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中國經濟改革30年:企業卷 版權信息
- ISBN:7811380412
- 條形碼:9787811380415 ; 978-7-81138-041-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經濟改革30年:企業卷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企業擴權與經營責任制改革、企業管理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和產權制度改革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三篇內容。
中國經濟改革30年:企業卷 目錄
1 中國企業改革啟動的原因
1.1 國有企業制度的理論探源及反思
1.2 國有企業制度實踐及其經驗教訓
1.3 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原因
2 企業改革的主要歷程回顧
2.1 **階段:擴大企業自主權改革
2.2 第二階段:企業經營機制改革
2.3 第三階段:企業產權制度改革
3 圍繞“擴權讓利”的多種探索
3.1 企業利潤留成改革
3.2 經濟責任制改革探索
3.3 廣泛推行“利改稅”
3.4 結束語
4 企業經營責任制
4.1 租賃經營責任制
4.2 資產經營責任制
4.3 目標責任制
5 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
5.1 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引入
5.2 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內涵與形式
5.3 承包經營責任制的理論依據
5.4 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實踐
5.5 承包經營責任制的成效分析
5.6 首鋼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案例
5.7 結束語
中篇:企業管理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
6 企業領導體制改革
6.1 改革開放之前企業領導體制沿革
6.2 改革開放以來的企業領導體制改革
6.3 國有企業領導體制改革思考
6.4 加快培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
7 企業組織機構改革
7.1 企業組織機構改革的背景和要求
7.2 企業組織機構模式的發展歷程
7.3 未來我國企業組織機構的發展趨勢
8 企業投融資改革
8.1 企業投融資改革經歷的主要階段
8.2 企業投融資改革的特點及問題
8.3 企業投融資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8.4 深化企業投融資改革的方向
9 企業用工制度改革
9.1 企業用工制度初探階段
9.2 企業用工制度的重大變革時期
9.3 企業用工制度的*新發展
10 企業分配制度改革
10.1 中國企業分配制度的歷史變遷
10.2 對我國企業分配制度變遷的思考
10.3 我國企業分配制度的理論探討
10.4 我國國有企業現行分配體制存在的問題
10.5 深化國有企業分配制度改革的對策和思考零副
10.6 結語
11 企業供銷制度改革
11.1 改革前的企業供銷制度
11.2 企業供銷制度的改革
u.3 逐步建立現代企業供銷制度
下篇:產權制度改革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2 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
12.1 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論觀點
12.2 產權制度改革是中小企業改革的必然選樣一
12.3 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進程
13 大中型企業股份制改革
13.1 改革背景
13.2 改革歷程
13.3 深化改革的方向與途徑
14 企業戰略重組與集團化
14.1 企業戰略重組改革背景與原因
14.2 改革歷程
14.3 企業戰略重組與集團化的演變規律和發展方向
15 國有資本運營體制改革
15.1 國有資產劃轉經營
15.2 國有資本授權經營
15.3 國有資本股份經營
15.4 依托國有獨資公司進行資本經營
15.5 利用產權交易市場推進國有資本經營
15.6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改革
16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16.1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回顧
16.2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16.3 圍繞政企分開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探索
16.4 圍繞建立“分級代表”體制進行的理論探索
參考文獻
中國經濟改革30年:企業卷 節選
上篇:企業擴權與經營責任制改革
1 中國企業改革啟動的原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綜合國力大為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整個社會呈現出蓬勃生機。3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逐步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國有企業改革是中心環節。回顧當初國有企業改革啟動的動因及其改革進程的逐步推進過程,對于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具有重大意義。
1.1 國有企業制度的理論探源及反思
1.1.1 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所有制理論
30年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在馬克思所有制理論指導下,不斷發展創新,先后經歷了放權讓利、兩權分離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過程,改革取得明顯成就,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開辟了新的道路。
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基礎上提出的設想,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征,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馬克思指出:“其實勞動權是表示控制資本,而控制資本又表示占有生產資料,使其受聯合的工人階級支配,從而消滅雇傭勞動、資本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對此,恩格斯高度評價道:馬克思“在這里**次提出了世界各國工人政黨史都一致用以概括自己的經濟改造要求公式,即: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
……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