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影視藝術簡史與導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0819695
- 條形碼:9787810819695 ; 978-7-81081-96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影視藝術簡史與導視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結合了筆者多年教研經驗和當前理論界、業界的較新成果而編著的高校影視藝術教材。它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普適性,既可以使高校廣電專業的學生全面了解影視藝術知識,迅速提高影視藝術的鑒賞力,還針對影視藝術專業的學生進行了適當的專業拓展和提升。 全書共分七章,**、二章分別為電影藝術的初創期和歐洲電影藝術的發展與繁榮;第三、四、五章則分別介紹美國好萊塢電影、亞洲電影和中國電影的發展概況;第六章和第七章則分別介紹世界電視劇和中國電視劇的發展概況。每一章又都分為“簡史”和“導視”兩大版塊。“簡史”部分以史帶論,對重要的電影運動、電影流派、熱點現象、著名導演和作品進行闡述;同時以“合縱連橫”的方式來建構本書的主要框架,即章節之間既保持一定的歷史的縱向梳理關系,又兼顧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影視發展史中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特色。
影視藝術簡史與導視 內容簡介
《影視藝術簡史與導視》是一本結合了筆者多年教研經驗和當前理論界、業界的較新成果而編著的高校影視藝術教材。它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普適性,既可以使高校廣電專業的學生全面了解影視藝術知識,迅速提高影視藝術的鑒賞力,還針對影視藝術專業的學生進行了適當的專業拓展和提升。
“影視藝術”是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有的教材無所不包,從歷史沿革到技術原理;從電影流派到電視文藝欄目……而本書力圖做到簡明而充實——在內容上抓取“藝術”這一關鍵詞,只集中探討電影和電視劇兩大影視藝術形式,不再討論紀錄片、電視文藝節目等其他的電影或電視節目樣式。
在體系上本書的每一章都分為“簡史”和“導視”兩大版塊。“簡史”部分以史帶論,對重要的電影運動、電影流派、熱點現象、著名導演和作品進行闡述;同時以“合縱連橫”的方式來建構本書的主要框架,即章節之間既保持一定的歷史的縱向梳理關系,又兼顧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影視發展史中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特色。如**、二章分別為電影藝術的初創期和歐洲電影藝術的發展與繁榮;第三、四、五章則分別介紹美國好萊塢電影、亞洲電影和中國電影的發展概況;第六章和第七章則分別介紹世界電視劇和中國電視劇的發展概況。
影視藝術簡史與導視 目錄
**節 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
第二節 電影“魔術大師”——喬治?梅里愛
第三節 電影藝術奠基人——大衛?格里菲斯
經典影片分析/一個國家的誕生
第二章 歐洲電影藝術的發展與繁榮
**節 蘇聯蒙太奇學派
經典影片分析/二戰艦波將金號
第二節 歐洲先鋒電影
經典影片分析/三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第三節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
經典影片分析/四偷自行車的人
第四節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經典影片分析/五四百下
經典影片分析/六精疲力盡
第五節 德國新電影運動
經典影片分析/七鐵皮鼓
經典影片分析/八羅拉快跑
第三章 美國好萊塢電影
**節 好萊塢電影的類型化
第二節 反思中的新好萊塢電影
第三節 經典好萊塢的復歸
第四節 美國獨立電影的發展
經典影片分析/九公民凱恩
經典影片分析/十畢業生
經典影片分析/十一阿甘正傳
第四章 亞洲電影
**節 日本電影
經典影片分析/十二羅生門
經典影片分析/十三東京物語
經典影片分析/十四情書
第二節 韓國電影
經典影片分析/十五悲歌一曲
經典影片分析/十六我的野蠻女友
第三節 伊朗電影
經典影片分析/十七哪里是我朋友家
第五章 中國電影發展概況
**節 1949年之前的中國電影
經典影片分析/十八小城之春
第二節 1949—1978年間的中國電影
經典影片分析/十九小兵張嘎
第三節 1979年以來的中國電影
經典影片分析/二十紅高粱
經典影片分析/二十一霸王別姬
經典影片分析/二十二小武
第四節 港臺電影
經典影片分析/二十三重慶森林
經典影片分析/二十四飲食男女
第六章 世界電視劇發展概況
**節 歐美電視劇概況
經典電視劇分析/一越獄
第二節 日韓電視劇概況
經典電視劇分析/二東京愛情故事
經典電視劇分析/三大長今
第七章 中國電視劇發展概況
**節 中國大陸電視劇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中國大陸電視劇的主要類型和藝術特征
第三節 21世紀初中國大陸電視劇賞析
第四節 港臺電視劇的發展概況
參考文獻
影視藝術簡史與導視 節選
**章 電影藝術的初創期
**節 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
盧米埃爾兄弟在里昂他們的父親老盧米埃爾所經營的照相館中,學會了照相技術,并在后來幫助他們的父親掌管照相器材廠的同時,開始研制照相器械。1894年他們在愛迪生發明的攝影機的啟發下,在巴黎致力于完成他們自己的發明。1895年2月13日,他們為自己的這種由攝影機和投映器組成的“活動電影機”申請了專利。同時,他們開始利用這種“活動電影機”,使用膠片逐格拍攝電影。這樣,**部能投射到銀幕上的電影產生了,它以每秒十六格的速度放映,得到了清晰、穩定的畫面。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巴黎的“大咖啡館”舉行了“活動電影機”的首次公開放映。這是一次劃時代的放映,盧米埃爾放映了《火車到站》、《工廠大門》、《水澆園丁》等影片,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因此,在國際上,大多數人都認為盧米埃爾兄弟是電影的發明人,他們被稱為“電影之父”。1895年12月28日,也被世界公認為電影真正誕生的日子。
攝影師出身的盧米埃爾兄弟,對待電影從一開始就顯示出與愛迪生全然不同的思維觀念。這種不同不僅表現在對于“放映術”的發明、對于電影機器設備的改進,而且更突出地表現在他們的電影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根本的時空觀念和美學差異上。愛迪生的創造本身并沒有脫離“照相館”的原有模式。影片中的人物是由愛迪生請來的演員為攝影機進行的表演,如同一張張“活動的照片”,并套用了舞臺劇的虛構模式。盧米埃爾兄弟采取的則是更為現實主義的態度,擺脫了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更為努力地去表現和復制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專門為攝影機安排和搬演實際并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