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修身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055997
- 條形碼:9787305055997 ; 978-7-305-0559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修身卷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華傳統美德叢書”之《修身卷》。本卷以“八榮八恥”為線索,力求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突出可讀性,寓知識、理論和思想性為一體,旨在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中華偉大傳統文化教育提供內容全面、敘述通俗、結構合理的讀本。 本卷分“概論”“故事”“名言”三篇。概論部分對修身的內涵、歷史演變和當代意義作較為系統的論述;故事部分用語體文譯編經典或轉引他人著述;名言部分精選歷代名言,均注明出處,便于讀者備查。
修身卷 目錄
上篇 概論
一、中國古代的“修身”概念
。ㄒ唬┬奚淼木壠
(二)修身的目標
(三)中國古代修身思想的幾個重要特點
二、中國古代傳統的修身方法及修身實踐的歷史演變
(一)修身要約束的對象:小我
(二)修身要樹立的對象:大我
(三)修身的幾種路徑
(四)中國古代修身實踐的歷史演變
三、由“內圣”而“外王”——修身與學習、交友及治世的關系
(一)修身與學習
(二)修身與處世交友
(三)修身與“齊家治國平天下”
四、“修身”的當代意義及作用
(一)中國古代修身傳統的得與失
(二)中國共產黨人對傳統修身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三)提倡“修身”與新時期加強全社會道德建設
(四)當代社會環境中不同人群的修身應“一本多元”
中篇 故事
周公誡子
不慕榮華富貴的郁離子
清正廉潔的子罕
孔子修身不怠
孔子觀“欹器”
顏回安貧樂道
子夏慎獨
曾參不受國君恩賜
楊朱受教改過
自得其樂的隱士榮啟期
蘧伯玉守禮
老萊子隱居
介子推有功不居
晏子的車夫
魏文侯善居人下
季札不做國君
段干木修身養德
王充博覽群書
周黨修身養志
陰興外舉不避仇
姚期不為子孫求封賞
馬皇后深明大義
諸葛亮公而忘私
蔣琬大度容下
孔融讓梨
王烈德高望重
陶淵明無心仕途
陳摶高臥
石勒重視讀書人
志向高遠的蘇綽
富弼待人以禮
陸贄清慎自守
韋澳不媚權貴
傅昭淡泊明志
二程好學不倦
呂蒙正雅量過人
狀元王曾還鄉不張揚
忠良純厚的“圣相”李沆
王旦大度容人
數豆修身
蘇洵大器晚成
蘇軾知行合一
朱熹拜師
蔡元定尊師好學
陸游筑“書巢”
周處改過自新
楊庭顯不懈自省
梨無主,心有主
明成祖克己勤政
王溥重操守
杜越正心克己
“安樂先生”張履祥
葉存仁“畏己知”
下篇 名言
一、先秦名言
二、兩漢魏晉名言
三、唐宋名言
四、明清名言
參考書目
后記
修身卷 節選
上篇 概論
中華傳統美德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古代儒家強調君子人格應具有仁、義、禮、智、信等美德,還有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側面強調了道德自我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就是“修身”的問題。
一、中國古代的“修身”概念
“修身”一詞,*早見于《墨子·非儒》篇:“遠施周偏,近以修身!倍鴮嶋H上,在墨子之前的儒家先哲孔子,就已經涉及了“修身”的理念?鬃与m然沒有直接提出“修身”一詞,但孔子關于何為君子、何為小人的區分,關于仁、直、忠、恕等的評價,實際上已是對“修身”的詳細闡述,并且在孔子的思想中,“修身”實為社會大治的基礎。他指出君子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當社會交往或社會治理中出現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應是歸咎于他人或外在的環境,而應進行自我反省,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考慮的是自己有什么地方沒做好,小人則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依賴別人的改變來解決問題。
基于“求諸己”的自省、自律意識,孔子勾畫了一個以注重自我道德修養為基礎的儒家處世觀的輪廓,并以仁愛、孝弟、忠恕、守信等道德觀念來約束自己以及教育弟子。后世儒家學者將孔子的這一思想發揚光大,認為道德修養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同時也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保證。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