業“多梯制”人才發展通道研究——程明 程金風 葉雙慧
全面薪酬的理念基礎及本質——王朝霞
國際比較
美國的人才強國之路與中國的人才強國戰略——趙永樂
蘇格蘭衛生與社會保障服務中的私營部門參與:對風險的評估——德琳卡·阿瑟諾娃威廉·斯坦克萊爾·麥 卡恩麥金太爾·馬歇爾
快速變革環境中瑞士基層公務員的績效觀——伊夫·埃默里 卡洛爾·威舍諾艾米·馬丁 杰勒·桑切茲
第一資源-5 節選
《**資源(第5輯)》內容簡介:當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正在深入開展。如何實現科學發展,如何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全面做好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是人力資源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一件大事。本輯圍繞科學發展發表了四篇文章。其中,《論共享型增長——促進就業擴大和收入平等的新發展模式》從促進就業和收入平等的理論角度思考了我國經濟新的發展模式;《完善制度環境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出通過完善制度環境,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我國義務教育均等化與績效評價》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討論了我國義務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從績效評估的層面提出改進的建議;《“亞洲國家公共服務均等化國際壇”綜述》對亞洲國家公共服務的前沿理論和實踐分析進行了梳理,以期為我國的公共服務提供借鑒。如何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國際人才競爭時代:中國面臨的挑戰》一文分析了當今世界國際人才競爭的現狀與趨勢,立足我國基本國情與國際人才競爭現狀,提出了一些改善我國國際人才競爭力的建議。《中國“海歸”人才30年發展報告》總結了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海歸”人才的發展成績,分析了目前“海歸”人才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海歸”人才選拔、任用機制的政策建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省級區域評價實證研究》則從加強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的目的出發,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一套科學的人才強國戰略省級區域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對省級區域人才強國戰略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來促進人才強國戰略的落實。
第一資源-5 相關資料
插圖:深入學習實踐 科學發展觀論共享型增長——促進就業擴大和收入平等的新發展模式——賴德勝30年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經濟增長保持了高速度,年均增長率達到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3%的速度,世所罕見,譽為奇跡。但期間問題不少,影響日益顯現,下一階段經濟按照何種模式才能實現持續發展,是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的目的有三:一是對經濟增長新階段所面臨的問題作一簡要描述;二是提出下一階段經濟增長所要遵循的念——共享型增長(inclusive growth)及其內涵;三是對如何實現共享型增長提出若干政策建議。一、經濟增長的新階段經過30年的高速增長,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30萬億,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大河滿小河自然受益,我國城鄉人均收入也增幅明顯。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5781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4761元,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與此相應的是,貧困人口數量大為減少,已從1978年的2.5億減少了2008年的4007萬多(年末農村貧困人口數)。這說明,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經濟增長最快的30年,是廣大人民群眾受惠最多的30年,正是帶著這樣一種成就和基礎,我國進入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三個30年。但經濟的高增長也伴隨著諸多問題和隱患,這是我們在新階段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時需要給予認真對待的。首先,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包括定義、衡量和數據收集等,因此,對我國收入差距的判斷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根據長期研究收入分配問題的專家李實教授的估計,改革開放以來,除20世紀80年代初期有過幾年下降外,我國的收入差距一直處于擴大之中全國的基尼系數1986年超過了0.3,1993年超過了0.4,2002年超過了0.45,現在則在0.48—0.50之間。這其中有城鎮內部的收入差距擴大,也有農村內部的收入差距擴大,有地區的收入差距擴大,也有部門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但主要的是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1988年、1995年和2002年城鄉人均收入比分別為2.69、3.08和3.13,其對全國收入差距的貢獻度則分別達到了37%、41%和46%。基于兩個原因,我國收入差距的擴大被認為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改革開放前平均主義盛行,顯性的收入差距很小,打破“大鍋飯”,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