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臨縣鄉土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63728
- 條形碼:9787203063728 ; 978-7-203-06372-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臨縣鄉土文化 本書特色
臨縣位于呂梁山西麓,黃河之濱。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這方土地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黃河文化、黃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悠久的歷史,留下燦爛的文化。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做好文化史籍整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洪廷等同志適時地編撰出《臨縣鄉土文化》一書,著實可歌可賀,其功非小! 《臨縣鄉土文化》共分為七卷,分門別類地論述了其歷史淵源,并搜集整理了不少傳統作品,可謂鄉土文化之集錦。
臨縣鄉土文化 內容簡介
臨縣鄉土文化雖然尚未登上“世遺”之大雅之堂,但“臨縣傘頭秧歌”、“臨縣道情”,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臨縣大嗩吶吹打樂”亦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縣鄉土文化 目錄
一、臨縣攝影概況
二、縣城舊貌
三、教育與商賈
四、“晉西事變”前后遺影
五、1950~1977年間臨縣經濟文化圖片選粹
六、中共臨縣黨的創始人
七、臨縣歷屆黨政領導留影
八、臨縣民俗文化拾趣
附:老年美術作品選
臨縣老年樂藝學會文藝節目剪影
臨縣風光薈萃
歲月流影
卷二 臨縣傘頭秧歌
一、臨縣傘頭秧歌簡述
(一)起源淺析
(二)地方特色
(三)傳統節目
(四)活動形式
(五)秧歌曲調
(六)唱詞藝術
(七)改革發展
(八)本書內容
二、傳統節目選載
周公背周婆(王洪廷新編)
釘缸(王洪廷搜集整理)
賣菜(王洪廷新編)
賣西瓜水(樊如林改編)
騎驢驢(王洪延新編)
劉三推車(王洪廷新編)
抬花轎(秦忠、王洪廷新編)
水船歌(李考才新編)
跑旱船(王洪廷改編)
大紅果子(二人臺)
駕鼓子
二鬼摔跤
獅子啃繡球
三、秧歌抒情寫春秋
我以秧歌唱人生(薛光運)
磧口風景就是好(李光福)
臨縣秧歌唱打扮(王洪廷)
唱要彩禮(王洪廷)
婚宴“三怪”(王洪廷)
棗樹溝(王洪廷)
四、著名老傘頭及其傳世妙歌
五、許凡秧歌集錦(孫善文、張犬照整理)
(一)許凡秧歌生活篇
(二)許凡秧歌時世篇
卷三 臨縣民間曲藝
一、曲種簡介
(一)臨縣三弦書
(二)快板書
(三)順口溜
二、作品選載
(一)三弦書薈萃
磧口名妓馮彩云(王洪廷)
雙禿子鬧房(王洪廷整理)
武松大鬧東岳廟(王洪廷整理)
老鼠告貍貓(王洪廷整理)
臨縣黨的創始人(賀要鋌)
反頑除奸打日本(張之一)
不該怪她(李文學)
桂英節育(樊如林)
三變下環(樊如林康云祥)
吃瓜(王洪廷)
我也不愿殺貂蟬(王洪廷)
(二)快板書集錦
勞軍場上(王易風)
打晉西南頑固軍(張劍峰)
日軍首次占磧口(成恒)
過金橋(王易風)
飼養員之家(王易風)
黑孩告狀(樊如林)
戒煙(樊如林)
蘭蘭談談(樊如林康云祥)
過年(樊如林)
愣愣找對象(王洪廷)
夸婆姨(王洪廷)
喬老頭教子(王洪廷)
夸夸我老婆(王洪延)
農民曲藝家李子琴(王洪廷整理)
三霸認錯(郭丕承)
(三)順口溜選趣
長跑(樊如林康云祥)
養豬(樊如林)
吃餃子(樊如林康云祥)
水火無情(樊如林康云祥)
福照相媳婦(樊如林康云祥)
卷四 臨縣道情
一、遭情綜述
(一)臨縣道情的起源
……
卷五 臨縣婚喪習俗
卷六 臨縣吹打樂
卷七 臨縣民俗瑣談
后記
臨縣鄉土文化 作者簡介
王洪廷,1939年生,山西省臨縣磧口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歷任完小教師、縣文化館館員、《臨縣報》記者、臨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總工會主席、縣人大常務委員等職。其業余愛好頗多,為山西省攝影家、曲藝家、民研家協會會員;呂梁市作家、書法家協會會員。多年來曾在省、地報刊發表繪畫、書法、曲藝、小說、詩歌、散文、小戲等作品300余件。1997年始,率先參與磧口旅游開發,潛心挖掘古鎮文化,著有《占鎮磧口》、《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志》、《磧口》、《磧口名妓馮彩云》、《晉商磧口碼頭》、《磧口詩詞抄》,并合編《王森》、《臨縣道情音樂》、《臨縣道情傳統劇選》等。(作者電話:(3358—4422295)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