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消逝的花樣-進寶齋伊德元剪紙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68016
- 條形碼:9787101068016 ; 978-7-101-0680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消逝的花樣-進寶齋伊德元剪紙 本書特色
此前我見過的剪紙大都樸實厚重,極具鄉土味兒,頭一次見到這種剪紙,很小的尺寸,清新靈透;尤其陽刻的線條,簡潔又精細,婉轉自如,充溢著流暢的美。于是,這小小的剪紙車間常常吸引我伸頭探腦地去看,直到后來才知道,這就是曾經馳名于津門的進寶齋的花樣。
消逝的花樣-進寶齋伊德元剪紙 內容簡介
本書將所搜集到的進寶齋花樣(伊德元剪紙)選精摘萃,分類編集,同時配以當時津城婦女舊影以及各類繡件的實物圖片,將遺存的繡品與當年的剪紙花樣相互對照起來,以呈現出歷史的面貌,并使本書具有生動的歷史感。
本書還輯錄幾篇史料性文章,都是“進寶齋時代”的親身經歷者的歷史寫實。作者皆為八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其資料價值十分珍貴與難得。
消逝的花樣-進寶齋伊德元剪紙 目錄
壹 憶進寶齋的花樣
貳 老城里的特種手工藝
叁 圖版
01 清末民初天津婦女的裝束
02 清末民初天津婦女服裝各繡花部位圖示
03 繡品與繡樣
04 工具
05 從剪紙到繡花的工序
肆 追尋飛去的大鳥
附錄 津門剪紙舊聞
后記
消逝的花樣-進寶齋伊德元剪紙 節選
壹 憶進寶齋的花樣
舊時婦女自幼多隨母輩或姊妹行學女紅針黹,間有心靈手巧者又捻針習刺繡,亦日繡花。所謂刺繡者,不過日用之小品。與江南顧繡、蘇繡之工精大幅不可比擬。所謂小品,諸如枕頂、手帕、汗巾、兜肚、荷包、扇套、瓶口(婦女用以盛錢之扁形硬質小囊,系之腰帶)、靴掖(男用錢夾,從前置之于靴筒內,故名)、門簾軸水以及婦女幼兒之鞋幫、衣服領袖邊緣等花花色色繡飾之物。刺繡之花樣,或出自心裁,或仿人粉本以粉墨描于料幅之上,然后配以五彩絲線作繡,更多則購肆上紙刻花樣以為用。當時有小販自作坊躉來花樣,盛于漆盒中,攜之叫賣于里巷,婦女則購其所需。天津舊時在東門內大街文廟牌坊下路南,開設有專事經營花樣之鋪店,店名“進寶齋花樣鋪”,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具體年代不詳,因為在20世紀20年代即聞此鋪開設歷有年矣。*初的創力、人也已說不清,只知道后來店鋪兌給了伊德元。伊是河北保定市淶水縣人,早年跟師傅在進寶齋學徒。他接手進寶齋后,帶四五個徒弟苦心經營,直到1952年,進寶齋與天津工藝美術廠合并。目前伊德元的徒弟張書奎仍在經營進寶齋刻紙。該鋪有門面及退身各一問,乃前店后坊之格局。所售之花樣皆自行刻制,工精細巧,品種繁多,且時有翻新,一般小販望塵莫及。進寶齋之花樣,不特用之于繡花,更有點綴端午、新年之紙刻和節令飾物及嫁女陪送嫁妝中所用之紙刻襯托二種。繡花花樣以棉連紙為之,節令花樣如窗花以宣紙染紅為之,或有人物花鳥又多著色,吊錢與嫁妝襯紙則用紅棉紙或梅紅紙制之。其剞劂之法,乃以紙約二二卜張為一疊,上鋪花樣,固定于蠟盤之上,以小刀依跡刻之。進寶齋之精工刻線,有時纖細如發絲,嘗見其彩色蟈蟈、蘿卜等簾花,貼之窗上,陽光透過,紅綠相映,躍然得趣,尤以馬尾為蟲首、為須角,更為生動。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