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美學(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704023204
- 條形碼:9787040232042 ; 978-7-04-023204-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學(第二版) 本書特色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
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本科(專科起點)教材
公共課教材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師職業道德(新編版)
現代教育理論(第2版)
漢語言文學專業教材
先秦兩漢散文專題
先秦兩漢散文專題作品選
唐詩宋詞專題
唐詩宋詞專題作品選
中國古代小說專題(第2版)
中國古代戲曲專題(第2版)
中國古代散文專題
中國現代文學專題(新編版)
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選讀
新時期文學(第2版)
新時期文學作品選讀
少年兒童文學
影視藝術概論
影視文學
20世紀西方文學(第2版)
20世紀西方文學作品選(第2版)
現代漢語語法修辭(第2版)
語言學概論(第2版)
訓詁學
美學(第2版)
中國古代文論讀本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第2版)
西方文論(第2版)
西方文論選(第2版)
中學語文教學研究
美學(第二版) 節選
章
社 會 美
社會美是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社會事物、社會現象的美。它指的是那些
包含著社會發展本質規律、體現人的理想愿望、給人以精神愉悅的社會生活現
象。社會美來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它集中反映出一定時期人類的審美意識與
其他社會意識形式之間的復雜關系,因此它既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又是社會實踐
的直接表現。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
*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人的認識,主要地依賴于物質
的生產活動,逐漸地了解自然的現象、自然的性質、自然的規律性、人和自然的關
系;而且經過生產活動,也在各種不同程度上逐漸地認識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
關系。”①毛澤東在這里強調了勞動,特別是物質生產勞動的作用,這是十分深刻
的,因為人類通過生產勞動,向自然索取物質生活資料;在此過程中,人的本質力
量——自由自覺地創造活動及其才能、智慧、品格、意識、情感等,*直接、*集中
地表現出來,社會美也就自然地集中表現在這一過程中。
**節 人類審美意識的發展與社會美
“美”是隨著“人”的出現而出現的歷史范疇。在人類產生以前,自然界無所
謂美;在人類出現之后,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也無法欣賞人類所創造的美。馬克
思、恩格斯等早已論述過,美的創造和美的欣賞都是人類所特有的,是社會現象。
從這一意義上講,能否創造美和欣賞美,也是區分人與動物的標志之一。然而事
情并非如此簡單,問題在于,人本身就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人類的這種超
生物的精神享受又必然是從動物性的快感中逐漸脫胎而來的。過去,我們一般
只是強調二者之間的差別,而往往忽視了它們之間的聯系,從而把人與動物、人
類的歷史與自然的歷史決然地割裂開來,這其實并不符合辯證法關于普遍聯系
的思維方式。事實上,正像人不同于動物卻又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一樣,人類的
歷史不同于自然的歷史卻又是從自然的歷史發展而來的。說到底,人類進化的
起點恰恰是自然進化的終點。用這種觀點來分析問題,我們一方面必須分清人
類的美感與動物性快感之間所存在的原則性差異,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類的美
感恰恰是從動物性快感中演變、發展、升華的歷史結果。
動物性快感與個體和族類的生存欲望密切相關,前者表現為“食”,后者表現
為“性”。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食”的欲望,人的個體生命就無法延續;如果沒有
“性”的欲望,人的群體生命就無法繁衍。從目的論角度上講,大自然要想使人類
生存與繁衍下去,就必須賦予其“食”與“性”快感;從進化論的角度上講,那些并
不具備這些快感的動物或許曾經存在過,但恰恰是因為沒有“食”與“性”的欲望
而自行滅絕了。在原始的人類那里,*初的食、性活動還只是為了滿足遺傳學意
義上的生物本能,然而隨著勞動生產和社會實踐的出現,這些動物性本能漸漸演
化為精神性享受:食不僅僅是為了果腹,而且是一種美味;性不僅僅是為了交配,
而且是一種愛情。當然了,這種由動物性快感到人類美感的演進過程是漫長的、
曲折的,難以量化分析的,然而我們仍然可以從一種宏觀的尺度上加以把握,這
是把握社會美所需要注意的。
一、以往的美學家與美學理論是怎樣討論社會美的
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以往的美學家與美學理論乃至社會學理論是不討
論社會美的。如“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認為,早在動物進化成人以前,就已經
具備了對美的愛好與欣賞能力。而且這種愛好*為集中地表現為擇偶時的“選
美,,活動中,即能領略異性的色相之美。“當我們看到一只雄鳥在雌鳥面前展示
它的色相俱美的羽毛而唯恐有所遺漏的時候,而同時,在不具備這些色相的其他
鳥類便不進行這一類表演,我們實在無法懷疑,這一種的雌鳥是對雄鳥的美好有
所心領神會的……如果雌鳥全無鑒賞能力,無從領悟雄鳥的美色、盛裝、清音、雅
曲,則后者在展示或演奏中所花費的實際勞動與情緒上的緊張豈不成為無的放
矢,盡付東流?而這是無論如何難于承認的。”①在這里,達爾文顯然是將動物性
的快感與人類的美感混為一談了。動物只是按照遺傳基因所決定的行為模式對
某種聲、光、色、相做出積極或消極的生理反應,而不可能具有超出這一范圍的精
神愉悅。用馬克思的話來說,“一個物種的全部特性就在于物種的生活活動方
式,而人的物種的特性就在于他的生活是自由的、有意識的。”雌鳥只能“欣賞”雄
鳥的羽毛,但卻無法欣賞野獸的皮毛,這與人類的審美活動顯然有著完全不同的
性質。因此,達爾文的觀點便十分自然地受到了許多美學工作者的反對。問題
在于,我們能否在批判達爾文的同時在其所列舉的事例中獲得某種有益的啟示
呢?也就是說,我們能否在明確動物性快感不同于人類美感的同時又發現動物
間的兩性吸引潛藏著某種類似于審美的形式要素呢?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西
方*早的藝術作品是雕塑,它們的出現甚至比壁畫還要早。而被絕大多數學者
推測為*早的雕塑作品,是法國洛塞爾出土的“持角杯的少女”,又稱“洛塞爾的
維納斯”,它是雕刻在一塊石板上的少女浮雕。除此之外,歐洲的許多地方也都
出土了一些女性裸像。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就是對身體性特征的過分夸張,其
中以奧地利出土的“溫林多府的維納斯”*為著名。它高約4英時,由石灰石雕
刻而成,其面部不顯,四肢萎縮,而夸大其乳、腹、臀、陰等與生殖有關的部分;與
此同時,頭發則被雕刻成精細的波浪紋,據推測可能是當時時興婦女的時髦發
式。對于這些*早的藝術品,我們很難弄清楚當時作者的創作動機主要是出于
性的考慮還是美的需求:如果說那碩大的乳房容易使我們接受前一種答案,那么
其精致的發型則容易使我們得出后一種結論。無論如何,這是一種過渡形態,即
由動物性快感向人類美感演進的中介點。由此往前,我們只能看到達爾文所發
現的伴隨著動物快感的形式愉悅;由此往后,我們則可以看到藝術家所創造的清
除了肉體需求的精神產品。當我們走進羅浮宮,面對著那純潔無瑕、靜穆典雅的
“米洛斯的維納斯”的時候,我們是否會考慮到,她的前身竟是那豐乳肥臀、富于
性感的“溫林多府的維納斯”呢?
“維納斯”是古羅馬人對女愛神的叫法,相當于古希臘的“阿佛洛狄忒”。
關于她的出身有兩種傳說:一說*初天神為兒子所殺,尸首被砍碎而投入海
中,海里便泛起一片白浪,變成了阿佛洛狄忒;另一說是荷馬史詩所采用的,認
為她是天神宙斯和他的親生女兒狄俄涅配合所生的。根據這兩種傳說,有人
認為愛神也分凡俗的與高尚的兩種:“凡俗女愛神引起的愛情確實也是人世
的,凡俗的,不分皂白地實現它的目的。這種愛情只限于下等人。它的對象可
以是年輕人,也可以是女人;它所眷戀的是肉體而不是心靈;*后,它只選擇*
愚蠢的對象,因為它只貪求達到目的,不管達到目的的方式美丑。”①反之,“為
了品德而去眷戀一個情人,總是一件很美的事。這種愛情是天上阿佛洛狄忒所
感發的,本身也就是屬于天上的,對于國家和個人都非常可寶貴,因為它在情人
和愛人的心里激起砥礪品德的熱情。此外一切愛情都起于人世阿佛洛狄忒,都
是凡俗的。’’②由此可見,所謂“凡俗女愛神”和“高尚女愛神”、“人世阿佛洛狄忒”
和“天上阿佛洛狄忒”,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性愛方式:一種是動物性的、肉體
的吸引,一種是人性的、精神戀愛。前者是動物性的快感,后者是人類的美感。盡
管二者根植于同一種原始的生存本能,但其所達到的歷史水準、所具備的社會內容
卻是完全不同的。
美學(第二版) 作者簡介
p> 王杰(1957— ),江蘇無錫人,生于湖北
省武漢市。1991年7月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
獲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552005年任教于廣西
師范大學中文系,先后任中文系主任、廣西師
范大學副校長等。現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
院副院長,南京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馬克
思主義美學研究》(年刊)主編。兼任山東大學
文藝美學研究基地兼職教授、中華美學學會副
會長、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藝術
人類學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出版《審美幻象研究——現代美學導
論》、《馬克思主義與現代美學問題》、《審美
幻象與審美人類學》,合作出版《藝術與審美
的當代形態》,主編《現代美學原理》、《美
學》、《尋找母親的儀式》、《神圣而樸素的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