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guān)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shù)8000年
譚延闿楷書賀君家傳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801869357
- 條形碼:9787801869357 ; 978-7-80186-935-7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譚延闿楷書賀君家傳 內(nèi)容簡介
譚延闖(一八八○-一九三○)字組安、組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生于杭州)。父譚鐘麟(清進(jìn)士,官至陜甘、閔浙、兩廣總督)。
五歲起讀書寫字。十一歲時遇翁同龢,被稱為“奇才”。一八九三年(十四歲)考中秀才,一九○四年參加清政府*后一次科考,中試會元,賜進(jìn)士出身。
一九○九年任湖南諮議局議長,湖南省長兼督軍。一九二二年投奔孫中山,加入國民黨后歷任全湘討賦軍總司令、湖南省省長兼湘軍總司令。一九二六年任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代國民黨中央黨部主席。一九二八年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一九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因腦溢血去世。民國政府下令國葬于南京中山陵東側(cè)。
弟澤闿,書法追步兄。女譚祥,適陳誠。
著有:《讱庵詩稿》、《組庵詩集》、《慈衛(wèi)室詩草》等。
譚延闿是民國政界高層文人中四位杰出書法家之一(沈尹默、于右任、潘伯鷹)。
譚延闿的書法自小受到翁同龢的影響,雖然學(xué)習(xí)過不少古代名家法帖,但貫穿他一生的是唐顏真卿的書體,如今一般書法愛好者們只要一說起譚延闿,就會在腦海中出現(xiàn)他臨寫的《大字麻姑仙壇記》,他一生共臨寫此碑達(dá)二百二十通。民國時出版過珂羅版大冊!稌ù蟪伞飞显d他的臨本。一九九一年上海書店有單行本印行。因此影響深遠(yuǎn)。
近年來文物、藝術(shù)品市場日趨活躍,譚延閻的作品也常出現(xiàn),他的行書作品同樣以顏真卿、錢南園、翁同龢的風(fēng)貌為依歸。所以人們一般情況下似乎已經(jīng)形成了譚字即顏字的概念,譚是儒將,他帶過兵當(dāng)過高級將領(lǐng),在他的顏體書中,確實能透出渾厚、遒勁的廟堂氣,如金剛、如將軍,他的藝術(shù)成就不在錢南園、翁同龢之下。
譚延闿楷書賀君家傳 目錄
作品
釋義
原作文欣賞
其他作品欣賞
后記
譚延闿楷書賀君家傳 作者簡介
譚延闿(1880-1930),湖南茶陵人,字組庵,又字組安,號長咕。清光緒進(jìn)士。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組織湖南憲政公會,主張君主立憲。1909年被推為湖南諮議局議長。辛亥革命時任湖南都督。1912年加入國民黨。1922年后曾任湖南省長兼督軍。1924年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1927年后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等職。
譚延闿是民國政界高層文人中四位杰出書法家(沈尹默、于右任、潘伯鷹、譚延闿)之一。譚延闿自幼習(xí)書,臨習(xí)不少古代名家法帖,貫穿其一生的書法風(fēng)格主要是唐顏真卿的書體,渾厚、遒勁,充滿威武雄壯的將軍氣概。著有《組庵詩集》、《慈衛(wèi)室詩草》等。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jīng)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