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少林史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511019
- 條形碼:9787802511019 ; 978-7-80251-10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少林史話 本書特色
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多年來,歷代高僧薪火相傳,嚴格保持著佛教的傳承法脈,為中國佛教的律宗、禪宗奠定了基石,為佛教的中國化、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創新,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與此同時,少林寺還歷史地形成了博大精深、獨具特色的少林文化體系…… 著名佛教考古專家溫玉成教授,根據對少林寺多年的考古研究而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以活潑生動的語言講述了少林寺一千多年來厚重、苦澀、文化內涵豐富的大歷史。
少林史話 內容簡介
千年名剎少林寺就像一座歷史舞臺,圍繞著它,自古以來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高僧大德不知演繹了多少故事與傳說。
著名佛教考古專家溫玉成教授,根據對少林寺多年的考古研究而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以活潑生動的語言講述了少林寺一千多年來厚重、苦澀、文化內涵豐富的大歷史。
少林史話 目錄
嵩山神
跋陀開創少林寺
譯經高僧與南北道
神奇的僧稠
律學大家慧光
一代大師法上
禪宗初祖菩提達摩
“立雪斷臂”演義佳話
周武法難
佛法復興與菩薩僧
第二章 唐代
十三棍僧救唐王
朝廷賜田與寺院經濟
武則天與少林寺
禪宗的興起
“六祖”法如
老安及其弟子
西行高僧——義凈與惠超
大照禪師高足——同光和法玩
新羅僧人慧昭
僧眾武裝保衛寺院
第三章 宋金時代
一花獨秀話禪宗
頤禪師與洛陽儒士
革律為禪與曹洞宗傳入少林寺
面壁蘭若——修建初祖庵
清江與惠初
法和與祖端
紅蓼花開——教亨禪師
隆老成龍過禹門
“孔門禪”與住持性英
第四章 蒙元時代
乳峰德仁住持
雪庭福裕中興少林
古巖普就整頓弊風
菊庵法照與鳳林子眭
息庵義讓與損庵洪益
日本沙門古源邵元
本色住持淳拙文才
元末兵火之災
第五章 明代
明洪武年間三位住持
從俱空契斌到拙庵性成
休心堂的故事
張永施造達摩坐像
“三奇和尚”與僧兵抗倭
小山禪師與《混元三教九流圖贊》
神秘的扁囤和尚
天下武功出少林
一道燭中天
燈昏法暗劫變兵革
第六章 清代至今
一堂風冷淡千古
寶樹芳蓮
修整少林與西魯故事
乾隆皇帝巡幸少林寺
白衣殿武術壁畫
石友三火燒少林寺
少林寺新生
結緣少林寺(后記)
少林史話 節選
**章 北魏至隋代
嵩山神
嵩山,橫臥在河南省登封縣的北面,東西綿延30多公里,是黃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為九州之險,五岳之冠。主峰太室山聳峙于東北方位,海拔1440米;次峰少室山峨踞于西南方位,海拔1512米。兩峰之間,雄踞著著名的“轘轅關”,是“九朝故都”洛陽通往東南方向的孔道。
原始洪荒,中華先民就辟草萊于嵩洛!妒酚洝し舛U書》引《尚書》云:早在大舜時代(4200年前),每隔五年就要巡狩一次中岳嵩山!秶Z·周語》云,夏王朝興起的時候,火神祝融降誕于嵩山。夏朝的大禹在現在登封縣東南方向的告成鎮一帶,當時叫作陽城的地方建立了都城,后來又遷都到斟(尋阝),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偃師縣一帶。
《詩經·大雅·嵩高》云:“嵩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嵩陽一帶,春秋的時候屬于鄭國,戰國的時候歸屬韓國。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把嵩陽設為潁川郡,并且筑起了太室山神祠。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禮登太室山,想要跟神仙交通;他用三百戶為太室祠作供奉,把這地方命名為“嵩高邑”。東漢以后,祠祀一直繼續著。
傳說大禹的妻子涂山氏生下兒子啟以后,化作一塊巨石,人稱“啟母石”。這啟母石至今仍屹立于嵩山南坡上。而涂山氏的妹妹少姨,則化作了少室山的山神,專司蠶事。
東漢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前后所建的“太室闕”、“少室闕”和“啟母闕”,至今還保存著,是國家級的重點文物。
崇山疊嶂、煙云繚繞的嵩山,自古就被認為是神靈出沒、仙人得道的圣地!渡胶=洝防镏v述的天上大神——“帝”,據說就往來于嵩洛周圍。少室山上有群神休息之木,名叫“帝休”。在道家仙經的傳說里,嵩山、王屋山、女兒山等名山,都是有正神掌管的,是精思合做“仙藥”的好地方。
東漢時創立“五斗米道”的張道陵(34-156)曾入嵩山石室,隱齋九年,后來號稱“天師”。東漢時的道士劉根、三國時的道士郗元節、西晉時的道士鮑靚等,也都是在嵩山得道的。
古人還認為,嵩山是天下的中心。中國*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就坐落在登封縣告成鎮,那里現在還保存著元代科學家郭守敬(1231-1316)所建的“觀星臺”。
……
少林史話 作者簡介
溫玉成,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現為河南省龍門石窟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東方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魯迅美術學院兼職教授。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