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山東歷史未解之謎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374084
- 條形碼:9787807374084 ; 978-7-80737-408-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東歷史未解之謎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山東歷史文化的發展歷程,以及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具體內容包括:墨子故里之爭;新泰周家莊墓群:一個懸而未解的謎等。
山東歷史未解之謎 目錄
2 新泰周家莊墓群:一個懸而未解的謎
3 孫臏的生死之謎
4 “東方金字塔”的前世今生
5 中華文字祖宗在壽光?
6 臨淄殉馬四大謎團
7 曹操何處觀滄海?
8 徐福東渡之謎
9 神秘詛咒與雙乳山王陵之謎
10 一代文豪緣何兩進寺院?
11 撲朔迷離的《金瓶梅》作者之爭
12 《金瓶梅》神秘作者真是丁惟寧?
13 蒲松齡葬書之謎、
14 孔林:萬樹成蔭,何以烏鴉不棲?
15 費縣“天鼓”“指動”奇觀
16 微山湖底的古留城“60年一觀”
17 尋覓危山上“神奇的石頭”、
18 聆聽鶴山“謎”聲
19 景陽岡下埋著舜帝的都城?
20 莒南馬耆山“三大怪”
……
山東歷史未解之謎 節選
1 墨子故里之爭
墨子與滕州
因為現存的遺跡、文化傳統、科技和墨子的精神,滕州人說,墨子是我們的老鄉。
墨子的思想沒有被歷史的塵埃所淹沒,但他卻沒有留給世人更多的關于他自己的資料,甚至連自己的出生年月、姓氏和國籍都沒有只言片語的說明,這些年有關墨子身世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
有學者認為,墨子大概出生于公元前468年(周貞定王元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左右。今年是雞年,也是墨子誕辰2473年。
在滕州市國際墨子研究中心的展室里,有一個關于墨子身世的介紹。說墨子出生在落鳳山,此山就在化石溝東南十里處,因墨子出生時有鳳鳥落于山上而得名。也因此,墨子的父母為墨子起名為“翟”——鳳凰的別名。也有人認為因墨子很可能長年櫛風沐雨,膚色黧黑,于是以膚色為姓,稱為“墨子”了。
后人認為墨子是魯人即今滕州人,此說源于晚清學者孫詒讓作《墨子間詁》,并附作《墨子傳略》,始提出墨子為魯人。其主要理由有:墨子是宋國貴族公子目夷之后,史載滕州東南有目夷亭;墨子學說繼承了邾婁文化的傳統;邾婁號稱“百工之鄉”,而墨子的科技成就正是從工匠的實踐中總結而成;墨子的生活習俗,從所穿的衣服鞋履來看,都是邾婁族所制。此外,滕州境內尚有與目夷相關的文物古跡,目夷、墨翟應是同音之轉。
同時,墨子的精神也在滕州一代代傳承下來,滕州人民以義為重的事例有很多。滕州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個故事是,在清初,城里一位姓徐的住戶常常在旱災之年賑饑。等年歲轉豐后,大家想把糧食還給他,徐某堅決不收,后來推辭不過,就說如果想還就還一塊石頭好了。結果沒幾天,門前竟積石如山。徐某就用這些石頭建成了一座“義石園”,供當地百姓休息玩樂。徐某被人們稱為“活墨子”。
另一個是布衣大師劉子衡,他以當代“墨者”著稱。劉子衡在抗戰期間,投身抗日,“赴刃蹈火,死不旋踵”。抗戰勝利后,又為國內和平奔走號呼,幾遭特務暗算,依然積極營救革命志士。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想留他在北京工作,他卻堅持回故鄉安度晚年。當時有評論說“劉子衡先生行動像墨子,思想像孔子,風度像莊子”。劉子衡聽后說:“我所想學的是墨子,孔莊非我所愿。”
……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