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信托法基礎理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11657
- 條形碼:9787509511657 ; 978-7-5095-116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托法基礎理論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借鑒日本對舊信托法修改的*新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國現行信托制度在基礎理論研究上提出一些看法,如在對受益權的性質作出合理論述的基礎上,對原來和中野正俊先生一起提出的“限制性轉移權利說”作了進一步完善,從而形成了本書的理論框架。此外,還通過信托行為的外延,為民事信托的發展及法律適用找到了可供參考的依據。另外,還就受托人的忠實義務的行使對象、信托的登記制度、遺囑信托、公益信托、受托人的有限責任以及資產證券化信托等提出了作者的*新觀點和研究成果。
信托法基礎理論研究 內容簡介
信托的基礎是信任,無信任則無信托。換言之,信托行為的成立折射出的是和諧的社會音符、人與人之間的責任與信賴。信托是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為他人的利益管理其所托付之財產。這一特質決定了信托行為中受托人處理信托事務的核心地位和執行信托的忠實標準以及在信托財產管理上應盡之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正因此特質,才決定了信托財產的所有人只享有形式上的所有權,不享有信托財產的任何收益;才有了所有權與受益權的分離;才有了大陸法系明定信托財產區別于受托人、委托人未設立信托之財產的法律基礎;才有了破產隔離功能的出現和特定目的信托的誕生;才有了信托下的資產證券化的運用,也鑄成了多少年以來大陸法系學者在引進信托制度的同時拼命尋求兩大法系的交與錯。于是乎,債權說、物權說、實質性法主體說、新債權說、限制性權利轉移說、雙重所有權說等等,不停地被推陳出新。其實,眾學者的不斷求索,就是要找出兩大法系的契合,就是要服務于新的權利現象的出現。
“**信托叢書”是信托業界自發組織和自覺創新的信托研究叢書,其中包括普及信托知識、總結信托實踐、提煉升華信托理論的一系列分冊。該叢書無論從宣傳、普及和推廣信托知識的角度看,還是從推進信托實踐和信托理論研究的角度看,均堪稱是信托業界的**套大型系列叢書。叢書的編撰出版是我國信托業界乃至金融界的一件大事,對于進一步促進信托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信托法基礎理論研究 目錄
**節 信托制度的起源
一、羅馬法起源說
二、英國固有法說
三、薩爾曼共同起源說
第二節 英美信托制度與信托法制的確立和發展
一、英國法體系的兩重性
二、use的成立
三、use在使用上的法律缺陷
四、use的失敗和信托制度的確立
五、美國的信托制度與信托法制的繼受與發展
六、英美信托制度異同之簡比
第三節 日本的信托制度與信托法制的確立和發展
一、日本信托制度的繼受
二、日本信托制度的發展動向
第四節 我國的信托制度與信托法制的確立和發展
一、舊中國時代信托業的產生和發展
二、新中國信托業的發展概況
第二章 信托法
**節 信托法的意義與屬性
一、信托法的意義
二、信托法的屬性
第二節 信托的概念
一、信托的意義
二、信托的特征
第三章 信托的基本構造
**節 大陸法系信托法學研究簡述
第二節 信托法中的各派之說
一、債權說
二、物權說
三、實質性法主體說
四、相對性權利轉移學說
五、雙重所有權學說
六、新債權說
七、限制性權利轉移學說
第四章 信托的類別及其功能
**節 信托的分類
一、法定信托和任意信托
二、合同信托和遺囑信托
三、私益信托和公益信托
四、自益信托和他益信托
五、管理信托和處分信托
六、主動信托和被動信托
七、個別信托和集團信托
八、營業信托和非營業信托
九、信托的其他分類
第二節 信托的功能
……
第五章 信托的類似概念
第六章 信托的設立
第七章 信托關系人的權利和義務
第八章 信托的終止
第九章 公益信托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附錄二 信托公司管理辦法
附錄三 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
附錄四 我國臺灣地區信托法
附錄五 日本信托法
信托法基礎理論研究 作者簡介
張軍建(1956年生,河南省開封市人)中南大學法學教授,法學博士;中南大學信托與信托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學中日經濟法研究所所長;日本亞細來大學客座研究員;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業績:信托法判例研究(譯著);信托法基礎理論研究;信托法概論;國內外發表的信托法方面論文40多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