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每天讀點金融史4 版權信息
- ISBN:7802288223
- 條形碼:9787802288225 ; 978-7-80228-822-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每天讀點金融史4 本書特色
本書以金融這條主線再次回顧15世紀以來的世界歷史發展,可以看出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一個國家金融實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國在世界政治版圖上的地位,阿姆斯特丹一倫敦一紐約的替換,也伴隨著荷蘭一英國一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的更迭: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德國的東山再起,也如影隨形般地顯現出東京、法蘭克福的身影,歷史長河為我們呈現出的這幅壯麗畫卷,無疑點出了金融對國家崛起的重要意義。這無疑會給崛起中的中國帶來非同尋常的啟發。
每天讀點金融史4 內容簡介
《每天讀點金融史》系列叢書以金融史為主線,把一百多年來的經濟發展和金融格局演變的巨幅畫卷為你徐徐拉開,是你理解世界經濟的格局演變與未來走向的理想讀物。
“金融只是一種手段,關鍵看使用者的目的。”這句關于金融的著名論斷寫在這里與讀者諸君分享。每個人閱讀這套書的目的不盡相同,得出的結論也會大相徑庭。我們衷心希望本套叢書能為讀者提供認識現實經濟世界的一個視角,在投資、經營、決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正確、理性地認識發生的每一個變化,可以“知興替”、“明得失”。
歷史是指引現實的指南針,歷史是撫慰內心的清涼劑。相信每天讀點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本書以金融這條主線再次回顧15世紀以來的世界歷史發展,可以看出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一個國家金融實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國在世界政治版圖上的地位,阿姆斯特丹—倫敦—紐約的替換,也伴隨著荷蘭—英國—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的更迭;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德國的東山再起,也如影隨形般地顯現出東京、法蘭克福的身影,歷史長河為我們呈現出的這幅壯麗畫卷,無疑點出了金融對國家崛起的重要意義。
這無疑會給崛起中的中國帶來非同尋常的啟發。
每天讀點金融史4 目錄
**節 大國興衰的歷史脈絡
何為“大國”
城頭變幻大王旗——帝國交替
第二節 從歷史的角度看大國的興衰
影響大國興衰的因素
學者對大國興衰的理解
第三節 世界金融格局的變幻
風水輪流轉——“世界貨幣”變遷史
國際金融中心的變化
第四節 大國興衰的金融影響
金融與國家實力的關系
金融強則國力強
金融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第二章 黃金成就的霸權——葡萄牙和西班牙
**節 地理大發現背景下的伊比利亞半島
地理大發現的動因
為什么是葡萄牙
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第二節 貴金屬的涌入
金本位制的雛形
金銀的涌入
第三節 帝國成形
葡萄牙帝國的成形
西班牙帝國的興盛
第四節 成也黃金,敗也黃金
葡萄牙的衰落
西班牙的衰落
第三章 金融先行者與海上馬車夫——荷蘭
**節 填海造地的國度
圍海造地
國家雛形
資本主義的福音
第二節 金融先行者的腳步
銀行業的興旺
證券業的興起
股份制公司的出現
第三節 海上馬車夫的輝煌
遠洋貿易的輝煌
殖民帝國的出現
金融大國的興起
第四節 無可奈何“花”落去
郁金香泡沫的影響
競爭優勢的丟失
金融資本的后患
第四章 倫敦金融城與日不落帝國——英國
**節 不列顛的興起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光榮革命
工業革命的搖籃
第二節 英鎊本位
金本位制下的英鎊本位
英鎊沉浮
第三節 倫敦金融城的輝煌
倫敦金融城
金融史的插曲——南海泡沫
金融中心花落倫敦
第四節 經濟帝國的身影
世界生產中心
世界金融和貿易中心
世界博覽會召開
第五節 日不落帝國的出現
海上霸權爭奪
殖民帝國顯現
第六節 帝國輝煌不再
經濟放緩
兩次世界大戰的打擊
殖民帝國的解體
第五章 華爾街的崛起和星條旗的飄揚——美國
**節 世界大戰帶來的機遇
一戰前后的美國
二戰前后的美國
第二節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美元霸權
美元崛起
終成“世界貨幣”
美元霸權影響深遠
第三節 美國出了個紐約,紐約有個華爾街
《梧桐樹協議》
紐約的優勢
發展歷程
第四節 在華爾街的指引下
經濟優勢依舊
政治霸權獨占
第五節 美元霸權的反復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
牙買加體系下的美元霸權
第六節 當星條旗不再飄揚
經濟霸權的衰落
政治霸權受到挑戰
第六章 廢墟上的奇跡——日本
**節 廢墟之上起高樓
復蘇的背景
增長的動因
發展的過程
第二節 日元國際化
走出國門的日元
日元走向世界
日元的未來
第三節 金融中心第三極——東京
金融新秀初長成
東京現在時
改革陣痛
附錄:經驗借鑒
第四節 對外投資顯身手
投資動因:逐利而為
投資歷程:因時而變
投資地點:遍地開花
投資影響:源遠流長
第五節 泡沫泥潭中的經濟
《廣場協議》
泡沫浮現
泡沫破滅
滑入泥潭
第七章 世紀展望——金融與霸權
**節 群雄逐鹿金融市場
歐元“挑戰”美元
“亞元”的展望
小結:美元之后的“世界貨幣”
第二節 新世紀的世界金融版圖 l
亞太金融中心群的崛起
歐洲金融中心的競合大戲
誰執世界金融之牛耳
結束語:金融與霸權
附錄 金融與未來——展望中國的前景
引子:中國金融能行嗎
**節 人民幣該如何走向世界
人民幣的域外流通現狀
人民幣離岸中心
中國外匯制度變革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
第二節 金融中心——香港VS上海
黃浦江上的金融中心
金融明珠落香江
雙雄競爭會有時
結束語:中華民族會怎樣出現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后記
每天讀點金融史4 節選
**章 大國興衰與金融變局
人類絕大部分的發展過程與歷史演進當中,帝國一直是典型的政治在形態。帝國無意在某個國際體系中運作,它期望把本身建立為一個國際體系。
——美國外交家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歷史學家們認為,現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是從公元1500年前后開始的。因為在此之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們無法有效地接觸與交流,他們也不知道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地球是圓的”?恐怕相信和知道的人還是屈指可數的,因此,公元1500年前的歷史,嚴格的說只能是局域性的歷史,各個國家也不具備影響世界的能力。
公元1500年后,地理大發現將整個世界真正地聯系在了一起,之后的國家競爭和大國爭霸則拉開了不同文明的人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注視,也相互對抗和爭斗的歷史大幕:
伊比利亞半島的兩個“小”國——葡萄牙和西班牙,拉開了真正世界意義上的大國之旅的序幕,憑借著地理大發現帶來的海權優勢,征服美洲,稱霸歐洲,成就了伊比利亞帝國的輝煌。
“海上馬車夫”——荷蘭,一個1/4的國土在海平面以下且經常遭受海潮侵擾的小國。在17世紀成為世界的中心并且以自己的名字標識整個世界,締造了一個稱霸全球的商業帝國,成為公認的**個“世界大國”。
“日不落帝國”——英國,一個游離于歐洲大陸的島國,一個被稱為“小店主國”的國家。卻征服了世界上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在18、19世紀稱雄世界近兩百年的時間,縱橫五大洲,橫掃三大洋,一代帝國“日不落”。
“山姆大叔”——美國,曾經的英國殖民地,一個國民來自于全世界移民的國家,一個僅有200多年歷史的新國家,卻執世界牛耳近一個世紀,滿世界飄揚的星條旗,成為一代帝國*好的寫照。
“廢墟上的奇跡”——日本,一個二戰的戰敗國,從一片廢墟上發展起來,成為當今世界無人敢小覷的經濟大國,短短幾十年再度崛起,真可謂是“前度劉郎今又來”。
縱覽世界風云。大國更替的背后好像隱藏著什么不可為人所知的“魔方”:怎么就這幾個國家成為一代帝國而別的國家卻只能作為歷史的旁觀者甚至成為前者的附庸?為什么這些大國的輝煌只能維持一段時間而不能做到長久的稱霸?決定大國興衰的因素有哪些,是不是有些共同的原因成為大國崛起的基礎?
……
每天讀點金融史4 作者簡介
孫健,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就讀于蘭州大學、青島海洋大學、浙江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并從事經濟學博士后研究,1996年6月荷蘭提爾堡大學經濟學高級研修班結業。1990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4項;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獎5項;出版中英文專著12部,其中研究海爾的專著7部(部分著作已往國外翻譯出版),在《新華文摘》、《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財貿經濟》、《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研究》、《香港財經月刊》等凼家級期刊、海外期刊、國際會議上發表有影響的論文170余篇。
研究方向:企業管理、資本運營、金融市場。
主要兼職:教育部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工業經濟促進會副理事長。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