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物明清史-(彩色圖文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64568
- 條形碼:9787101064568 ; 978-7-101-06456-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物明清史-(彩色圖文本)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都是在博物館工作的專家,有著比較豐富的文物展覽王作經驗。所以,我相信讀者讀這部書,會有走進一座恢宏的歷史博物館的感覺。精心選擇的、優美的典型文物圖像, 附以簡練的文字介紹,使讀者既可以了解歷史,又可以領悟與欣賞文物,增加許多文物知識。這應該是本書*突出的特點。當然,據我所知,類似的著作在中國內地、香港以及日本都出版過,體例并非本書首創,但是由于本書作者們均具有博物館專家、學者身份,故而本書在文物選擇之得當與詮釋之準確方面,應該是同類書很難達到的。
本書雖不屬于學術專著, 但是,從將文物、考古資料與歷史文獻結合,通過文物去研究、闡釋歷史方面看,本書顯然具有較強的學術性。我認為,以文獻研究為主的歷史學只能稱為狹義的歷史學,如何將其更好地與考古學相結合,使二者真正成為歷史科學研究的雙翼,這個問題雖已開始受到歷史與考古學界的重視,兩種學科的交流、融合也不斷產生著新的成果;但是目前大學歷史學科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似仍未能充分重視從文獻史學與考古學兩 個方面全方位地培養學生,從這個角度看,本書對于促進歷史學科教學的發展,特別是進一步合理化、科學化是有裨益的。
文物明清史-(彩色圖文本) 目錄
**節 明初中央集權的加強
第二節 “靖難之役”與遷都北京
第二章 鞏固邊疆
**節 奴兒干都司與永寧寺碑
第二節 烏思藏和朵甘
第三節 從土司制度到“改土歸流”
第四節 瓦剌三王和俺答封貢
第三章 安養生息
**節 農業生產的恢復
第二節 手工業的發展
第三節 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
第四章 經世致用
**節 徐光啟與利瑪竇
第二節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第三節 奇人奇書
第四節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第五章 大家輩出
**節 王守仁和王艮
第二節 “異端之尤”—李贄
第三節 湯顯祖和《牡丹亭》
第四節 “四大奇書”和“三言二拍”
第五節 “獨抒性靈”
第六節 “吳門四大家”及其他
第七節 解縉與《永樂大典》
第六章 四方賓服
**節 鄭和下西洋
第二節 對日、對朝關系
第三節 初遇西洋強盜
第七章 大明末日
**節 “土木堡之變”和正統之后的政局
第二節 張居正施政
第三節 “國本之爭”與天啟黨爭
第四節 明末農民起義
第八章 清朝建立
**節 滿族源流
第二節 肇建基業
第三節 定鼎北京
第九章 安疆平亂
**節 剿定三藩
第二節 收復臺灣
第三節 雅克薩戰爭和中俄《尼布楚條約》
第四節 平叛西北
第五節 對西藏的管轄
第六節 多民族之邦
第十章 盛世滋生
**節 農業
第二節 治河
第三節 手工業
第四節 城市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
第五節 對外貿易
第十一章 科學文化
**節 清初啟蒙思想家
第二節 編修類書、叢書
第三節 考據學與史學
第四節 文學和戲曲
第五節 科學技術
第六節 各派書畫與手工藝品
第七節 建筑藝術
第十二章 列強入侵
**節 鴉片戰爭
第二節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三節 中法戰爭
第四節 甲午中日戰爭
第五節 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第六節 列強對中國的瓜分
第十三章 憂患中的中國
**節 太平天國起義
第二節 求強求富—官僚買辦辦洋務
第三節 戊戌維新
第四節 清政府的新政與立憲
第五節 晚清經濟文化的新潮流
第十四章 辛亥革命 帝制終結
**節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
第二節 武昌起義
第三節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清政府統治結束
參考書目
后記
文物明清史-(彩色圖文本) 節選
**章 重歸一統
元末紅巾起義之后,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經過一段時間的兼并,*后形成了朱元璋、陳友諒、陳友定、張士誠、明玉珍等幾股勢力。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不久后消滅了殘存的地方勢力,統一了全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對中央和地方政權機構進行全面改革,廢除中書省,取消丞相制,軍隊按衛所編制,中央設立五軍都督府,皇帝集軍政大權于一身,設立錦衣衛這樣的特務組織,乃至羅織罪名,把開國元勛鏟除殆盡,使君主專制統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逐走建文帝朱允炆,奪得皇位。
為了更牢固地控制政權,朱棣決定把都城遷到自己勢力范圍的中心北京,并在北京大肆營造皇城。皇城一一紫禁城在建成之后的五百年時間里,成為明清兩朝的都城,也給后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上有許多朝代,**代皇帝都是依靠血腥和強力來開創基業、鞏固政權,到了第二代則開始走向仁治,政治上的血腥味淡化或消失了,百姓開始安居樂業,生產力得到恢復和發展。但明代的初創期則遠不止一代,朱元璋去世后,第二代皇帝建文帝倒是個仁厚之君,但緊接而來的“靖難之役”以及明成祖無休止的南征北戰,又把明朝引向了戰亂的境地。一直到明成祖去世以后的仁宣時期,明朝才顯現出仁治的氣象,人稱“仁宣之治”。因此,可以說,從朱元璋稱帝到明成祖去世的五十多年時間,都是明朝的初創斯。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