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特色創新之路(政策與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7086
- 條形碼:9787010077086 ; 978-7-01-007708-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創新之路(政策與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建設中國特色的創新型國家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秶抑虚L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我國進入了轉變增長方式的關鍵時期,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削弱,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過度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2008年爆發的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下滑,一些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出現了經濟衰退,我國的一些勞動密集型出151企業和傳統技術企業也受到較大沖擊。但同時我們看到,一些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具有較強的抵御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創新是促進產業升級和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更要依靠技術進步和創新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呈獻給讀者的這本冊子是有關創新政策研究的文集,收集了我在1997~2007年期間完成的部分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國產化等方面的研究課題和公開發表的文章。這些研究沿著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國產化,到自主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脈絡展開,也反映了我國產業技術進步的路徑。
中國特色創新之路(政策與機制研究) 目錄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重大課題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完善制度建設
我國創新體系的特點分析
塑造企業創新環境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政策措施與趨勢
加強知識創新在創新體系中的基礎地位
從機制和制度建設人手,完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
政府在產業技術研究開發中的作用
從制度建設人手,促進技術利用和擴散
技術創新服務機構運行機制和制度安排的有益經驗
外國政府對研究開發聯合體的資助
外國政府科技資助項目的管理體系和機制分析
美國政府在計算機技術發展中的作用及啟示
中國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的作用與運行機制
知識產權篇
我國的知識產權發展進入戰略轉型期
世界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趨勢
有效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促進創新的作用
如何評價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全面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
實施知識產權制度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和市場環境
抓緊建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體系
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應注意知識產權制度建設
建立與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反壟斷措施
完善知識產權權屬政策的國際經驗與借鑒
國產化篇
國產化的核心是自主化
裝備產業自主化戰略的組織實施政策
以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為突破口,加快裝備工業發展
一些國家振興特定產業的政策導向
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戰略模式分析
加大改革力度,提高開放水平,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戰略
自主化技術引進方式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裝備工業自主化的組織模式——以核電產業為例
中國特色創新之路(政策與機制研究) 節選
《中國特色創新之路:政策與機制研究》分為三個部分。**部分是“創新篇”。一方面,闡述了創新的本質、企業創新的動力和政府在產業技術發展中的作用。創新是將創造技術和知識的能力轉變為經濟效益的過程,是新技術、新產品實現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過程。創新不是為了創造技術,而是利用技術創造經濟價值,衡量創新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獲得市場上的商業成功;發明創造、研究開發并不等于創新,只是創新鏈條的一部分。
中國特色創新之路(政策與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呂薇,博士,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期以來從事政策研究和咨詢工作,在產業發展和組織政策、科技政策與創新政策、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產業政策、競爭政策、中小企業政策、工程經濟與經濟評價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