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2876
- 條形碼:9787010072876 ; 978-7-01-00728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本書特色
本書對不純正不作為犯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方法科學
合理,資料鮮活翔實,理論聯系實際,觀點新穎,說理透徹,
思辯色彩濃郁,邏輯性強,富有文采,是關于不純正不作為犯
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體現了作者科學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勇攀高
峰的學術勇氣。本書的出版對于進一步豐富和改進我國的刑法
學體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有關不純正不作為犯罪案件的
刑事司法實踐亦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內容簡介
本書對不純正不作為犯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方法科學合理,資料鮮活翔實,理論聯系實際,觀點新穎,說理透徹,思辯色彩濃郁,邏輯性強,富有文采,是關于不純正不作為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體現了作者科學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勇攀高峰的學術勇氣。本書的出版對于進一步豐富和改進我國的刑法學體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有關不純正不作為犯罪案件的刑事司法實踐亦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目錄
導語研究意義、研究現狀及其方法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
**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概說
**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學說概況
一、18世紀前的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二、18—19世紀的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三、20世紀以來的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第二節 各國關于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立法
一、英美法系國家的立法概況
二、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概況
三、我國關于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立法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概念
**節 不作為的概念
一、不作為的行為性與行為理論
二、不作為與作為的區分
三、不作為的概念
第二節 關于持有性質的判斷
一、英美法系國家關于“持有”性質的認識
二、大陸法系國家關于“持有”性質的認識
三、我國學界關于“持有”性質的認識
四、本書的觀點
第三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稱謂和概念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稱謂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概念
第四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純正不作為犯的區分
一、違反的不法構成要件不同
二、違背的作為義務不同
三、犯罪形態不同
第三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罪刑法定主義
**節 罪刑法定主義與不純正不作為犯構成要件的開放性
一、罪刑法定主義原則概述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構成要件的特點
三、從罪刑法定主義的嬗變看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二節 法的明確性原則與不純正不作為犯具體類型的判斷
一、明確性原則的概念
二、法的安定性價值的實現
三、法的明確性的判斷
第三節 禁止類推原則與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規范結構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理論體系與禁止類推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規范結構與禁止類推
第四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構成要件概說
**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能否與作為犯等價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構成要件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構成要件諸觀點分析
二、等價性是否不純正不作為犯成立的獨立要件
三、作為可能性是否獨立的要件及其判斷
第五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因果關系
**節 國外學者關于不純正不作為犯因果關系的理論述評
一、否定說
二、肯定說
第二節 國內學者關于不純正不作為犯因果關系的理論述評
一、防止義務違反說
二、防果可能性說
三、轉轍說
四、破壞內外因平衡關系說
五、部分不作為起果條件說
第三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因果關系的特點及其判斷
一、國內學者關于不作為因果關系特點的概括
二、不作為因果關系特點的具體剖析
三、不作為因果關系的具體判斷
第六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上)
**節 作為義務來源的學說概況
一、刑法的自覺是作為義務實質化的直接動因
二、實質的違法概念和整體的考察方法是作為義務實質化的深層理論背景
三、納粹時期的全體刑法、政治刑法為作為義務實質化探討提供了客觀環境的助力
第二節 形式的作為義務來源說
一、形式的作為義務來源概述
二、關于“法律上的義務”的理解
三、關于“法律行為”的理解
四、關于先行行為引起的作為義務
第七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下)
**節 實質的作為義務來源說
一、德國刑法學界實質的作為義務理論述評
二、日本刑法學界實質的作為義務理論述評
三、我國臺灣地區刑法學界實質的作為義務理論述評
四、我國大陸刑法學界實質的作為義務理論述評’
第二節 以支配理論為中心的形式、實質作為義務統一論
一、作為義務的實質限定基礎
二、形式義務來源與實質義務限定的統一
三、圍繞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展開的個案論證
第八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主觀罪過與認識錯誤
**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故意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認識要素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意志因素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過失
一、考夫曼關于過失不作為犯的觀點
二、不純正不作為之過失犯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認識錯誤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認識錯誤概述
二、作為義務錯誤的處理
第九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刑法相關范疇
**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正當化事由
一、不作為與正當防衛
二、不作為與緊急避險
三、不作為與義務沖突
四、不作為與被害人承諾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未遂與中止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實行“著手”的判斷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未遂的類型
三、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中止
第三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共犯
一、不作為的共犯
二、對不作為犯的共犯
三、不作為與間接正犯
第四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罪數
一、德國的判例與學說
二、日本的判例與學說
三、基于“同時性說”與“回避不可能說”的折中說之提倡
結語 兼及我國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立法完善
一、對本書基本觀點的簡要總結
二、我國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立法完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節選
**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概說
本章要旨
本章回顧了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學說史,以羅馬法時期的不作為犯理論為始點,然后分18世紀前的學說、18—19世紀的學說和20世紀以來的學說這樣三大階段加以展開。之后,就各國的立法概況作了必要的說明。
**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學說概況
刑法學的核心內容是刑法教義學,其致力于研究法規范的概念、內容和結構,將法律素材編排成一個體系,并試圖尋找概念構成和系統學的新的方法。而對刑法史的研究則擴大了教義學者的視野,它再現了法發展的不同階段,研究立法的變化、使得偉大法學家的形象、其著作和學說具有生命力,進而建立了現行法學所賴以存在的基礎。今天,對刑法學說史的研究,已經成為我們開展刑法理論研究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基礎內容。同樣,對不作為犯包括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研究,也離不開對其學說史的梳理,尤其是在不作為犯理論至今信顯粗糙的我國,這一項工作更具特殊意義。
……
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 作者簡介
許成磊,1975年生,山東省郯城縣人。1993年9月至2003年7月,先后就讀于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現為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分別獲文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現為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執法工作指導處副處長。
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中國刑法、比較刑法、金融法治、警察行政法。先后在《刑法論叢》、《法學家》、《法律科學》、《政治與法律》、《法學》、《法商研究》、《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雜志、報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文章60余篇,其中有10余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曾參與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近10項,并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獨著、合著、主編、參編專業著作、教材30余部。代表性論著有:《不純正不作為犯理論》(人民出版社,獨著)、《金融犯罪的懲治與防范》(西苑出版社,獨著)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