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圣骨傳奇 內容簡介
在耶路撒冷宗教圣地圣殿山,一群身份不明的雇傭兵搶走了一件埋在山中的古代石匣。十多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被殺;巴勒斯坦人群情激憤。眼看巴以沖突一觸即發,巴以上方高層必須通力合作,盡快將此事件調查得水落石出!
與此同時,美國女遺傳學家夏洛特和意大利人類學家喬萬尼收到天主教會的緊急密召,來到梵蒂岡,受命檢測這件神秘的石匣——這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驚人的歷史發現:里面放著一具兩千年左右的人骨,上面分明有耶穌受難的痕跡……
圣骨傳奇 節選
塞浦路斯,利馬索
一二九二年四月
站在科隆希堡的方塔上,隔著東首的胸墻,雅克•德•莫萊極目遠眺,視線掃過地中海的遼闊水域。暖風徐徐吹來,拂動他的白色斗篷以及那副濃密的褐色胡須。他有頎長的鼻子、銳利的灰色眼睛、堅定的眉毛、刀削斧鑿般的顴骨,對于一名年近半百的騎士來說,從這副帝王般的容貌中流露出的青年氣質是很令人驚奇的。他的頭發修剪得很短,也很厚實,灰白色的斑斑點點密布其間。
盡管身處此地的他決不可能真的望見圣地的海岸,但他還是發誓說,可以聞到從那里的香桉樹上散發出的陣陣清香。
距離艾可港的淪陷已近一年。這個港口原是十字軍在耶路撒冷王國東部的*后一個重要據點,現已落入埃及馬穆魯克騎兵之手。那場血腥的攻城戰持續了六個禮拜,直到當時的騎士團圣殿騎士團,基督教在中世紀為扶助十字軍運動而開始建立的一系列帶有軍事性質的宗教組織。總團長紀堯姆•德•博讓扔下手中的長劍。他撤離了城墻,卻陷入了手下人的責難。德•博讓的回答是:“我沒有逃跑。我已經死了。”他舉起他那沾滿血跡的手臂,把深深扎在肋下的箭頭展露在眾人面前。然后他就倒下了,再也沒有起來。
現在,德•莫萊心中的疑惑是:德•博讓的死是否正預示了騎士團本身的命運?
“先生,”一個法國口音叫道。
他轉過身,面朝站在臺階旁的那名年輕的記錄員。“什么事?”
“他準備好和您說話了。”記錄員說。
德•莫萊點了點頭,跟著那個年輕人往下面的城堡里走去。當他沿石階下行的時候,穿在他斗篷下的那襲護身鎖子甲發出叮叮當當的碎響。他被領進一間拱頂的石室,形容枯槁的新任總團長蒂巴德•德•高迪恩正躺在屋子正中的床上。從污濁的空氣里可以聞出對他的治療的怠慢。
德•莫萊努力不去留意德•高迪恩那雙瘦骨嶙峋、布滿開裂的創口的手。他的臉也同樣很恐怖——死樣的蒼白,一對發黃的眼珠從凹陷的眼眶里突出來。“你感覺怎么樣?”言辭間的懇切聽來卻似勉強。
“和我的樣子一樣。”他兩眼直直地盯住德•莫萊斗篷上裝飾的那個血紅色爪狀十字架這是紅十字圣殿騎士團的標志。,就在他的心口上方。
“要我來做什么?”盡管總團長現在身陷如此不幸的境地,但過去的他卻正是德•莫萊的**個、也是*主要的對手。
“因為我們要談談在我死后即將發生的事。”德高迪恩的聲音很刺耳,“有些事你得知道。”
“我只知道,你拒絕召集一支新的軍隊去收回我們失去的東西。”德•莫萊帶著挑釁的口吻回答道。
“又來了,雅克。還要再吵嗎?教皇已經死了,再組建十字軍的可能也已隨他而去。即便是你也會承認,離開羅馬的支持,我們根本沒有生還的機會。”
“我不會心甘的。”
教皇尼古拉四世1288—1292年在位。是天主教會中的**位方濟會教皇,同時也是圣殿騎士背后的積極推動者,他曾嘗試為另一次十字軍東征尋求支持,卻終于徒勞無功。他召開宗教會議,試圖借此而將圣殿騎士們團結在圣約翰騎士團的周圍。他曾募集到裝備二十艘戰艦的資金,甚至還把使者派到遠至中國的地方,只為培植軍事上的同盟。不久前,這位六十四歲的教皇突然因自然原因猝死在羅馬。
“羅馬城里有許多人認為尼古拉的死并非意外。”德•高迪恩帶著陰謀的口吻說。
德•莫萊的臉繃緊了。“什么?”
“教皇對于教會的熱誠是無可否認的,”他繼續說道,“但他樹敵太多,尤其是在法國。”總團長舉起了一只顫抖的手。“正如你所知,腓力國王曾在他的戰爭中投入大量財力。他為了吞沒猶太人的財產而逮捕他們,又對法國的神職人員征百分之五十的稅收。對于這些事情,教皇尼古拉都提出過抗議的。”
“你當然不是在說是腓力殺了他吧?”
總團長用袖子捂住嘴,咳嗽了一陣。等他把袖子挪開,上面已經沾染上了斑斑血痕。“我只知道腓力的野心是要控制羅馬。現在教會面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所以耶路撒冷就不得不再等等。”
有好一會兒,德•莫萊都保持著沉默。這時他把視線轉回到德•高迪恩身上。“在所羅門的神殿下埋藏著什么,你是知道的。你怎么能不在意這件東西?”
“我們都只是人,雅克。藏在那里的東西,只有上帝在親自保護著。你要是以為我們對此能夠改變的話,那么你就太傻了。”
“你憑什么這么肯定?”
德•高迪恩擠出一絲干笑。“還需要我提醒你嗎?早在我們到達耶路撒冷前幾個世紀,就已經有許多人曾為保護這個秘密而戰斗過了。在這個世代延續的過程里,我們都只是些小角色而已,但我也可以肯定地說,我們決不會是其中*后的幾個。”他頓了一下,“我知道你的想法。你的意志很堅定。下面的人也都服從你。等我死后,你無疑會走你的路的。”
“難道那不正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嗎?難道那不正是我們向上帝起誓的原因嗎?”
“也許是吧。但也有可能,那個這么多年來一直被我們隱藏的秘密本該公之于眾的。”
德•莫萊湊近了總團長那張枯瘦的臉。“公之于眾?那會毀掉我們所知道的一切!”
“在那兒,將有一些更好的東西浮現出來。”德•高迪恩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低成了絮絮的耳語,“信仰吧,我的朋友。放下你的劍吧。”
“決不。”
薩爾瓦托•孔特從不過問客戶的意圖。他曾完成過許多任務,豐富的經驗早已教會他如何保持冷靜專注。然而今夜的情況卻很不同。今夜的他感到了一絲不安。
這條古老的街道上有八個人在走。他們全身黑衣,每人手端一把海克勒•寇奇公司制造的XM8輕型卡賓槍,每把槍都配備容納一百發子彈的彈夾和榴彈發射器。每個人都腳蹬軟靴,他們一面腳步輕巧地沿著鵝卵石路面前行,一面用紅外線夜視眼鏡探視著各自的周圍。在他們身邊,歷史顯出形跡。
突然,孔特打了一個止步的手勢,緩緩走到前頭。
他明白,在他的行動隊里,隊員們已經心神不寧。耶路撒冷雖然名為“和平之城”,卻是混亂的溫床。這里每一條寂靜的街道都在引領他們走向這城市分裂的中心。
這群人來自幾個歐洲國家。兩天前,他們被召集起來,聚集到猶太區一個僻靜街區內的一套俯瞰巴泰伊馬克哈斯廣場的公寓里。這個住處是以“丹尼爾•馬洛尼”的名義訂下的——這正是孔特眾多化名中的一個。
一到這里,孔特就扮作旅行者的模樣,探察了戒備森嚴的舊城中心那個占地三十五英畝的矩形紀念碑所在的位置,摸清了那周圍的交錯成網、如九曲盤腸的里弄街巷。舊城是一組結構復雜的建筑群,由高達三十二米的護墻和碉堡組成,看起來就好像是一整塊巨石,擱在摩利亞山的陡峭山脊上。毫無爭議,這塊土地是世界上爭奪*激烈的地產,伊斯蘭人稱它為哈蘭艾舍謝里夫,意即“崇高的圣殿”;它還有另一個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圣殿山。
在高聳的西墻下,已不再有建筑的遮掩,于是他把兩個人調到陣前。高墻上的探照燈投下長長的陰影。孔特的手下可以輕易地在黑影中找到藏身之處,不過,既然他們可以,那么對于以色列國防軍的士兵來說,當然也就不成問題。
因為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無休止的爭端,這里已成為世界上戒備*森嚴的地方。不過,孔特也清楚,以色列國防軍里有大量被迫服役的男孩,他們參軍只是完成義務,服務三年,和他那支久經考驗的隊伍比起來,這些小毛孩根本不值一提。
他抬眼朝前望去,眼前的陰影被夜視眼鏡變成一片怪異的綠色。前方還安全,只在五十米外有兩名正在閑逛的士兵。他們配備著M-16步槍,身著標準橄欖綠制服,防彈背心,黑色貝雷帽。兩人都在吸煙,是蒂姆牌清淡型香煙,這是以色列*流行的品牌——可對于孔特來說,卻是*大的一種冒犯。
孔特瞟了一眼他們預先安排好的出口,就在哭墻。那是平臺西墻上一道肅穆的大門。他迅速地估計了形勢,發現要進入圣殿山而不被發覺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用手指順著槍管撥動了一下開關,把手中的XM8調到了單擊模式,架上左肩。他先是借助紅外線找到那個綠色的幽靈狀人影,然后有那搖晃著的明亮煙頭的指引,瞄準了頭部。盡管XM8的鈦制彈頭完全有能力射穿那名士兵身上的凱爾拉夫防彈衣,但是對于孔特來說,射擊身體實在沒什么意思——不過是更容易擊中罷了。
要一槍一個。
他那根放在扳機上的手指輕柔地收緊。開火。
一聲壓低悶的槍響和輕微的后坐力之后,他看見目標膝頭一軟,頹然倒地。
瞄準器對準下一個人。
還沒等另一個以色列國防軍士兵明白過來,孔特就再度扣響了扳機,子彈射中了那人的臉,穿過腦子。
孔特看著那人倒下,不動了。一片安靜。
所謂“防衛”,其真實含義總是讓他一再感到驚詫:為了讓人們感覺安全,它所提供的可不止一個詞而已。在他自己的國家,盡管軍事力量是弱得可憐的,但他卻兀自生出了這樣一種感覺:他本人就等同于那股力量。
他再次做出一個果斷突然的手勢,指引手下走上通往哭墻的那條上坡走道。他瞥了瞥左邊,西墻廣場正斜靠在由高堤的基座構成的臂彎中。昨天在這里的見聞對他觸動很大,那些正統猶太人——他們用簾布把男人和女人分開——聚集在這里,痛悼那座在他們看來曾一度榮耀過這片圣地的古老圣殿。在他右邊是一條狹小的山谷,地面被挖鑿得千瘡百孔,一片破敗——這是耶路撒冷*古老的一片廢墟。
一道堅實的鐵門阻住了通往平臺的路。雖然插銷死死地扣著,但這把鎖還是只撐持了不到十五分鐘。孔特的手下魚貫穿過入口的通道,然后在后面空曠的露臺上散列開來。
鄰接圣殿山南墻的是一座厚重堅實的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從阿克薩清真寺旁潛行而過,孔特把目光轉向空地中央,那里的柏樹高峻挺拔,枝條掩映下的另一座規模更大的清真寺佇立在高高的平臺之上。夜空下,鍍金的圓頂耀出一輪光暈,仿佛天使頭上的光環。那里就是金頂清真寺——伊斯蘭教在圣地的權力象征。
……
圣骨傳奇 作者簡介
邁克爾·伯恩斯(Michael Byrnes),先后畢業于美國新澤西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和路特格斯大學商學院,現為一家保險經紀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圣骨傳奇》是他的第一部小說。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