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0918824
- 條形碼:9787810918824 ; 978-7-81091-88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張仲景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以撰著《傷寒雜病論》(包括《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部分)而聲震中外,被后世醫家尊為醫中之圣。明代醫學家李濂在其著作《醫史》中的《張仲景傳》寫道,仲景實為千古醫方之祖,“自漢魏迄于今,海內學者,家肄戶習,誦讀不暇,如士子之于六經然,論者推為醫中之亞圣”。日本學者的《醫籍考》引《醫林列傳》說,張仲景“其書為諸方之祖,時人以為扁鵲倉公無以加之,故后世稱為醫圣”。1993年國際的英國維爾康醫史研究所推舉世界醫學偉人291位,張仲景名列3位,居中國醫學史位。
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研究 目錄
序一
序二
一、一代醫宗萬世敬仰(緒論)
(一)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的形成條件
(二)張仲景對中醫藥文化的偉大貢獻
(三)張仲景的著述及其流傳
(四)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和評價
二、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一)拜師學醫 博采眾方
(二)精研經典 勤求古訓
三、“四診合參”診病求源
(一)望診法
(二)聞診法
(三)問診法
(四)脈診法(切診法)
(五)四診合參
(六)鑒別診斷法
四、創立六經辨證明析陰陽八綱
(一)六經本證辨證
(二)六經兼證辨證
(三)六經類似證辨證
(四)八綱辨證
(五)臟腑經絡辨證
(六)辨證技巧
五、八法并用內外兼攻
(一)治療原則
(二)治療方法
(三)針灸療法
(四)“治未病”思想
六、組方用藥精當方書鼻祖名揚
(一)醫方來源
(二)方劑及適應癥
(三)方藥特色
(四)組方規律
(五)藥物配伍
(六)用方原則
(七)藥物炮制方法
(八)煎藥方法
(九)煎藥溶媒
(十)給藥方法
(十一)服藥方法
(十二)藥劑類型與制作
(十三)動物藥應用
七、辨證施護醫護合
(一)觀察護理
(二)服藥護理
(三)藥后護理
(四)飲食護理
八、首治精神疾患 新創時間醫學
(一)精神病學
(二)時間醫學
九、懸壺濟世醫德高尚
(一)尊生貴人
(二)救入濟世
(三)不務名利
(四)尊重同道
(五)大善果
(六)整體優化
(七)公開醫方
參考文獻
序二
一、一代醫宗萬世敬仰(緒論)
(一)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的形成條件
(二)張仲景對中醫藥文化的偉大貢獻
(三)張仲景的著述及其流傳
(四)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和評價
二、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一)拜師學醫 博采眾方
(二)精研經典 勤求古訓
三、“四診合參”診病求源
(一)望診法
(二)聞診法
(三)問診法
(四)脈診法(切診法)
(五)四診合參
(六)鑒別診斷法
四、創立六經辨證明析陰陽八綱
(一)六經本證辨證
(二)六經兼證辨證
(三)六經類似證辨證
(四)八綱辨證
(五)臟腑經絡辨證
(六)辨證技巧
五、八法并用內外兼攻
(一)治療原則
(二)治療方法
(三)針灸療法
(四)“治未病”思想
六、組方用藥精當方書鼻祖名揚
(一)醫方來源
(二)方劑及適應癥
(三)方藥特色
(四)組方規律
(五)藥物配伍
(六)用方原則
(七)藥物炮制方法
(八)煎藥方法
(九)煎藥溶媒
(十)給藥方法
(十一)服藥方法
(十二)藥劑類型與制作
(十三)動物藥應用
七、辨證施護醫護合
(一)觀察護理
(二)服藥護理
(三)藥后護理
(四)飲食護理
八、首治精神疾患 新創時間醫學
(一)精神病學
(二)時間醫學
九、懸壺濟世醫德高尚
(一)尊生貴人
(二)救入濟世
(三)不務名利
(四)尊重同道
(五)大善果
(六)整體優化
(七)公開醫方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商品評論(7條)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