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場.對沖基金以及金融創新的危險性(中信金融前沿)(0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13635
- 條形碼:9787508613635 ; 978-7-5086-1363-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場.對沖基金以及金融創新的危險性(中信金融前沿)(05) 本書特色
中國中信集團董事長、總經理;中國主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聯袂推薦。
我們努力改善金融市場設計,卻導致了市場崩潰,我們試圖提高金融市場效率,卻引入了市場的結構性風險,我們設法推行貌似公正的監管改革,卻使投資風險倍增,我們采取諸多措施來滿足眾多的投資欲望,卻加劇了市場的復雜性。
復雜性下潛伏著大災難!
危機爆發不可避免!
華爾街的驚世預言,三個月后就變成了現實!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一書,以一個局內人的視角,深刻揭示了過去二十多年來華爾街歷次危機中不為外人知的微觀機制。作者從專業人士的角度分析了歷次金融危機的技術基礎,認為金融產品的復雜性和緊耦合性難逃其咎。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出于救世之心,進一步對金融監管提出了忠告。他認為,從技術角度看,現有的監管框架會加劇復雜性,因而不僅于事無補,反而增大了危機的可能性。鑒于此,金融監管的改革方向是提高透明度,向投資者開放原代碼信息。在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今天,閱讀此書,會給人恍然大悟的愉悅。
李揚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
股災為什么一次又一次發生?風險管理為什么在*應起作用的時刻失效?政府監管為什么總是滯后?金融創新為什么常常以災難告終?理查德·布克斯塔伯以其在諸大投行及對沖基金負責風險管理的一線經歷賦予讀者窺視金融市場風險運作機制的前排座位。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金融市場的風險水平超出我們的想象,因為*大的風險正是那些“不可測度”的風險。此書著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全面展開之前,相信讀者會贊嘆作者的先知先覺。
姜緯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在過去25年中,理查德·布克斯塔伯多次身處金融危機的旋渦中心。他對各類金融市場、其中發生的種種災難以及這些災難的始作俑者所做的生動回顧和睿智剖析就像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令人無法釋手。
伊曼紐爾·德曼
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工程中心教授,《寬客人生》作者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場.對沖基金以及金融創新的危險性(中信金融前沿)(05) 內容簡介
2007年7月全面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終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與任何危機一樣,這次危機也有先知先覺者,理查德·布克斯塔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這本書于危機爆發前的三個月,即2007年4月出版。
書中詳細回顧了美國歷史上的多次金融危機,包括1987年的股市大崩盤和1998年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深入分析了現代金融市場,特別是金融創新工具的復雜性和緊耦合性。正是這兩個特點形成的機制導致了經濟中任何微小的意外事件,哪怕一點點計算錯誤,都有可能引發市場震蕩。本書的分析并不完全訴諸華爾街金融家們的貪婪和陰謀,而是揭示了整個金融監管體制和金融市場所固有的本質特征,以及這些特征如何讓華爾街的金融家們走上了一條引發金融動蕩的不歸路。
本書還細致入微地展示了華爾街的業務細節和行為模式,為我們理清了危機發生的機制和原理。在此基礎上,作者認為,基于傳統會計準則和透明度要求的監管模式增加了市場的復雜性和緊耦合性,惡化了危機。作者建議采取開放原代碼式的監管模式,減弱復雜性和緊耦合性。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場.對沖基金以及金融創新的危險性(中信金融前沿)(05) 目錄
第1章 1987年的魔鬼們
第2章 城里的新治安官
第3章 所羅門兄弟的興衰
第4章 所羅門兄弟,收而毀之
第5章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杠桿循環中毀滅
第6章 金融巨頭
第7章 復雜性、緊耦合和正常事故
第8章 對沖基金的美麗新世界
第9章 蟑螂和對沖基金
第10章 對沖基金的存在主義
結語 創造是為了毀滅?
注釋
致謝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場.對沖基金以及金融創新的危險性(中信金融前沿)(05) 節選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中詳細回顧了美國歷史上的多次危機,包括1987年的金融危機和1998年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深入分析了現代金融市場,特別是金融創新工具的復雜性和緊耦合性,正是這兩個特點形成的機制導致了經濟中任何微小的意外事件,哪怕一點點計算錯誤,都有可能引發市場震蕩。《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的分析并不完全訴諸于華爾街金融家們的貪婪和陰謀,而是揭示了整個金融監管體制和金融市場所固有的本質特征,以及這些特征如何讓華爾街的金融家們走上了一條引發金融動蕩的不歸之路。《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還細致入微地展示了華爾街的業務細節和行為模式,為我們理清了危機發生的機制和原理。在此基礎上,作者認為,基于傳統會計準則和透明度要求的監管模式增加了復雜性和緊耦合性,惡化了危機,作者建議采取開放原代碼式的監管模式,減弱復雜性和緊耦合性。2007年7月全面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終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與任何危機一樣,這次危機也有先知先覺者,理查德·布克斯塔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這《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于危機爆發前的三個月,即2007年4月出版。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場.對沖基金以及金融創新的危險性(中信金融前沿)(05) 相關資料
那些突然涌向華爾街的寬客們的工作,就是探索收益率曲線上的相關性,并開發數學模型,用于從債券投資組合或債券交易操作中獲取高于那些思想僵化的投資者的投資回報。至20世紀80年代早期,大量其他公司都已經趕上數字運算的新浪潮。所羅門兄弟的馬蒂‘萊博維茨已經組建了一個高端的強大團隊,負責固定收益組合投資策略和收益率曲線交易。這個團隊為所羅門兄弟幾年后進軍自營固定收益證券交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摩根士丹利,普拉特想要利用固定收益研究跨越另一道障礙。身為歌劇狂熱愛好者的普拉特,想象自己是一位文人雅士,因此他不喜歡處理一大堆最基礎的債券這類瑣事。他對固定收益研究滿懷憧憬,希望將其從停滯不前的交易員手中解放出來,并推進它扮演具有聲望的投資銀行角色。普拉特曾屢次向我說明,這個想法要求在投資銀行內部創立一個投資銀行。他將開發出客戶愿意花錢投資的產品。然后,作為對他們所獲得服務的補償,這些客戶將與摩根士丹利進行交易,而利潤明確歸于固定收益研究部,因此固定收益研究部將成為卓越的利潤中心。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普拉特聘請了哈佛畢業的、由物理學家轉行為保險精算師的吉姆·蒂利管理保險業務,聘請養老基金專家杰里米·戈爾德負責養老基金,以及奧爾登·托伍斯聯絡各銀行及儲蓄機構。他們每個人都領導各自的小團隊,致力于從事客戶咨詢業務和開發新業務。最初,普拉特在1984年將我引進他的部門,成為部門的分析骨干,但一次偶然的機遇,他立即給我重新安排職位,讓我承擔利潤中心的任務。布萊克一肖爾斯公式
這個機遇來自一個名為“投資組合保險”的新型投資策略,這個新詞組不久為投資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標志性變化。人們之所以設計投資組合保險這種投資策略,是為了用其防止股票投資組合跌落至預設的最低價值以下。這種策略利用對沖方式進行運作,例如,做空標準普爾500期貨。如果投資組合的價值上升,并超過預設的最低值,那么,對沖將會被減少,從而使投資組合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收益。如果投資組合的價值下降,對沖將被增加,因此,如果投資組合的價值最終剛好跌落至最低值,它就能被完全對沖。通過這種方式,當有需要時,投資組合能夠得到對沖;而當投資組合價值和最低價值之間存有緩沖時,它又不會遭受市場風險。因為,對沖隨時間推進而增加或減少,這種對沖被稱為動態對沖。
投資組合保險的對沖方式,是以費希爾·布萊克、羅伯特·默頓和邁倫.肖爾斯的理論研究為基礎的。他們的理
我們自己制造的魔鬼-市場.對沖基金以及金融創新的危險性(中信金融前沿)(05) 作者簡介
理查德·布克斯塔伯,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博士學位,畢業后一直在學術界安身立命,1984年被說服加入不斷涌向金融界的學者潮,先后就職于摩根士丹利、所羅門兄弟、所羅門美、花旗集團、摩爾資本管理公司和齊夫兄弟投資公司,負責風險管理和投資組合管理。如果說華爾街是一個經濟發電站,那么布克斯塔伯絕對是其中的操控者之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