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世界少年文學名著文庫 伊利亞特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688213
- 條形碼:9787805688213 ; 978-7-80568-821-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少年文學名著文庫 伊利亞特 內容簡介
《伊利亞特》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根據口頭流傳的史詩、短歌編成的長篇敘事詩,是重要的古希臘文學作品,也是整個西方文學的經典之一。它與荷馬的另一部作品《奧德賽》一起并稱為“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是一部描寫古代戰爭的巨著,敘述了古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的一場歷時10年的戰爭;贊美了古代英雄的剛強威武、機智勇敢;謳歌了他們在同異族戰斗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和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文學輝煌的代表,是歐洲敘事詩的典范,堪稱人類童年社會的“百科全書”,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馬克思稱其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但丁、莎士比亞、歌德、托爾斯泰等享譽世界的文學家都十分推崇“荷馬史詩”,并從中汲取過豐富的文學養分。
世界少年文學名著文庫 伊利亞特世界少年文學名著文庫 伊利亞特 前言
古代希臘人遺留給后代豐富的文化遺產,荷馬史詩是其中的一部分。
荷馬史詩是舉世聞名的文學名著,包括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兩部史詩之所以統稱為“荷馬史詩”,是因為相傳它們為荷馬所作。關于荷馬其人,古代希臘人傳下的史料不多,這主要是因為荷馬生活的時代仍是一個傳說的時代,文字尚未廣泛流行使用。根據現傳有關史料,比較肯定的是:荷馬是古代希臘的伊奧尼亞(Ionia)人,盲人,游吟歌手,曾游歷希臘各地,*后卒于愛琴海中的一個島嶼。關于荷馬生活的時期,古代的說法不一,約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不等。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前430年)稱,荷馬早于他不會超過400年。希羅多德被譽為希臘“歷史之父”,他的這一斷言被人們普遍接受。根據希羅多德的斷言和一些其他有關史料,一般認為,荷馬大概生活在公元前9世紀至前8世紀。至今仍有人把荷馬生活的時期推斷得更晚一些,不過一般說來,那只是一家之言,不被普遍接受。荷馬史詩敘述的是古代希臘人與居住在今小亞細亞西北隅的特洛亞人之間的一場戰爭。根據古代文字史料,這場戰爭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初期(有的史料具體為1184年),考古發掘考證的年代比這要較早一些,約在公元前13世紀末。在古代無文字記錄的情況下,各種重要史事只能以傳說的形式一代代口碑相承。特洛亞戰爭作為古代希臘人早期發展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起初就是這樣保存于人們的記憶的。這一戰爭傳說成為當時流行的游吟歌手理想的材料來源。歌手們對史傳進行加工,賦予其藝術想象,在豎琴伴奏下到處漫游吟唱。荷馬顯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他創作的詩歌才得以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遺忘,并幸運地流傳了下來。
每個古代民族都有自己產生于史前時期的神話傳說,是他們在生產力水平發展低下的情況下,借助想象認識和征服自然的產物。古代希臘人是一個富有想象力、善于進行形象思維的民族,他們創造了非常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并且時至今日仍然表現出巨大的魅力,令世人贊嘆。現在為人們熟知的古希臘神話是有關以宙斯為首的一代神的傳說。他們居住在希臘北部的高峰奧林波斯山上,因此通常又稱為奧林波斯神。根據古代希臘人的神話概念,神祗能力廣泛,天空、大地、海洋和地下(冥間)都是他們的活動范圍。人類生活的世界處于他們的活動范圍之內,不過神明并不事無巨細地介入和干涉人類生活,統治人類。神明和人類分別為兩個世界,各有自己的生活。神明和人類的區別在于神明長生,比人類強大,生活充裕快樂,根據自己的好惡介入和干涉人類生活,而人類則有死,弱小,生活艱辛,對神明有所祈求,用獻祭滿足神明的愿望,博得神明的好感,不過他們主要還是靠自身的能力生存和發展。這樣的神話觀念鮮明地反映了古希臘神的自然本質。
正是在這種觀念指導下,特洛亞戰爭被描寫成為一場神祗間的紛爭波及人類的戰爭。根據神話傳說,主神宙斯很喜歡女神忒提斯,但是命運規定,宙斯若娶忒提斯,他們的孩子將強過宙斯。宙斯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便把忒提斯下嫁凡人,嫁給希臘東北部佛提亞地區米爾彌冬人的首領佩琉斯。在為忒提斯和佩琉斯舉行婚禮時,所有的神明都受邀請參加,只有紛爭女神除外,因為讓紛爭女神出現在這樣的場合是不適宜的。紛爭女神知道后很生氣,便向婚筵扔下一個金蘋果,上書“給*美的女神”。神后赫拉、宙斯的女兒雅典娜和愛與美之神阿佛羅狄忒都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那個金蘋果,于是爭吵起來。宙斯無奈,只好讓她們去找特洛亞王子帕里斯裁判。帕里斯是特洛亞王子,由于出生時有兇兆,被父母棄于山中,長大后在山中放牧。三位女神氣沖沖地由天而降,在小亞細亞的伊達山中找到帕里斯。她們向帕里斯說明宙斯的旨意,并分別許給帕里斯好處,赫拉憑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許以權力,尚武的雅典娜許以武功,阿佛羅狄忒則許以讓世上*美的女子給他做妻子,結果帕里斯把金蘋果判給了阿佛羅狄忒。阿佛羅狄忒沒有食言。一次,帕里斯去到希臘,拜訪斯巴達王墨涅拉奧斯。墨涅拉奧斯的妻子海倫是宙斯與凡間女子所生,被認為是世間*美的女子。阿佛羅狄忒從中撮合,讓帕里斯拐走了海倫,把她帶往特洛亞。這件事引起了希臘人的不滿。希臘人遣使交涉,沒有結果,于是便集合各城邦英雄,起大兵征討,從而發生了有名的特洛亞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希臘人獲得了勝利。
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互相交織,美妙動人,令人神往。古代希臘人對這場戰爭的歷史真實性深信不疑,并且把它作為自己民族發展史上的驕傲,但是由于只有傳說,無直接物證,有不少人便產生疑問,懷疑歷史上是否確有此事。這樣的疑惑一直延續存在到19世紀。19世紀70年代,充滿懷古心理的德國商人施里曼(1822—1890年)對被視為古代特洛亞城遺址的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后來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斯(1851—1941年)繼續了這一事業,對小亞細亞和希臘本土的許多古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證實了特洛亞戰爭確有其事,荷馬史詩中的諸多描寫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從而解開了這一在很長時期里困惑了不少人的重大歷史之謎。
據說當時希臘各地英雄都曾來向海倫求婚。他們約定,不管海倫選中誰,他們仍要遇事互相幫助。因此海倫被拐后,在海倫的文夫墨涅拉奧斯的請求下,很快便召集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根據史詩中的描寫,希臘軍隊幾乎囊括了希臘大陸和沿海島嶼以及被稱為有百座城市的克里特島的各部落,分別由各地方和城邦的首領率領,共有戰船千余,人數在10萬以上,由墨涅拉奧斯的兄長、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統率,主要將領包括薩拉彌斯首領大埃阿斯、洛克里斯首領小埃阿斯、阿爾戈斯首領狄奧墨得斯、雅典首領墨涅斯透斯、皮洛斯首領老將涅斯托爾、伊塔卡首領奧德修斯、克里特首領伊多墨紐斯、佛提亞的米爾彌冬人的首領阿基琉斯等。有傳說稱,希臘人在遣使未果,組成龐大的軍隊,先后花了10年時間。另有傳說稱,希臘人組成龐大的軍隊后,曾經乘船橫渡愛琴海,但他們舶岸時找錯了地方,不得不返回去,再重新組織遠征。就這樣,遣使連同這次遠征,共耗時10年。后來他們又進行了第二次遠征,就是史詩中描寫的遠征。希臘軍隊到達特洛亞海岸后,把船只拖上岸,構成營寨。希臘軍隊留駐特洛亞海濱,難以立即攻克特洛亞,因此他們便一面進攻特洛亞,一面不斷對特洛亞周圍地區進行劫掠,一場圍攻戰變成了持久戰。史詩《伊利亞特》描寫的是戰爭進行到第十年時發生的一件事情。
在諸多希臘將領中,阿基琉斯的武藝*高強。阿基琉斯是忒提斯和佩琉斯的兒子。母親知道兒子有兩種命運,或是參加特洛亞戰爭,轟轟烈烈,可以博取不朽的功名;或者過和平生活,默默無聞,但可以長壽。海倫被拐后,母親疼愛兒子,曾把阿基琉斯送往一個海島隱藏起來,不過還是被其他英雄發現,被邀請一起參加了特洛亞戰爭。阿基琉斯不僅武藝高強,作戰勇敢,是希臘軍隊的有力支柱,而沮有正義感,但性情暴躁、固執。阿伽門農是全軍統帥,但貪婪自私,強橫拔扈,為女俘一事與阿基琉斯發生沖突,恣意搶奪作為獎賞分配給阿基琉斯的女俘。阿基琉斯受辱后,拒絕繼續參戰,并且通過母親的關系,求得本來便對特洛亞人有好感的宙斯幫助特洛亞人打擊希臘軍隊,結果使希臘軍隊遭受巨大損失。阿基琉斯一直怨氣難消,拒絕接受阿伽門農的賠禮和和解請求,只是好友帕特羅克洛斯之死才使他猛然醒悟,后悔自己的固執,從而重新投入戰斗,打敗特洛亞人,殺死特洛亞主將赫克托爾,挽救了希臘軍隊,史詩也在這里結束。
詩中多次提到命運問題。命運實際上是當時的人們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模糊感覺和認識。規律是一種必然性,而必然性的表現往往帶有偶然性特征,從而使人覺得不可預測,是某種外在力量的體現。命運無所不在,然而命運之神不僅不屬于奧林波斯十二大神之列,甚至在奧林波斯都沒有他的位置。人們承認他的存在,但在擬人化的希臘神話中卻從沒有他的具體形象,也不知道他具體存在于何處。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威力強大無比,所有的神靈都得服從他,然而他卻也得服從一個在神界甚至都沒有具體位置、顯然處于次要地位的命運之神的安排和決定。他沒有和忒提斯成婚,從而保住了自己的權勢和地位,這表明命運不是絕對的,是可以回避和改變的,然而從詩中一再提到的許多英雄死于戰場上來看,表明命運又是確定無疑的。更令人覺得有趣的是在史詩末尾,赫克托爾的生死命運是宙斯用一桿秤稱量出來的。從史詩本身看,在荷馬時代,人們對命運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古代希臘人有命運思想,但意識還是模糊的,強大的外在力量使他們感到命運的不可逆轉性,但人的生存欲望又使他們強調自我追求,他們正是在這一矛盾和沖突之中探索著命運的含義。應該說,充滿完全被動色彩的絕對的命運觀,即宿命論,主要是在古希臘社會晚期才形成的,到羅馬帝國時期尤甚。宿命論的產生主要不在于外在自然力量的脅迫性,而在于社會個體在某種強大的社會力量面前感到的無法抗拒性。
《伊利亞特》全詩分為24卷,是一部戰爭史詩。詩人在詩中通常不直接出現,對戰爭雙方都進行了敘述,從而表現出一定的客觀性,不過如果認真體會整個敘述過程,特別是在對戰爭雙方進行并列敘述時表現出的比較色彩,人們仍然可以感覺出詩人的傾向性。詩中描寫了不少戰爭場面,畫面都很生動,有如一幅連續不斷的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詩中對不少英雄人物都著力進行了刻畫,如阿基琉斯、阿伽門農、奧德修斯、埃阿斯、墨涅拉奧斯和特洛亞方面的赫克托爾等。詩人刻畫人物時不僅描寫人物性格的正面,也注意描寫人物性格的負面不足,正是這種負面性的東西給事件和人物本身造成了悲劇性后果,這一點在阿基琉斯、阿伽門農、赫克托爾等主要人物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從而使整部史詩蘊涵著一種悲劇氣氛。史詩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這種特征為其后的古希臘文學所繼承。
荷馬史詩形成于希臘人的史前時期。它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同時也包含政治、宗教、社會生產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內容,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在古代希臘,它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教材。時至今日,它仍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王煥生
世界少年文學名著文庫 伊利亞特 目錄
二 宙斯托夢阿伽門農空驚喜
三 威武雄壯的希臘遠征軍
四 阿勒珊德羅斯與墨涅拉奧斯決斗
五 神明唆使特洛亞人違背誓言
六 狄奧墨得斯刺傷阿佛羅狄忒
七 赫克托爾與妻兒告別城門邊
八 埃阿斯與赫克托爾決斗
九 阿伽門農遣使和解遭拒絕
十 阿伽門農奮勇作戰顯風范
十一 赫克托爾鏖戰希臘戰船邊
十二 帕特羅克洛斯代阿基琉斯出戰
十三 匠神為阿基琉斯鍛造新鎧甲
十四 阿基琉斯與阿伽門農和解
十五 宙斯允許奧林波斯眾神出戰
十六 阿基琉斯力戰河神克珊托斯
十七 神明各助一方混戰人間
十八 阿基琉斯殺死赫克托爾
十九 阿基琉斯凌辱赫克托爾的遺體
二十 普里阿摩斯贖取兒子遺體
二十一 全城悲慟休戰葬英雄
世界少年文學名著文庫 伊利亞特 節選
一 阿基琉斯和阿伽門農爭吵結怨
(原詩**卷第1—311行)
女神啊,請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
致命的憤怒,給阿開奧斯人帶來無數苦難,
把許多英豪的健壯魂靈送往哈得斯,
讓他們成為狗群和各種食肉鳥類的
捕食對象,使宙斯的意愿得以實現,
就請你從他們*初起紛爭開始敘說吧,
阿特柔斯之子、人民的國王與神樣的阿基琉斯。
是哪位神明使他們兩人發生爭吵?
是勒托和宙斯的兒子,因為他對國王生氣,
使軍中發生可惡的瘟疫,將士們死亡,
由于阿特柔斯之子侮辱了神明的祭司
克律塞斯,他來到阿開奧斯人的快船邊,
請求釋放他的女兒,隨身帶來補償,
雙手高高擎起遠射神阿波羅的花冠,
用黃金權杖,向所有阿開奧斯人懇求,
尤其向阿特柔斯的兩個兒子,軍隊的統帥:
“阿特柔斯之子和其他脛甲精美的阿開奧斯人,
愿居住在奧林波斯的眾神明允許你們
摧毀普里阿摩斯的都城,平安返家園,
但是請你們釋放我的愛女,接受補償,
心懷對宙斯之子、遠射神阿波羅的敬畏。”
這時所有其他阿開奧斯人都同聲贊同,
表示要敬重祭司,接受豐厚的補償,
唯有阿特柔斯之子阿伽門農心中不喜歡,
他粗暴地趕走祭司,說出嚴厲的話語:
“老家伙,別讓我在空心船旁碰見你,
不管你是現在在此耽延或者以后再來,
免得那權杖和神明的花冠都沒法救助你。
你的女兒我不釋放,她將為奴到老年,
前去我家,去到阿爾戈斯,遠離祖國,
圍繞著織布機走動,分享我的床榻。
你離開吧,別惹我生氣,好平安回去。”
他這樣說,老人害怕,聽從他的話。
沉默不語地沿著喧嘯的海岸走去。
老人走得很遠之后,便開始祈求,
向強大的阿波羅王,美發的勒托的兒子:
“請聽我祈求,銀弓之神,你保衛克律塞
和神圣的基拉,有力地統治著特涅多斯,
斯明透斯,若是我曾建造廟宇令你高興,
或是曾經為你焚燒公牛的或山羊的
肥美的大腿骨,就請實現我的愿望:
讓達那奧斯人為我的眼淚對你的箭矢付代價。”
他這樣祈禱,福波斯·阿波羅聽見他祈求,
從奧林波斯山峰下降,心中充滿憤怒,
肩上背著那彎弓和遮蓋嚴實的箭壺。
箭桿在憤懣的神明的肩頭瑯瑯作響,
當神明邁步時。神明到來如暗夜降臨。
他隨即坐下來,遠離船舶,開始放箭,
銀弓立即發出怖人心弦的尖厲聲響。
他首先射向騾子和奔跑迅疾的狗群,
然后再施放銳利的飛箭,對準人群,
焚化尸體的火焰連續不斷,經久不滅。
一連九天,神明的飛箭射向軍隊,
第十天時阿基琉斯召喚將士們開會,
是白臂女神赫拉賦予他這樣的想法,
他為達那奧斯人憂心,見他們死亡。
待將士們紛紛匯合,聚集到一起后,
捷足的阿基琉斯站起來,對他們說話:
“阿特柔斯之子,我認為現在我們唯有
撤退返回去,如若我們希望能逃避死亡,
要是戰爭和瘟疫一起毀滅阿開奧斯人。
不過讓我們首先且詢問先知或祭司,
或者圓夢人,因為夢幻來源于宙斯,
他或許能解釋福波斯·阿波羅為何動怒,
是責備我們疏于祈求或者奉獻百牲祭,
如若他要求祭獻綿羊或純色的山羊
發出的馥郁香氣,為我們阻擋死亡?,,
他這樣說完坐下,人叢中站起卡爾卡斯,
特斯托爾之子,一位無比高明的鳥卜師,
知道現在、將來和過去的各種事情,
曾引導阿開奧斯人的艦隊航達伊利昂,
憑借預言術,受福波斯·阿波羅傳授。
他滿懷善意來參加會議,對他們這樣說:
“阿基琉斯,宙斯寵愛的,你要我說明
遠射神阿波羅王為何對我們動怒生氣,
我可以解說,但你要當心,對我發誓,
你必須敢于用言語和臂膀努力保護我,
因為我這樣做會激怒一個人,此人有力地
統治著全體阿爾戈斯人,他們服從他。
國王對他屬下的人生氣時更有力量。
須知即使他暫時抑制住自己的怒火,
但他仍然會一直懷怨,直到他胸中
怨氣消失。你要考慮能否保護我。”
捷足的阿基琉斯這樣回答鳥卜師:
“你放大膽,請說出你所知道的預言。
卡爾卡斯,我憑宙斯喜愛的阿波羅起誓,
你常向他獻祭,向達那奧斯人發布預言,
現在只要我活在大地上,看得見陽光,
就不會有哪個達那奧斯人在空心船旁
敢于對你下毒手,即使你說是阿伽門農。
盡管他宣稱阿開奧斯人中現今他*強大。”
這時無可指責的先知鼓起勇氣這樣說:
“神明并不是責備疏于祈求或奉獻百牲祭,
而是因為祭司,阿伽門農沒有尊重他,
不釋放他的女兒,不愿收取補償,
為此遠射神降苦難,他還會繼續這樣做。
他不會為達那奧斯人驅除悲慘的死亡,
要直到把明眸的少女歸還親愛的父親,
不收贖禮,不要補償,把百牲祭禮
送往克律塞,那樣才勸得動神息怒。”
P1-5
世界少年文學名著文庫 伊利亞特 相關資料
《伊利亞特》全詩分為24卷,是一部戰爭史詩。詩人在詩中通常不直接出現,對戰爭雙方都進行了敘述,從而表現出一定的客觀性,不過如果認真體會整個敘述過程,特別是在對戰爭雙方進行并列敘述時表現出的比較色彩,人們仍然可以感覺出詩人的傾向性。詩中描寫了不少戰爭場面,畫面都很生動,有如一幅連續不斷的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詩中對不少英雄人物都著力進行了刻畫,如阿基琉斯、阿伽門農、奧德修斯、埃阿斯、墨涅拉奧斯和特洛亞方面的赫克托爾等。詩人刻畫人物時不僅描寫人物性格的正面,也注意描寫人物性格的負面不足,正是這種負面性的東西給事件和人物本身造成了悲劇性后果,這一點在阿基琉斯、阿伽門農、赫克托爾等主要人物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從而使整部史詩蘊涵著一種悲劇氣氛。史詩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這種特征為其后的古希臘文學所繼承。
世界少年文學名著文庫 伊利亞特 作者簡介
荷馬,相傳是古希臘公元前8世紀至前7世紀初的一位游吟盲詩人,出生于古希臘的伊奧尼亞(一說是埃俄利斯)。在當時口傳文學流行的年代,他憑心記口誦講說世代相傳的動人傳說。后來他廣征博采、巧制精編,創作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瑰美的史詩。它們代表著古希臘文學最輝煌的成就,被后人譽為“最偉大的古代史詩”,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并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荷馬與但廠、莎士比亞、歌德被西方文學界譽為“世界四大詩人”,而荷馬則又被但丁在《神曲》中譽為“詩人之王”。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