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炎黃文化研究.第八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753145
- 條形碼:9787534753145 ; 978-7-5347-5314-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炎黃文化研究.第八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炎黃二帝及其時代研究;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思潮與學派;弘揚中華文化 建設民族精神家園;祭祀文化等。
炎黃文化研究.第八輯 目錄
關于“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精神家園”的一點理解
考古學視野的三皇五帝時代
炎黃二帝及其時代研究
《黃帝文化志》出版筆談
試談炎黃精神
炎黃時代的和諧社會
炎黃時代的開創精神與今日社會的和諧發展
炎帝神農氏時代對和諧文化的貢獻及其現代意義
中華人文始祖的血親聯系與和諧文化傳統的形成
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
紅山文化在中華和諧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藏戲源于佛教述略
金源文化的歷史地位
思潮與學派
《論語·堯日》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理念尋根
蘇氏蜀學學風與東坡易學散論
清代漢學家的“以禮代理”——兼論對理的詮釋
葡河漢界,各美其美——略論17至19世紀澳門多元一體的城市文化模式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精神家園
弘揚中華文化是我國大學的歷史使命
精神家園建設與文化自覺
端正學風與民族精神家園建設
祭祀文化
黃帝祭祀的文化意蘊
文物與考古
長江中游地區早期“龍”文化遺存源頭考釋
太行山區有關炎帝碑刻的考察
文獻整理與研究
魏晉南北朝史注的特點
周必大致仕后的人際網絡與文獻學實踐一
王先謙的文獻學實踐及其思想
《香花僧秘典》辨正
海外中華文化研究
“列國漢學史書系”序
漢學歷史和學術形態——寫在“列國漢學史書系”出版之際
韓國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譯介(1920-1937)
探索與爭鳴
廣義圖騰,精神象征,文化標志,情感紐帶——中華龍的定位
中華學人
道教文化研究領域的拓荒者——王明傳略
路漫漫兮,上下求索——記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丁偉志先生
書評與序跋
清初史學研究的力作——《清初私家修史研究》序
《晚清大變局中的楊度》序
學術動態
2007年“炎黃精神與和諧文化”炎黃文化學術研討會綜述
“紀念人文初祖黃帝建設民族精神家園”學術研討會綜述
炎黃文化研究.第八輯 節選
關于炎黃時代,即中華文明的起源,這是史學和考古學研究的永恒主題,可J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或偏重于史前文明起源時期,或著重研究中華民族在今天I應如何繼承發揚民族精神,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發展。前者著重于“源”,而后者則更多地關注于“流”:它們的關系實質是“繼往”與“開來”。推陳出新、繼往開來是學術生命力的表現,如果沒有創新,就會使文化失去活力;從另一方面看,如果否定繼承,又可能迷失本原。“繼往”同“開來”相互聯系,“推陳”與“出新”是辯證的統一。我們今年的祭陵學術活動,將重點放在現實的考察上,即研究如何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弘揚中華文化,使其與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個目標緊密地結合起來。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這是當今時代對我國提出的重大課題。從世界格局來看,21世紀初更加顯示出和平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流。從經濟角度考察,可以看到,我們正處于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在經濟上的聯系和影響更加緊密。從科技層面分析,我們正處于信息化時代,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普遍使用,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是過去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國在國際上和平崛起,不僅要有很強的政治國力、軍事國力、經濟國力,而且要不斷提高文化國力,充分認識到國家軟實力——文化的重要性。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