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黑白.表現素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623475
- 條形碼:9787538623475 ; 978-7-5386-2347-5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黑白.表現素描 本書特色
他說:“我想看到這條路的盡頭是什么樣的。”就上了路。靜遠觸到了那條紅線,他所在的位置跟“遠方的風景”的距離,已經近過跟起跑線的距離了,于是,他自己也就成為我的一道“遠方的風景”。與他并肩站在畫室里蓬勃林立的綠植面前,我仍舊是我,靜遠卻通過他的素描,體會花的生命,進入花的靈魂……
黑白.表現素描 內容簡介
靜遠**次向我展示自己移動硬盤里的素描植物的時候,大約是在四年前。那些作品帶給我的震撼是至今難忘的。我們1993年在吉林藝術學院相識,自此一見如故,成為多年的同學和好友,在專業上的深入交談多得數也數不清。我了解靜遠的風格和特點,也了解他畫面中令我感覺不足之處,不過這批作品完全取悅了我對素描的要求:確切、精準、敏感 同時保持了他大氣磅礴、恣意揮灑的強勢風格。
我們對視著,不必說,我們倆知道,他成功了。這是一種基于專業的深深理解和共鳴,我送上我熱烈的祝賀。我甚至產生一種令我驚恐的感覺,這是我此前看任何人,包括任何大師的作品時都沒有產生過的。這些畫完全符合我對素描的理想,并且具有令我望塵莫及的體力上的優勢,那么,留給我自己的還剩下什么呢?
作為同道,我們總是懷著矛盾的心情看待“別人的作品”的.一方面,我們看到一幅心目中的好作品擺在眼前時,是興奮和激動的;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找到這些作品中所沒能表達出的“我的需要”。這是我們能夠跟“他人”保持距離,繼續工作的立足點,甚至是我們存在的理由。看到靜遠的這批素描,我經歷了從未有過的“存在危機”,很長時間里覺得自己將無事可做。
我對意識形態是關心甚至熱衷的,但是我不喜歡,至少是不敬佩用線條和色彩講故事,不喜歡任何其他學科因素介入畫面,弱化對造型的表現,我追求在畫面上進行“純粹的造型語言的修煉和升華”,這可能是學院訓練帶來的一種近乎自虐的對難度的要求,一種不斷自我挑戰的
需要。擺在學院出身的藝術家遠方的,似乎總有一道看不見卻明知它存在的紅線,一個必須看上去令凡人難以企及的標準,而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到達它,沖擊紀錄,實現“更高、更快、更強”也即“更卓越”的目標。我不知道這究竟是優點還是局限,如果它是局限,那么,我跟靜遠同時具有,再沒有什么能夠像這件事那樣令彼此共鳴的了。現在,我眼前的電腦屏幕告訴我,靜遠做到了,他已經破繭而出。
的確,是靜遠,而不是任何別人捧出這樣的成果。于我看來是必然的。在我的朋友中,再沒有比靜遠更加固執、不妥協、不自我原諒的了。在這個造型語言研究被畢加索一代及之后有限幾位繪畫能手推向極限,漸漸令絕大多數專業畫家另尋突破的時代,仍舊執迷不悟地選擇了這條*艱辛的道路,這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強大的信心支撐。正如人類從直立的那天起就開始用雙足奔跑,可是直到現在百米跑仍舊是世界田徑比賽*令人敬畏的項目。在這一基本比賽項目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挑戰人類體能極限之后,每個仍舊選擇了奔跑為終身事業的運動員,都能夠理解靜遠的野心與這種選擇所帶有的一絲壯士出征般的百折不回的悲壯。
他說: “我想看到這條路的盡頭是什么樣的。”就上了路。我知道靜遠觸到了那條紅線,他所在的位置跟“遠方的風景”的距離,已經近過跟起跑線的距離了,于是,他自己也就成為我的一道“遠方的風景”。與他并肩站在畫室里蓬勃林立的綠植面前,我仍舊是我,靜遠卻通過他的素描,體會花的生命,進入花的靈魂。我與他的距離,正如我與花的距離一樣。
黑白.表現素描 目錄
序——進入花的靈魂
植物
陶俑
人體
黑白.表現素描 節選
他說:“我想看到這條路的盡頭是什么樣的。”就上了路。靜遠觸到了那條紅線,他所在的位置跟“遠方的風景”的距離,已經近過跟起跑線的距離了,于是,他自己也就成為我的一道“遠方的風景”。與他并肩站在畫室里蓬勃林立的綠植面前,我仍舊是我,靜遠卻通過他的素描,體會花的生命,進入花的靈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