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網絡安全技術及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259305
- 條形碼:9787111259305 ; 978-7-111-25930-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安全技術及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突出“實用、新穎、有特色、操作性強”的特點。
全書共分12章,主要包括網絡安全技術基礎知識、網絡安全管理技術、黑客攻防與入侵檢測技術、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技術、密碼與加密技術、病毒及惡意軟件防護技術、防火墻應用技術、操作系統與站點安全技術、數據庫系統安全技術、電子商務安全技術及應用等內容。
本書提供配套的電子教案,并配有輔助教材《網絡安全技術及應用實踐教程》,內容包括學習指導、實驗教學、練習測試和課程設計等。
本書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類、信息類、電子商務類和管理類專業的信息安全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培訓及參考用書,還可作為高職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選修教材。
網絡安全技術及應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 網絡安全概論
1.1 網絡安全概述
1.1.1 網絡安全的概念及技術特征
1.1.2 網絡安全的研究目標及內容
1.1.3 網絡安全的威脅
1.2 網絡安全風險分析
1.2.1 網絡系統安全分析
1.2.2 操作系統安全分析
1.2.3 數據庫的安全問題
1.2.4 防火墻的局限性
1.2.5 管理及其他問題
1.3 網絡安全模型及保障體系
1.3.1 網絡安全模型
1.3.2 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1.3.3 網絡安全關鍵技術
1.3.4 國內外網絡安全技術對比
1.4 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
1.4.1 國外的法律法規
1.4.2 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
1.5 安全技術評估標準
1.5.1 國外網絡安全評估標準
1.5.2 國內安全評估通用準則
1.6 小結
1.7 練習與實踐
第2章 網絡安全技術基礎
2.1 網絡協議安全概述
2.1.1 網絡協議安全分析
2.1.2 網絡安全層次結構及安全協議
2.2 網絡安全體系結構
2.2.1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2.2.2 Internet網絡體系層次結構
2.2.3 網絡安全層次特征體系
2.2.4 IPv6的安全性
2.3 安全服務與安全機制
2.3.1 安全服務的基本類型
2.3.2 支持安全服務的基本機制
2.3.3 安全服務和安全機制的關系
2.3.4 安全服務與網絡層次的關系
2.4 虛擬專用網(VPN)技術
2.4.1 VPN的組成及特點
2.4.2 VPN的主要安全技術
2.4.3 IPSec概述
2.4.4 VPN技術的實際應用
2.5 無線局域網安全
2.5.1 無線網絡安全概述
2.5.2 無線VPN安全解決方案
2.5.3 無線網絡安全技術應用
2.6 常用的網絡命令
2.6.1 ping命令
2.6.2 ipconfig命令
2.6.3 netstat命令
2.6.4 net命令
2.6.5 at命令
2.7 小結
2.8 練習與實踐
第3章 網絡安全管理技術
3.1 網絡安全管理概述
3.1.1 安全管理的概念和內容
3.1.2 安全管理的步驟及功能
3.1.3 安全管理防護體系
3.1.4 網絡信息安全政策體系
3.2 網絡安全管理技術概述
3.2.1 網絡安全管理技術及結構模型
3.2.2 網絡管理協議
3.2.3 網絡安全策略及主機網絡防護
3.2.4 網絡安全管理解決方案
3.3 實體安全防護技術
3.3.1 實體安全概述
3.3.2 主機環境安全要求
3.3.3 設備安全管理
3.3.4 其他防護措施
3.4 小結
3.5 練習與實踐
第4章 黑客攻防與入侵檢測
第5章 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
第6章 密碼與加密技術
第7章 數據庫系統安全技術
第8章 病毒及惡意軟件的防護
第9章 防火墻應用技術
第10章 操作系統與站點安全
第11章 電子商務安全
第12章 網絡安全解決方案
附錄
參考文獻
網絡安全技術及應用 節選
第1章 網絡安全概論
1.2 網絡安全風險分析
信息網絡安全的脆弱性是體制性、多層次、多范疇的,從而導致了網絡安全機制和功能的復雜性。為了確保網絡系統的運行安全,必須對系統進行風險分析。
使用TCP/IP協議的網絡所提供的電子郵件、聊天對話、遠程登錄、文件傳輸等網絡服務都包含許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著許多漏洞和隱患:同時,計算機網絡的普及與廣泛應用致使信息資源共享擴大了眾多的新領域,網絡信息被暴露的機會大大增多。Internet就是一個不設防的開放大系統。另外,數據處理的可訪問性和資源共享的目的性之間是一對矛盾,這些都給網絡安全帶來了威脅和隱患。
在計算機網絡產生時就一直伴隨著網絡安全的脆弱性,這是計算機網絡與生俱來的致命弱點。在信息化網絡建設中,網絡特性決定了不可能無條件、無限制地提高其安全性能。要使網絡快捷方便,又要保證安全,往往成為“兩難選擇”。任何一個計算機網絡都不是絕對安全的。
1.2.1 網絡系統安全分析
1.網絡系統特征安全分析
互聯網*初僅限于科研和學術組織,其技術基礎并不安全。現代的互聯網已經成為面向全球所有國家開放的網絡,任何團體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便捷地傳送和獲取各種信息資源,具有開放性、國際性和自由性的特征,也對網絡安全提出了挑戰。
網絡不安全性因素的主要因由及表現有以下6個方面。
(1)網絡的共享性
計算機網絡資源共享是建立各種網絡的*基本目的之一,同時也為系統安全帶來了隱患,也為攻擊者利用共享資源進行破壞活動提供了一定的可乘之機。計算機網絡資源共享和網絡快速發展與更新,使得網絡信息安全法律、管理、運行及技術保障等各個方面很難及時有效地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