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亂世佳人(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7532727483
- 條形碼:9787532727483 ; 978-7-5327-2748-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上下
- 重量:700
- 所屬分類:>>
亂世佳人(上下) 本書特色
《亂世佳人》稱得上有史以來*經典的愛情巨著之一,由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主演的影片亦成為影史上“不可逾越的”的*著名的愛情片經典。小說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主線是好強、任性的莊園主小姐斯佳麗糾纏在幾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與之相伴的還有社會、歷史的重大變遷,舊日熟悉的一切的一去不返……《亂世佳人》既是一首人類愛情的絕唱,又是一幅反映社會政治、經濟、道德諸多方面巨大而深刻變化的宏大歷史畫卷。
亂世佳人(上下) 內容簡介
這部著名小說1936年出版后即獲普利策獎。美國華納兄弟公司于1939年根據小說拍攝的同名電腦由克拉克·蓋博和斐雯麗飾演男女主角,獲當年奧斯卡*佳故事片、*佳導演、*佳女主角等十個獎項。故事以美國南北戰爭時的佐治亞州為背景。塔拉莊園主人杰拉爾德·奧哈拉的女兒斯佳麗是個好強、任性的姑娘,她愛著阿希禮·韋爾克斯,當她得知阿希禮要娶玫蘭妮·漢密頓之后,一氣之下嫁給了玫蘭妮的哥哥查爾斯。不久查爾斯在戰爭中死去。內戰結束后,斯佳麗親自操持各種事務,管理塔拉莊園,贏得了經濟上的自立,后來與弗蘭克·肯尼迪結婚,共同經營木材生意,還強迫阿希禮當她的一個木材廠的經理。弗蘭克因一次事故去世后,27歲的斯佳麗又嫁給了靠軍火生意發財的瑞特·巴特勒,但是她始終迷戀阿希禮,毀壞了他們夫妻之間的愛,瑞特離她而去。只是到了后來,玫蘭尼去世,阿希禮又拒絕了她的同情的時候,斯佳麗才意識到,與她性格相似的瑞特才是她真正所愛的男人。
亂世佳人(上下)亂世佳人(上下) 前言
前言
《亂世佳人》(GoneWiththeWind,1936)之所以被眾多讀者熟悉,更大程度上得益于那部同名銀幕曠世之作。甚至,也有許多人說電影超越了文學作品。究其根本,除了銀幕的影畫、音響魅力和導演演員的精湛演繹之外,還因為電影截取了作品*精華緊湊的情節,沒有把生活的瑣碎雜沓一一鋪陳。然而,對小說《亂世佳人》的閱讀,則常常會讓讀者不時激動澎湃的心情不斷地平復下來,讓他們靜靜地等著、觀察著、體會著人物經年累月的變化和水到渠成的生命領悟。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困頓失意的時刻,不斷引用斯佳麗激勵自己的那句話,“不管怎么說,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從中汲取那桀驁不馴的任性和偏執,從而繼續固執地追尋目標,哪怕頭破血流。
據說,在美國的大眾文化領域,內戰是*具吸引力的主題,而《亂世佳人》則是其中*具影響力的一部作品,雖然批評界一般將它歸為“通俗小說”,在文學史上提及不多。而且,小說中鮮明的人物,曲折的情節,還有瑰麗的銀幕制作等,都把這部小說的作者拋到了聚光燈之外,使我們在感動和欣賞中,幾乎忘卻了作品的創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Mitchell,19001949),忘卻了重要的一點,即她才是故事的源頭,是這部有史以來*受歡迎的暢銷小說的母親。
米切爾生于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一個在美國內戰(18611865)中遭受重創的南方城市。米切爾的長輩們大多對內戰有著切身體會,常常對她訴說那段封存的記憶。在經歷了一場失敗的婚姻生活后,米切爾開始靠寫作為生,自一九二二至一九二六年,她一直擔任《亞特蘭大報》的專欄作家和記者工作,由此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歷史和現實生活素材,從而開始了《亂世佳人》長達十年的創作。十年后,這部厚實的作品一經問世,就立即榮登暢銷書榜首,創下了一日銷售五萬冊的記錄,并獲得了一九三七年的普利策獎。一九三九年,同名電影問世,贏得了八項奧斯卡電影大獎。此后,狂熱的讀者和觀眾渴望知道斯佳麗在小說結尾之后的故事,可是,米切爾斷然拒絕續寫小說,而這部作品也成了作家一生唯一一部小說,從此她再無文學作品問世。
……
亂世佳人(上下) 作者簡介
1900年11月8日,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曾就讀于華盛頓神學院、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1922-1926年任地方報紙《亞特蘭大日報》的記者。她于1926年開始創作《飄》,10年之后,作品才問世。《飄》的出版使米切爾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當時美國文壇的名人。她一生中只發表了《飄》這部長篇巨著,卻成了亞特蘭大人人皆知的“女英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