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共青團工作常識300問 版權信息
- ISBN:750068598x
- 條形碼:9787500685982 ; 978-7-5006-859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青團工作常識300問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十六章,主要內容包括:共青團的光輝歷程與性質任務、共青團的組織結構與基本職責、團員隊伍建設、團的干部隊伍建設、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共青團的選舉工作、團的宣傳教育工作等。
共青團工作常識300問 目錄
1.共青團是如何誕生的?
2.共青團歷史上的幾次更名及其意義是什么?
3.共青團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什么樣的貢獻?
4.新中國成立后的共青團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5.改革開放以來共青團工作有哪些新的發展?
6.團十五大以來共青團工作取得了哪些新的進展?
7.共青團有哪些優良的傳統?
8.共青團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有哪些?
9.共青團的性質是什么?
10.怎樣理解共青團作為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必須堅持先進性與群眾性的統一?
11.為什么說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
12.怎樣理解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13.共青團現階段的基本任務是什么?
14.為什么說《團章》是共青團的法規?
15.《團章》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16.團旗的式樣及象征意義是什么?
17.團旗的制作與使用規格是怎樣的?
18.團徽的式樣及象征意義是什么?
19.團徽的佩戴有哪些規定?
20.為什么說團歌是共青團員的心聲?
第二章 共青團的組織結構與基本職責
21.共青團組織的縱向結構包括哪些層級?
22.共青團組織的橫向結構涵蓋哪些領域?
23.共青團縱橫交織的網狀組織結構有哪些功能優勢?
24.團的中央組織設有哪些工作機構?
25.團中央各工作機構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什么?
26.團的地方組織應設立哪些工作部門?
27.共青團組織的根本職責是什么?
28.共青團與黨的特殊政治關系體現在哪些方面?
29.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政治職能體現在哪些方面?
30.共青團與政府關系的連接點在哪里?
31.共青團協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務的職能集中在哪些工作領域?
32.共青團與青年的關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33.共青團作為群團組織怎樣代表維護青年權益?
34.黨對共青團代表維護青年權益有哪些要求?
35.團中央對維權工作有哪些具體要求?
36.近年來共青團維權工作取得了哪些新的進展?
37.當前團組織服務青年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38.共青團與青聯是什么關系?
39.共青團與學聯是什么關系?
40.共青團與少先隊是什么關系?
第三章 團員隊伍建設
41.加人團組織的條件和標準是什么?
42.入團申請書應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43.入團積極分子的培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44.發展團員的工作方針、原則和程序是什么?
45.接收新團員的支部大會怎么開?
46.新團員怎樣舉行入團宣誓?
47.團員享有哪些權利?
48.團員必須履行哪些義務?
49.怎樣理解團員的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
50.團員的團籍是如何管理的?
51.團員檔案管理有哪些規定?
52.如何轉接團的組織關系?
53.團員證有哪些功能?
54.團員證的頒發和日常管理有哪些規定?
55.對團員獎勵有哪些規定?
56.對團員處分有哪些規定?
第四章 團的干部隊伍建設
第五章 團的基層組織建設
第六章 共青團的選舉工作
第七章 團的宣傳教育工作
第八章 團的重大活動
第九章 城市共青團工作
第十章 農村共青團工作
第十一章 學校團的工作
第十二章 共青團的少兒工作
第十三章 共青團的統戰工作
第十四章 團的常用工作方法
第十五章 團的常用公文
第十六章 團的媒體與團屬事業單位
附錄:
1.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
2.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參考文獻
共青團工作常識300問 節選
**章 共青團的光輝歷程與性質任務
1.共青團是如何誕生的?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數愛國的仁人志士為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了不懈的努力。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了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是在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下、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爆發的。它掀開了以社會主義思潮為主導的新思想、新文化的篇章。當時,全國各地所出版的宣傳社會主義傾向的刊物已達數百種之多。社會主義思想在先進青年中的傳播,社會主義對越來越多的青年的吸引,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前身)的創建準備了思想條件,創造了新的文化氛圍。
五四運動促使了青年群體的新的分化和組合,一些進步青年社團有了較大的變化和發展,尤其是以社會主義為宗旨的青年社團組織紛紛涌現。如長沙的新民學會、俄羅斯研究會、天津的覺悟社、北京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等。它們為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準備了組織基礎。1920年3月,共產國際派維金斯基到中國,同中國的革命組織建立聯系,組建正式的共產黨和共青團。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指導和幫助下,中國**個先進青年的政治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于1920年8月正式成立,原浙江**師范學生俞秀松擔任團的書記。建團后,就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主辦的“外國語學社”中發展了*早的一批團員。此后,毛澤東在湖南長沙,李大釗在北京,董必武、陳潭秋在武漢等又相繼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團組織根據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指示,深人工人中去,組建工會,舉辦工人學校,宣傳共產主義思想。
……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