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風范垂世 丹心昭日: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7308065154
- 條形碼:9787308065153 ; 978-7-308-06515-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范垂世 丹心昭日: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包括:和劉大哥相處的日子里,懷念劉丹同志早期革命生涯,阜寧人民的好縣長,劉丹,真正的共產黨然等。
風范垂世 丹心昭日: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目錄
序 良師益友垂范足式
在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百年誕辰紀念會上的講話
永遠的懷念
和劉大哥相處的日子里
懷念劉丹同志早期革命生涯
阜寧人民的好縣長
劉丹,真正的共產黨人
憶老友劉丹同志
悼念劉丹同志逝世一周年
丹,含笑安息吧
思念大哥劉丹
我心中的父親
善籌善劃功在黌門——憶劉哥同志二三事
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
睿智嚴厲的領導長者親和真誠的良師益友
劉丹同志關心義務教育紀事
懷念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劉丹同志
重視基礎教育工作的典范——從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的發展緬懷劉丹同志
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
英名與浙大同在功績長留求是園
學習劉丹同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我所認識的劉丹同志
深切緬懷劉丹老校長
追憶劉丹校長的二三事
深切緬懷劉丹同志
憶劉丹同志二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實事求是身體力行——再憶劉丹同志
一片忠心為教育——憶劉丹校長
憶劉丹同志
憶劉校長二三事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心目中的劉丹校長
20世紀50年代舊事鉤沉
忠誠教育事業的老干部
懷崇敬心情憶劉丹業績
劉校長重視基礎教學
劉丹老校長情系數學系
永久的懷念
求是創新永放光芒
斯人已去風范長存
淺談劉丹校長對浙江大學的歷史貢獻
深切的懷念
言傳身教嚴于律己
……
珍貴的文翰
詩詞
對聯
遺墨
劉丹同志悼詞
劉丹同志生平年表
編后記
風范垂世 丹心昭日: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節選
《風范垂世 丹心昭日: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內容簡介:劉丹同志長期擔任浙江大學主要領導職務,是社會主義新浙江大學的重要奠基人,為浙江大學的建設和發展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深受浙江大學師生員工的敬仰和愛戴。2009年是劉丹同志誕辰100周年,為了緬懷他對浙江大學發展所作出的卓越業績,學習他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風范,進一步激勵全校師生員工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學校決定,在劉丹同志百年誕辰之際,舉行紀念活動,編輯出版《風范垂世丹心昭日——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并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圖書館豎立劉丹同志紀念塑像。為了編好《紀念文集》,學校于2008年2月21日組成了由學校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主任,有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宣傳部、檔案館、出版社、圖書館、離退休工作處等部門有關同志為成員的編委會。同時,學校召集了與劉丹同志生前共事或在劉丹同志領導下工作、任教的部分老同志、老教授,舉行座談會,討論《紀念文集》的編撰工作并得到他們積極的參與、支持。另外,根據《紀念文集》總體編輯思路和組稿計劃,向有關單位和有關同志發出了約稿函。很多同志懷著對劉丹同志崇敬的心情,積極撰稿,熱情地抒發久存內心的深切憶念。《紀念文集》還收輯了199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岱杰望》一書中懷念劉丹同志的部分文章,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追念劉丹同志強烈的事業心、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紀念文集》還充分利用浙江大學檔案館的館藏,選輯了1952年至1989年有關報刊刊登劉丹同志的各類文章以及尚未發表的詩作,選輯了劉丹同志生前在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和社會活動中以及家庭生活中留下的影像,展示劉丹同志有創見的辦學思想和他偉岸的身影、卓然的風采。
風范垂世 丹心昭日: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相關資料
阜寧人民的好縣長1989年9月5日,我們尊敬的劉丹同志與世長辭了!噩耗傳來,我幾乎無法相信。就在1988年我們還一起合影,沒想到您競這樣猝然離去了。但這畢竟是事實,您匆匆地走了,我為失去一位良師而無限悲痛。您離開我們已有兩年了,但您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奮斗的事跡,我還歷歷在目;您的親切教導還不斷在我的耳邊回蕩;您的音容笑貌,還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跟隨您的時間雖不長,但留下的卻是終生難忘的記憶。1942年,您從鹽阜行署調到阜寧縣擔任縣長,幾乎同時,我也由鹽阜行署警衛排調出,跟隨您當了警衛員。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正是日寇鐵蹄蹂躪中華大地的時候,我們家鄉阜寧除了要遭受日寇燒、殺、搶“三光”政策的迫害以外,國民黨頑固派也趁火打劫,強拉壯丁、打家劫舍、四鄉騷擾,家鄉的人民完全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我雖然只有15歲,但為了抗擊日寇,剪除頑匪,我毅然離開家庭,投身革命,參加了新四軍。1942年,阜寧全縣除部分區鄉是革命根據地以外,有些城鎮還是敵占區,群眾生活談不上什么安寧。根據地縣里的工作很忙,一面要打鬼子,一面要反摩擦,還要組織鄉村群眾進行農貿生產,發動人民群眾抗日反頑,減租減息。人民群眾的負擔很重,生活很苦。全縣方圓百十里地,東邊靠鬼子據點,南邊有頑固派韓德勤散兵游勇,但群眾在抗日民主政府領導下,生產還是井然有序,軍民之間關系非常密切。用當時群眾贊揚抗日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魚水感情的話來說是:黨和人民子弟兵真像活蹦活跳的“金色鯉魚”,他們那么正直,不斷將那些殘渣余孽、地痞流氓掃蕩干凈,保護我們河水的潔凈。而這河水又能維護魚的結實和健康。魚靠水養,水靠魚凈。正是這樣,根據地和游擊區才成為克敵制勝的牢固基礎。當時,蘇北農村人民生活主食為大麥和山芋,比較好的是小麥。劉丹縣長帶頭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一天三頓,兩稀一干,有時偶然吃頓面條,來客才炒幾個雞蛋。我們政府大小干部日常生活與人民群眾幾乎沒有什么差別。劉丹縣長的日常辦公地點就是農民居房,辦公就在小飯桌上,坐的是四條腿的長板凳,睡的是兩塊舊門板搭成的硬鋪,門板上放些麥秸稈,再加上一條麻袋,就算是一張床。生活在這樣一個天地里,他吃的是素菜雜糧,睡的是草鋪板床,體質卻非常強壯,因為心中有人民群眾給他強身益壽的“營養”。我們縣長這條“金色鯉魚”就是與人民群眾融為一體,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他每年都堅持和群眾一起割麥,經常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