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老子-中國家庭基本藏書(諸子百家卷)(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989198
- 條形碼:9787805989198 ; 978-7-80598-91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子-中國家庭基本藏書(諸子百家卷)(修訂版) 本書特色
今本《老子》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所以又稱《道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老子》一書中含有精彩的辯證法命題,如“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等,早已為學人所周知。其他關于社會、關于人生的種種思考,也都耐人品味。
老子-中國家庭基本藏書(諸子百家卷)(修訂版) 內容簡介
簡介 老子是我國春秋末年的哲學家,先秦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 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 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后出關赴秦講學,死于扶風 。
老子-中國家庭基本藏書(諸子百家卷)(修訂版) 目錄
老子-中國家庭基本藏書(諸子百家卷)(修訂版) 節選
《諸子百家卷:老子(修訂版)》內容簡介:老子是我國春秋末年的哲學家,先秦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 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 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后出關赴秦講學,死于扶風 。
老子-中國家庭基本藏書(諸子百家卷)(修訂版) 相關資料
七章[題解]這一章運用樸素的辯證觀點,來觀察自然界的天地與社會中的圣人,闡明謙退反進的彎轉之用,主旨在圣人無私。事物總是向它的對立面發展,這是辯證法的一個定理。老子指出,天地不自營己之生,故能長生,圣人以其無私,反能成其私。在己為私,棄私為公,自來成大事者,皆無私,早將自身置之度外。圣人無私,是說起初并非有欲成其私之心。然其私之成,自然之道耳。深原此意,方區別于譎術。[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注釋]①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生存不為自己。自生則與物爭,不自生則物歸。②后其身而身先:這是說明不爭之德的好處,爭先逞強,結果適得其反。③邪:同“耶”(ye),疑問詞。[譯文]天地長久地存在。天地所以能夠長久,靠的是它不是為自己而生存,它給萬物提供生存條件,而不自私以養自己,所以能夠長生不老。因此圣人學習天地,遇到利益,把自身擺在后面,結果自身反而能占先;遇到危難,把自身置之度外,結果自身反得保全。這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嗎?所以能成全他的私。八章[題解]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論,用水德比喻上善之人。第一義,水性柔,灌溉滋潤以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利,默默地甘處眾人所惡的卑下之地,惟與眾不同,才接近造化眾物的“道”。第二義,水有“七善”,皆自然之性。動善時,即司馬遷述道學的特性:“與時遷徙,應物變化。”動任自然,則其意亦靜。第三義,水任自然,所以無人為的差錯。[原文]上善若水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②,故幾于道③。居善地④,心善淵⑤,與善仁,言善信⑥,正善治⑦,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⑧。[注釋]①上善:不是一般的善。②惡(wu):討厭、不喜歡。人惡卑下,《論語?子張》子貢日:“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儒家力爭上游,老子與之相反。③幾:接近。道無形,水有形,所以說接近。④地:天高地下,至下謂之地。⑤淵:沉靜的深水,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⑥信:河水汛期即至,叫做信水。⑦正:為政。⑧尤:過失,差錯。[譯文]最高的善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使之生長,而從不與萬物競高下、爭短長,它總是安身在眾人都不愿去的低洼之地,這種品格,才最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其安身立命,像水那
老子-中國家庭基本藏書(諸子百家卷)(修訂版)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春秋時期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