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國家圖書館章鈺藏拓題跋集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339617
- 條形碼:9787501339617 ; 978-7-5013-3961-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圖書館章鈺藏拓題跋集錄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
★ 章鈺,近代藏書家,校勘學家,精研古籍,長于金石目錄及乙部掌故之學,還是蘇州開辦小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專藏在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金石拓片組藏品中數(shù)量*多
★ 本書收錄的藏品共計2114種,其中章鈺藏品2104種(拓片2102種,影印墨跡一種,雙勾一種),非章鈺的藏品10種(其中四種為有章氏題跋的,六種為章氏撰寫碑文的)
★ 適合文史研究者、碑帖收藏者、書法愛好者閱讀
國家圖書館建館初期,兩位著名金石拓本收藏家曾供職于此,他們是曾任館長的梁啟超和兼任京師圖書館編修的章鈺。二位先生均以收藏拓本宏富、孜訂嚴謹、題跋眾多而著稱。梁啟超藏拓目錄及題跋已于一九九五年由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為紀念章鈺先生誕辰143周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特將其藏拓及題跋整理出版,匯為《國家圖書館章鈺藏拓題跋集錄》。
國家圖書館藏章鈺舊藏金石拓本數(shù)量頗巨,共計2104種,2495件。本書收錄的藏品共計2114種。其中章鈺藏品2104種(其中拓片2102種,影印墨跡一種,雙勾一種);非章鈺的藏品10種(其中四種為有章氏題跋的,六種為章氏撰寫碑文的)。章鈺藏拓具有年代跨度長、種類齊全、拓本較好、裝裱統(tǒng)一、題跋多、鈐印多等特點。章鈺豐富的藏拓、為數(shù)眾多的其撰寫的碑文和題跋,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文獻和攷訂拓本的資料,還為我們留下了可供欣賞的書法藝術作品,是碑帖收藏者和書法愛好者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
國家圖書館章鈺藏拓題跋集錄 內容簡介
章鈺先生以收藏拓片宏富、考訂嚴謹、題跋眾多而著稱。章鈺專藏在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金石拓片組藏品中數(shù)量是*多的,共計1876種2223張,且大多是整幅拓片,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章鈺藏拓具有年代跨度長、種類齊全、拓本較好、裝裱統(tǒng)一、題跋多、鈐印多等特點。 為紀念章鈺先生誕辰143周年,特將其藏拓及題跋整理出版。此次收錄的藏品共計2114種,其中非章鈺的藏品10種。將藏拓中的題跋集錄出來,精要標注題名、年度、館藏號、題跋,內容涉及拓本真?zhèn)巍姹緝?yōu)劣、拓片來源、評論書法文章等。本書將章鈺藏拓片中豐富的文獻和考訂盡呈眼前,是文獻及版本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備查資料,有時碑帖鑒賞的**寶典。適合文史研究者、碑帖收藏者和書法愛好者閱讀。本書還選錄了194幅章氏題跋作品,供讀者欣賞章氏的書法藝術魅力。
國家圖書館章鈺藏拓題跋集錄 目錄
附一:非章釭藏品張氏題跋
附二:非章釭藏品張氏撰文
章釭拓本題跋圖版
圖一.一.井人女鐘跋
圖一.二.井人女鐘跋
圖二.頌簋跋
圖三.泰山銘;瑯邪銘跋
圖四.符勺等器拓本跋
圖五.盧口口墓記跋
圖六.孟津徒磚志;甲骨集拓跋
圖七.孔宙墓碑跋
圖八武氏祠畫像跋
圖九.熹平石經殘字跋
圖一○.一.建安殘石;武梁祠畫像題字跋
圖一○.二.建安殘石;武梁祠畫像題字跋
圖一一漢畫像跋
圖一二.張飛破張合銘跋
圖一三 一金化布范跋
圖一四.一.玄妙觀三清殿露臺畫像跋
圖一四.二.玄妙觀三清殿露臺畫像跋
圖一四.三.玄妙觀三清殿露臺畫像跋
圖一四.四.玄妙觀三清殿露臺畫像跋
圖一五.魯政妻許氏墓志跋
圖一六. 呂猛妻馬氏墓記跋
圖一七.天發(fā)神懺碑跋
圖一八.左棻墓志跋
圖一九.蘭亭序集拓跋
……
國家圖書館章鈺藏拓題跋集錄 節(jié)選
國家圖書館章鈺藏拓題跋集錄 作者簡介
冀亞平,河北省順平縣人,1952年9月出生。1975年7月到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金石組工作,2012年退休,長期從事金石拓片的采編及整理研究工作,曾任善本部主任助理、金石組組長、研究館員。主編及參與編輯的主要著作有《北京圖書館藏畫像拓本匯編》(1993年)、《梁啟超題跋墨跡書法集》(1995年)、《中文拓片編目規(guī)則》(2002年)、《國家圖書館章鈺藏拓題跋集錄》(2008年)等。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