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統計學 版權信息
- ISBN:7811234440
- 條形碼:9787811234442 ; 978-7-81123-444-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統計學 本書特色
本書是“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規劃教材”之一,全書共分12個章節,主要對統計學的基礎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統計數據的收集、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綜合指標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相關與回歸分析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統計學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專門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統計學》教學而編寫的。教材將維持統計理論體系的完整性,描述性統計和推斷統計并舉。同時為適應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需要,教材中補充了有關統計指標分析和不同統計調查組織方式下的數據處理、國民經濟核算等相關內容,對于推斷統
統計學 目錄
第1章 總論 1.1 統計的產生與發展 1.1.1 統計與統計學 1.1.2 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 1.1.3 統計活動過程與統計職能 1.2 統計學的分科 1.2.1 描述統計學和推斷統計學 1.2.2 理論統計學和應用統計學 1.2.3 統計的應用領域 1.3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1.4 統計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課程體系 1.4.1 統計研究對象 1.4.2 統計活動過程和統計分析方法 1.4.3 統計學的課程體系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2章 統計數據的收集 2.1 數據的計量與類型 2.1.1 數據計量的尺度 2.1.2 數據的類型 2.2 數據的收集 2.2.1 數據的直接來源 2.2.2 數據的間接來源 2.3 數據收集的組織方式 2.3.1 統計報表 2.3.2 普查 2.3.3 抽樣調查 2.3.4 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 2.3.5 各種調查方式的綜合應用 2.4 統計數據的收集方法 2.5 調查方案設計 2.5.1 調查方案設計的基本內容 2.5.2 統計調查誤差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3章 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3.1 統計數據整理的意義和程序 3.1.1 統計整理的意義 3.1.2 統計數據整理的程序 3.1.3 統計分組 3.2 品質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3.2.1 定類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3.2.2 定序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3.3 數值型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3.3.1 數據的分組 3.3.2 數值型數據的顯示 3.4 次數分布及其類型 3.5 統計表和統計圖 3.5.1 統計表 3.5.2 統計圖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4章 綜合指標分析 4.1 絕對數指標和相對數指標 4.1.1 絕對數指標 4.1.2 相對數指標 4.2 集中趨勢指標 4.2.1 數值平均數 4.2.2 位置平均數 4.2.3 集中趨勢指標的應用 4.3 離中趨勢指標 4.3.1 全距和異眾比率 4.3.2 平均差和標準差 4.3.3 變異系數 4.4 偏度和峰度的測定 4.4.1 數據分布偏度的測定 4.4.2 數據分布峰度的測定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5章 時間序列分析 5.1 時間序列概述 5.1.1 時間序列的含義及種類 5.1.2 時間序列的編制 5.2 時間序列的指標分析 5.2.1 時間序列的水平指標分析 5.2.2 時間序列的速度指標分析 5.2.3 水平指標與速度指標的結合分析 5.3 時間序列的趨勢分析 5.3.1 影響時間序列趨勢的因素及模型 5.3.2 長期趨勢的測定 5.3.3 季節變動的測定 5.3.4 循環變動和不規則變動的測定 5.3.5 時間序列趨勢分析的應用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6章 指數分析 6.1 統計指數概述 6.1.1 指數的產生和發展 6.1.2 歷史上幾種其他形式的綜合指數 6.1.3 指數的概念和種類 6.1.4 指數分析的作用 6.2 綜合指標指數的編制 6.2.1 綜合指標指數編制的一般原則 6.2.2 數量指標綜合指數 6.2.3 質量指標綜合指數 6.3 平均數指數的編制 6.3.1 平均數指數的編制 6.3.2 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 6.3.3 加權調和平均數指數 6.3.4 固定權數加權平均指數 6.3.5 平均指數與綜合指數在應用上的不同特點 6.4 平均指標指數 6.4.1 平均指標指數的含義 6.4.2 平均指標指數的形式 6.5 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 6.5.1 指數體系 6.5.2 因素分析 6.6 指數數列 6.7 幾種常用的統計指數 6.7.1 商品零售物價指數 6.7.2 工業生產指數 6.7.3 社會進步指數 6.7.4 以計劃產量加權的工業產品成本指數 6.7.5 股票價格指數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7章 參數估計 7.1 參數估計的理論基礎 7.1.1 概率與概率分布 7.1.2 推斷統計中常用的幾種概率分布 7.1.3 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 7.1.4 參數估計的一般方法 7.2 參數估計的一般原理 7.2.1 參數估計的要素 7.2.2 估計值的確定 7.2.3 估計誤差范圍的確定 7.2.4 估計概率保證程度的確定 7.2.5 總體平均數估計和總體成數估計 7.3 抽樣方案設計 7.3.1 抽樣設計的基本原則 7.3.2 簡單隨機抽樣 7.3.3 其他各種抽樣方式 7.3.4 抽樣方案的檢查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8章 假設檢驗 8.1 假設檢驗的一般問題 8.1.1 假設檢驗概述 8.1.2 假設檢驗的基本思路 8.1.3 假設檢驗的兩類錯誤 8.1.4 假設檢驗的步驟 8.2 假設檢驗的方法 8.2.1 假設檢驗的類型 8.2.2 Z檢驗與t檢驗 8.2.3 假設檢驗中的P值 8.2.4 一個總體的假設檢驗 8.2.5 兩個總體的假設檢驗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9章 方差分析 9.1 方差分析概述 9.1.1 方差分析的一般問題 9.1.2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9.2 單因素的方差分析 9.2.1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9.2.2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驟 9.3 雙因素的方差分析 9.3.1 雙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9.3.2 雙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驟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10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 10.1 相關關系分析概述 10.1.1 相關關系的特點 10.1.2 相關關系的種類 10.1.3 相關分析的作用和步驟 10.1.4 相關表和相關圖 10.2 一元線性相關分析 10.2.1 一元線性相關分析的特點 10.2.2 積差法相關系數的計算 10.2.3 一元線性相關系數的應用 10.3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10.3.1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的特點 10.3.2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建立 10.3.3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檢驗 10.3.4 估計標準誤差 10.4 多元線性回歸及一元非線性回歸 10.4.1 多元線性回歸 10.4.2 一元非線性回歸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11章 統計預測方法 11.1 統計預測的一般問題 11.1.1 預測的意義和種類 11.1.2 統計預測的原則 11.1.3 統計預測的步驟 11.2 統計預測模型和預測方法 11.2.1 統計預測模型 11.2.2 統計預測方法 11.2.3 統計預測公式 11.3 樸素模型預測 11.4 長期趨勢預測 11.4.1 直線趨勢預測 11.4.2 非直線趨勢預測 11.5 季節變動預測 11.5.1 季節變動及其測定 11.5.2 季節變動預測 11.6 回歸預測 11.6.1 回歸預測法的概念及種類 11.6.2 回歸預測舉例 11.7 統計預測分析與評價 本章小結 復習題第12章 國民經濟統計簡介 12.1 國民經濟統計的基本內容 12.1.1 國民經濟統計的概念 12.1.2 國民經濟統計的內容 12.2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方法 12.2.1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12.2.2 國民經濟核算的方法 12.3 國民經濟分類 12.3.1 國民經濟統計與國民經濟分類 12.3.2 機構單位與機構部門分類 12.3.3 基層單位與產業部門分類 12.4 國民經濟統計常用指標 12.4.1 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 12.4.2 國民經濟統計常用指標 12.5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基本內容 本章小結 復習題附錄A 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附錄B 常用分布表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