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企業過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523874
- 條形碼:9787507523874 ; 978-7-5075-2387-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過冬 本書特色
《企業過冬》是**本系統深入專業研究“企業冬天”及企業如何“過冬”的專著。
企業如何判斷冬天來臨?歷史上的世界和中國企業順利過冬的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如何評估企業的過冬能力?為什么有些企業能歷經寒冬而更加茁壯成長?企業如何像動物一樣過冬?企業如何避免在冬天犯戰略性錯誤和方向性失誤?如何在管理和營銷上做足過冬準備以順利過冬?……所有這些,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在《企業過冬》中,作者剖析了企業過冬的本質就是企業能夠與之生存的生態環境保持趨同甚至趨前,他用仿生學的特別視角,生動準確地分析了16種長壽動物的過冬本領及對應的16種企業的過冬哲學及方法。得到企業家、財經媒體以及權威咨詢機構的大力贊同。
在《企業過冬》中,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企業和咨詢實踐及理論思考,為廣大的企業提煉了擴張、升級、轉型、維持及收縮五大戰略,在管理上,則是如何為明天備早餐、如何兵將一體、如何無為中有為、如何強身健體、如何逆勢搶人寒冬斂才,更重要的為企業如何在營銷上解決生存難題提出了優生優育打造熱產品、軟傳播為品牌蓄水、廠商一體化六重奏、下鄉去在希望的田野上、從跑馬圈地到占山為王等*為實用且實效的營銷道法術。
《企業過冬》由資深營銷顧問石章強先生所著,由ICG熊曉鴿、新華都唐駿、如家孫堅等隆重作序,紅杉沈南鵬、零點袁岳、皇明黃鳴傾情推薦,聯想、華為、萬科、復星、華立、如家、羅萊、友邦、雙鹿等企業高管聯合推薦,也是這些企業高管層的內部讀物,對中國企業如何過好這個殘酷的冬天有著不一般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企業要過冬,個人更要“過冬”:讓“過冬”熱起來,從個人到企業的思索;前所未有的腦力激蕩!
? 中小企業過冬三大重大問題解析:讓“過冬”亮起來,積極應對更大的危機;未來我們可以掌控!
? 16種仿生法、5大冬戰策略、5大管理法、5大營銷論、10大企業發展案例:讓“過冬”動起來,行之有效的發展計劃;在危險中把握機遇!
史上*強推薦團隊:
ICG熊曉鴿/新華都 唐駿/如家CEO 孫堅 隆重作序
紅杉 沈南鵬/零點 袁岳 /皇明 黃鳴 傾情推薦
十大媒體:《經理人》、《商界》、《創業家》、《中外管理》、《新營銷》、《中國經營報》、《IT經理世界》、《新財經》、《中國企業家》、《銷售與市場》
十大企業:方太、雙鹿、友邦、奔騰、用友、奧康、老板、凡客誠品、春秋航空、李寧公司
十大機構:紅杉、零點、中國傳媒大學、北大縱橫、上海社科院、大聯想學院、上海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縱智達
企業如何判斷冬天來臨?歷史上的世界和中國企業順利過冬的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如何評估企業的過冬能力?為什么有些企業能歷經寒冬而更加茁壯成長?企業如何像動物一樣過冬?企業如何避免在冬天犯戰略性錯誤和方向性失誤?如何在管理和營銷上做足過冬準備以順利過冬?……所有這些,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如果你想了解優秀的企業是如何在危機中穩操勝算的,《企業過冬》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經理人》雜志社總編輯 楊俊杰
《企業過冬》是**本系統研究和破解企業如何過冬的專著。
——《銷售與市場》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 李穎生
企業冬天怎么過?《企業過冬》比較全面地給出了實用的戰略思考和營銷道法術。
——商界傳媒集團副總編 周攀峰
“過冬”對中國企業而言是一個老課題,但也是個新難題,中國企業雖然經歷過多次的周期,但這一次的經濟危機是如此的史無前例,過往的經驗反倒會成為誤區。《企業過冬》提出了一些獨特的觀察和思考。
——《中國企業家》研究總監 金錯刀
相信《企業過冬》會讓企業在寒冬感受到一縷陽光和溫暖。
——《新財經》主編 任悅
冬天來了,對于創業家來說,這可能是*壞的消息,也可能是*好的消息。讀過《企業過冬》,再思考如何行動。
——《創業家》主編 申音
企業的冬天如何過?《企業過冬》的可貴之處并不在于是給出完整的解決方案,而是為企業思考如何突圍這個寒冬提供了有益和有效的啟示和借鑒。
——《中外管理》雜志社主編 楊光
沒有經歷過坎坷的企業是很難茁壯成長的,但是過冬的準備是夏天就開始了。那些沒有提前儲備好足夠脂肪的企業往往會在冬天的寒冷中消亡。《企業過冬》能夠讓你系統思考該如何應對經濟的衰退和危機!
——《IT經理世界》雜志社編輯部主任 賀志剛
冬天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過冬的意識和方法。《企業過冬》不是書,是過冬裝備。
——《中國經營報》總編助理 杰雯
過冬,不能停留在口號上,需要行動。看《企業過冬》的企業相信更容易過好這個冬天。
——《新營銷》雜志創始人、中國營銷資源在線總策劃 段傳敏
冬天已然來臨,品牌之路不太好走了。怎么辦?《企業過冬》會讓您有新的驚喜和發現。
——騰訊網絡媒體執行副總裁 劉勝義
皇明一直就是在冬天里成長起來的。歷經冬天的磨礪企業才會更加長青。如果您的企業還沒有經歷過冬天,很愿意與您共勉《企業過冬》。
——皇明董事長 黃鳴
奧康面臨的國內外競爭環境早已是冬天了。《企業過冬》讓我們又了一份過冬的重武器!
——奧康董事長 王振韜
不經風雨,怎么能見彩虹?《企業過冬》讓我看到中國企業前進中的希望。
——春秋航空董事長 王正華
《企業過冬》是冬天里的火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方太總裁 茅忠群
雙鹿作為中國*老的冰箱品牌,已經歷了多個冬天。通過輕資產和下鄉過冬,我們成功復活了雙鹿品牌。對如何進一步渡過這個漫長的冬天,《企業過冬》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和指導。
——雙鹿董事長 陳泉苗
冬天來了,春天不遠了。在春天來臨之前,建議讀一讀《企業過冬》。
——奔騰董事長 劉建國
三十而立,老板電器感恩改革的春風讓企業茁壯成長。而今天的冬天,我們把它看作歷練企業走向成熟的絕好機會。打開《企業過冬》,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暖暖春意,更讓我們洞悉耕耘之道。
——老板集團董事長 任建華
友邦作為集成吊頂行業的開創者和領跑者,我們時刻地準備著冬天的來臨,《企業過冬》讓我們的準備更加充分。
——友邦董事長 時沈祥
面對寒冬,服裝行業如何應對?VANCL凡客誠品作為傳統行業的新品牌,在成立之初就做好了隨時過冬的準備。在這方面,《企業過冬》給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VANCL凡客誠品CEO 陳年
過冬,信心比什都重要。《企業過冬》讓你信心倍增,并化為有效行動。
——用友集團副總裁 鄭雨林
正如《企業過冬》所說,企業的冬天就是你的企業正處于離市場和消費者較遠的某個時候和地方;而對于投資者而言,企業的冬天也許就是投資的春天,關鍵在于你如何選擇企業并拉近與企業的距離。
——紅杉中國基金創始合伙人 沈南鵬
過冬的時節需要智慧與新的角度,因此任何的角度都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 袁岳
《企業過冬》談不上非常完美,但卻為中國企業如何過好這個冬天提供了大量的鮮活案例和原創的理論方法。
——北大縱橫咨詢集團首席合伙人 王璞
石章強先生在《企業過冬》中創造性地提出了靜領導、精品牌、熱產品、軟傳播、厚人才以及全體檢的過冬理論體系,系統地剖析了企業的過冬之道。
——上海社科院常務副院長 左學金
《企業過冬》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 陸刃波
《企業過冬》提出的“精品牌”和“軟傳播”,對企業如何低成本的過冬提供了有用的方法和工具。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 黃升民
《企業過冬》是**本全面研究企業如何過冬的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專著。
——浙江大學EMBA中心常務副主任 魏江
企業的發展主要不是靠短暫的蹦跳,更主要靠的是馬拉松的耐力!“企業過冬”給予我們更多的不是方法,而是思考!
——上海理工大學MBA中心主任 顧寶炎
《企業過冬》,是大聯想學院內部的重要參考教材,是大聯想合作伙伴過冬的羽絨服。
——大聯想學院院長 孔慶斌
石章強為中國的咨詢界做了一件實事,《企業過冬》為很多還在冬天冰窖中苦苦掙扎的企業提供了充分的精神食糧和行動方法。
——聯縱智達咨詢集團董事長 何慕
企業過冬 內容簡介
“過冬”,一個關于當下世界經濟形勢*形象貼切的比喻,它為任正非、馬云等企業家所創造,被媒體廣泛傳播,成為時下*流行的詞匯。
我們已經感受到冬天的嚴寒,我們需要采取行動。于是,“如何過冬?”就成為所有人都要面對和回答的問題。
《企業過冬》給了**份答案,一個資深的營銷咨詢家為中國企業開出了**份藥方:
企業過冬之道:靜領導、精品牌、熱產品、軟傳播、厚人才!
企業過冬之法:擴張、升級、轉型、維持、收縮沒商量!
企業過冬之術:華為居安思危、萬科化冬為春、雙鹿下鄉過冬、如家快慢速跑……
購買一本書,或許能溫暖一個冬天。
企業過冬 目錄
孫堅序 自然法則,過冬無憂
熊曉鴿序 這個冬天,中國仍然是投資的天堂
楊文軒 出版緣起: 這個冬天不太冷
自序 企業過冬的是與非
1 冬天真的來了嗎?
從改革深水區到市場慢車道
冰河期還有無石頭可摸?
30年的春夏秋,10年的大寒冬?
冬天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2 你的企業怕冷嗎?
企業怕冷的六大癥狀
靜領導,才有耐寒力
精品牌,不怕冬天來
熱產品,讓市場不再冷
軟傳播,過冬的保暖內衣
全體檢,冷暖先自知
3 過冬道法術
冬天里的企業戰略
1)擴張:從墊底到抄底
2)升級:鳥槍換大炮
3)轉型:步步為盈
4)維持:不死即活
5)收縮:剩者為王
管理過冬沒商量
1)節衣縮食,為后天備早餐
2)精兵簡政,兵將一體
3)閉關修煉,無為中有為
4)強身健體,短長跑混跑
5)逆勢搶人,寒冬斂才
營銷過冬方法論
1)優生優育打造熱產品
2)軟傳播:雞叫的力量
3)廠商一體化六重奏
4)下鄉去,在希望的田野上
5)從跑馬圈地到占山為王
4 企業向動物學過冬
松鼠廣積糧
蝗蟲深挖洞
螞蟻多存食
刺猬大抱團
螳螂保護層
蜜蜂保溫體
甲蟲防寒服
蛇群集
貓寄生
熊留脂
蛾蝶貯蛹
蠅蚊躲藏
狗兔換毛
鴉雀厚羽
蛙龜冬眠
雁燕遷徙
動物的過冬精神
5 企業過冬者說
華為:天天在過冬
蒙牛:危機下的企業家品牌塑造
萬科:現金式棉襖
華立 : 你哭我在笑
如家:快慢跑
誰能打敗老板?
友邦:在冬天創造春季
雙鹿:下鄉過冬
奔騰:聚變
參考文獻
企業過冬 節選
30年的春夏秋,10年的大寒冬?
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30年波瀾壯闊的歷程。
有人說,中國的改革開放30年,是10年的春天10后的夏天再加10年秋天,現在正在進入10年的冬天。果真如此嗎?有這么悲觀嗎?
3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卻影響或改變了許許多多中國人一生的前途和命運;影響或改變了我們這個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國家的前途和眾多企業的命運。
30年改革開放把古老的中國帶進了現代化的快車道、把封閉和半封閉的中國帶進全球化融入世界經濟融入世界主流文明、為中國重新崛起提供動力機制和體制保障。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效率與公平尤其是效率比30年前大大提高了。從法學角度看,法治在逐漸替代人治,秩序和公正正在建立;從政治學角度看,國民的公民權利比30年前大為增加了等等。正如茅于軾先生所概括的,30年*成功的是財富的增加,人們的自由度和對外開放的擴大。不論如何評價,幾乎人人都不會否認相比30年前,社會的物質財富更為豐富了,人們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大大改善了。
1. 把古老的中國帶進了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
我國的現代化發端于160年前的西方入侵,侵略者帶來了近現代工業文明,但救亡壓倒一切,革命、戰爭不斷,現代化夭折。1949年建國后本可以認認真真地搞現代化,但“革命”(階級斗爭)又壓倒了生產。現代化的努力幾經曲折,是1978年的改革開放把中國帶進了現代化的快車道。1978年GDP總量僅3624億元,2007年已達到246619億元,年均增長9.7%,增長速度極為罕見,中國經濟從一度瀕臨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居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人均GDP過2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之列和工業化中期階段。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快跑者,如果沒有意外,中國還將有長達20年的高速增長。
2. 把封閉和半封閉的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和世界文明
由于極左思潮的影響,30年前的我們關起門來搞“社會主義建設”,沉浸在“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封閉經濟之中。改革開放打開國門,趕上了產業大轉移、資本大流動的全球化的浪潮,中國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真有“洞中才數日,世上已千年”之感。正是得益于全球化,中國經濟才能夠超速發展和跨越式進步,中國人民開始享受到現代化的成果。 同時,正是30年前的改革開放,結束了閉關鎖國的半封閉狀態而走向現代文明,正如一度向北的九曲黃河,*終還是向東流入大海,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重新逐步融入世界文明,人權、法治、公平、正義、自由、平等、博愛等普世價值日漸成為我們文明中的核心價值。
3. 為中國重新崛起提供動力機制和體制保障
改革開放本質上是改制度,改規則,立新規,回歸常識,回歸人性,回歸主流。正是由于改革的市場化取向,重新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我國經濟才得以重新崛起,奮起直追,從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增長到占7%以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日益加大,據統計,從2005年起,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占14%以上,并逐年提高,僅次于美國而排世界第二位。如果不出意外,我國GDP總量可望在30年后超過美國位居世界**。
更重要的是,30年的改革開,實現了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春夏秋,一是從指令性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二是從無所不包的、家長式的全能政府轉向公共服務型的有限政府;三是從人治轉向法治。這三個層面的轉型有快有慢,但其進程遠沒有結束。在轉型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冬天悄然已至。
10年寒冬來了?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讓國內的企業也感到了陣陣寒意。于是人們發出感嘆:一個嚴酷的冬天突然降臨了!此時此刻,敏感的管理者已經開始著手尋找過冬的方法和必要的過冬裝備。但對于大多數企業家來說,首先還要“觀天象”,他們在這“換季”的時刻,更想知道中國企業的外部生態環境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這個冬天的寒冷程度到底如何!在這個冬天里,誰會*先被凍死,又是誰將頑強地挺過嚴冬,迎來新的春天?
2008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巧合。正值華爾街愁云慘淡,“一個時代的終結”的論斷此起彼伏的時候,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三十年,迎來了十七屆三中全會,啟動了又一個改革起點。但恰恰又是在這個時候,源自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風暴,也讓國內的企業,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外向型企業感到了陣陣寒意,而且這股寒流正在蔓延,我們已經聽到了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發出感嘆:一個嚴酷的冬天突然降臨了!這個冬天會會是個什么樣子的呢?這個冬天的特征和以往的冬天相比又有什么不同?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冬天的來臨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個冬天也許不是*冷的,但一定是*長的一個冬天。從多個角度分析,這個冬天肯定沒有1929年、1930年經濟大蕭條那么寒冷,當時是有80%、90%的金融機構倒閉。而這次危機的情況是,歐美國家一些政府已經拿出幾萬億資金救市,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這種舉動,會讓這個冬天的溫度不至于一下子跌入“嚴冬”,但也會讓市場的自然恢復受到干預,因此,整個金融市場也不會很快地復原。
從宏觀管理的角度講,中國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困境。過去管理比較簡單,大多數都是“找”和“抄”的過程。但現狀要改變了,比如完善科學發展觀,建立和諧社會,要創造性地否定過去,倡導新的宏觀管理模式。中國的宏觀管理進入了一個迷茫——混沌——創新的階段。中國企業要順利過冬、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做變革。
這次危機表面上是美國的金融危機,其背后則孕育著中國實體經濟的大轉型。美國的服務業、金融業占GDP的比重非常大,個人認為,美國金融業的作用就是:通過資本的衍生產品,**,去掠奪財富,先把你的財富吸引過來,讓你的財富消失在里面;第二,成為不打仗也能干預別人經濟的工具;第三,用這個方式增加世界對美元的需求。美元本身并不值錢,因為美國不創造財富,美元某種意義上相當于是美國人的欠條。美國服務業的作用就是把美元推銷出去,結果金融一垮臺美國的掙錢工具就沒有了,服務業特別是虛擬經濟必然會遭到重創,所以美國目前也面臨著由虛擬經濟向實業轉型的問題,因為它是過度消費型,沒有了金融的保障就會舉步維艱。
美國的轉型也讓世界轉型,首先中國就要轉型。目前,中國是過度生產型、過度出口型,美國是過度消費型、過度進口型。
這就像是兩個拐子,一個瘸了左腿一個瘸了右腿,原來可以相互攙扶著走,突然一個斷了一條腿,另一個就不好走了。為了支撐平衡,就必須要長出一條腿或者要鋸掉一條腿。
于是,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上,擴大內需成為了保持我們經濟發展的關鍵性課題。
災難來了,就必須過河到對岸去。橋窄人多,就會有人摔下去,就會有人淹死。當然也有人不從橋上走,自己造條船,也會各有各的方式。對于如何過冬的問題也是如此。
對于未來的管理和未來的企業來說,也許原來這個企業并不好,但在嚴冬來臨的時候,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熬過這個冬天的,那些體制弱的,或者本來就有問題的企業,比如那些產品質量不好、管理不善、又缺乏社會責任的企業,勢必會凍死!企業要真正度過難關,需要企業具備創造型的思維,需要管理上的變革。
冬天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相信人的一生、企業的一生與地球一樣,都會受到冬天的影響,那么,當我們用“冬天”來形容企業將要面對的困難處境時。我們或許能從自然界中找到某種相關的啟示。
冬天是屬于自然的
在*初的混沌狀態下,地球處于真正寂寞的“冬天”——沒有任何生命。只是當這個星球辛辛苦苦、不厭其煩地圍繞太陽轉了16億多圈,終于在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某一刻孕育出了*早也是*低級的生命之后。長長的“冬天”才終于結束。一直到了大約300萬年前,終于出現了一組可以進化為人類的智能動物基因。
然后,我們知道了為什么會有冬天。
那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球自轉軸線的夾角正好是23,5°。正是由于這個神秘夾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上的任何一點與太陽的距離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也給這個星球上的氣候、生態帶來了無窮變化的可能。
……
企業過冬 相關資料
要做冬皇還是當正房?
——從梅蘭芳生命中的兩個女人看企業“過冬”之道
唐駿
在首映禮上,當著福夫人嫡子梅葆玖,主持人介紹章子怡為“梅先生紅顏知己孟小冬”的扮演者。章子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自己跟孟小冬神交已久,毫不掩飾對這位當年有“冬皇”之譽的傳奇女藝人的欣賞。雖然,這位絕世名伶最終與自己深愛的丈夫梅蘭芳緣盡而各自天涯。而長眠于梅蘭芳先生墓側的福芝芳則是忍辱負重,育子奉夫,成為眾望所歸的福夫人。
這段八卦公案,后來人評說不一。當年的伶人往事,也象今天娛樂圈里的明星逸事一樣飛短流長。
老公娶了兩個老婆,這對任何一方,都是寒冬的境地。
如何應對?
先說“冬皇”。孟小冬在遇到梅蘭芳之前,已經在老生行當有了響當當的名聲, 女子扮老生,她開梨園一代先河;“冬皇”的名號,可半點沒有沾梅大師的光。縱使情路坎坷,生活顛沛,在戲臺上她卻是“一票難求”大軸。對于企業來講,熱銷且暢銷的產品就是發展的硬道理。在競品大軍壓境,市場環境危機叢生的情形下,怎樣生存和突圍?當然是練好內功,打造“熱產品”,做自己行業里的“冬皇”!從海爾防電墻熱水器到九陽豆漿機,從奇瑞QQ到SOHU現代城,從招商銀行一卡通到阿里巴巴支付寶,從聯想THINKPAD到中移動神州行,從吉利威峰到娃哈哈非常可樂,從華潤雪花到蒙牛特侖蘇……無一不是經得起冬天考驗的“熱產品”。
福芝芳早年也做過藝人的,但是自嫁了梅蘭芳,便深居簡出,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當遇到強敵孟小冬,她又美,又能夠在藝術上跟自己的丈夫有共鳴,看起來似乎是毫無勝算了。但是,福夫人不動聲色,依舊把家內家外照顧的體面得當,風生水起。梅蘭芳特別好客,他們家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常常都是賓客云集,有兩三年,曾經接待過四千外賓,每個節日,每個該送禮物的人,福芝芳全部都能照顧到,一個不拉。這樣的識大體,擁大德的賢妻形象深入人心,由不得梅蘭芳的贊助團“梅黨”要高呼“棄孟留福”了。這便是 “企業過冬”的另外一道殺手锏——“軟傳播”,非硬性強制化傳播,感性傳播。一本《聯想為什么》讓國人把聯想開始銘記并珍藏,不管經歷多少風雨,聯想一直成為國人心中的最重;一首《步步高》讓全國人民在勵志的同時記住了一個品牌——步步高,并斷不斷買單,直到現在;一本《基本法》讓產學研官媒各界全民學習,華為開始為世人囑目……憑什么?憑的是周全、感性,絲絲入扣,這就是“軟傳播”的魅力。
佳人故去,情事如煙,但是對于面臨寒冬的企業,挑戰卻是真實而殘酷的。資深營銷顧問石章強先生剛推出的新作《企業過冬》,系統梳理和探討了過冬之道,可謂恰當及時。除了“熱產品”和“軟傳播”的打造,石先生更奇思妙想,從過冬的動物身上總結了企業安度危機的哲學。并且,石先生結合多年咨詢工作實操案例有理(理論)有例(案例)地為企業給出了戰略、管理、營銷不同角度之“術”、“道”、“法”,為他高興,也從中獲益。
經得起考驗的商業模式,是需要千錘百煉的,而通向真理的道路,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最適合自己的答案。很高興與大家分享這本新書《企業過冬》,它帶給我們從理念到方法新的開拓空間。
冬天來了,需要我們冷靜思考,積極蛻變,這樣才能迎接漸漸走近的春天。
企業過冬 作者簡介
石章強 2005年機械工業出版社金牌作者、2006年中國MBA新銳100人物、2006年中國營銷標桿人物、2007年中國管理咨詢行業十佳咨詢師。 資深營銷顧問、上海錦坤傳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專注于為成長性企業量身訂制體系化品牌軟傳播和戰略性營銷咨詢解決方案。目前擔任聯想、萬科、友邦、方太、華潤企業營銷顧問,同時也是國研網、機械工業出版社、《經理人》商學院、商界研究院、《銷售與市場》雜志社等專家委員。
先后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和文章200篇100余萬字,出版個人專著有:《沖上五重天——從業務員到營銷總經理》(“2005年營銷與管理類暢銷書”)、《從體系到方法》、《對標:非一線品牌的超越之道》(“2007年機工出版社年度重點書”)等。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