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齊魯--中國歷史實錄--中國冤案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08131
- 條形碼:9787533308131 ; 978-7-5333-0813-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齊魯--中國歷史實錄--中國冤案實錄 內容簡介
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曾言:“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謂之實錄。”叢書即以這一傳統史學的*高標準為指歸,選取歷朝朋黨之爭、政變叛亂、宦官禍國、重大冤獄等側面為切入點,選擇與此相關的著名歷史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演繹成以封建政治舞臺為背景的驚心動魄、波譎云詭的生動真實的歷史畫卷。本書借鑒傳統史學的紀事本末體裁,以事件起訖為綱,各自獨立成篇,依年代順序編次;以敘事為主,輔以畫龍點晴的評論,以期透過表象揭示本質。分開讀猶如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勾畫出鮮活的封建政壇眾生相;合起來則概括地反映出中國封建政治史的大致風貌,凸現出歷史的縱深感。本書可讀性與知識性同具,史學價值與文學價值并存,參考價值與收藏價值兼備,是一套獨具特色的歷史普及讀物。
齊魯--中國歷史實錄--中國冤案實錄 目錄
助吳國興軍破楚,進忠言竟遭殺身——伍子胥之冤
輔勾踐復國滅吳,遭疑忌命喪九泉——文種之冤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之冤
殺妻求將文武兼備,變法強楚遭忌殞身——吳起之冤
變法功高身遭車裂——商鞅之冤
擊匈奴修筑長城,遭變故無過被殺——蒙恬之冤
助始皇兼并六國,輔二世夷滅三族——李斯之冤
遭腐刑隱忍茍活,著《史記》萬古流芳——司馬遷之冤
苦經營民富國強,遭株連全家伏誅——桑弘羊之冤
馬革裹尸流芳后世,身遭誣陷難慰生平——馬援之冤
忠勇奮發偷襲成都,有口難辯父子蒙冤——鄧艾之冤
立興國之功,遭滅族之禍——崔浩之冤
隱山林名高千古,遭誣陷“稚音”永絕——嵇康之冤
三朝國戚聲震遐邇,一朝被逼含恨自殺——獨孤信之冤
東征西戰官至丞相,功高震主終遭屠戮——斛律光之冤
功成不去,竟逢鬼蜮——長孫無忌之冤
勇革新興利除弊,遭宦禍或逐或殺——二王八司馬事件
安宋室鞠躬盡瘁,遭貶謫客死南疆——寇準之冤
行新政心系天下,遭貶謫病死道旁——范仲淹之冤
懷壯志“精忠報國”,“莫須有”冤殺忠良——岳飛之冤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元丞相脫脫之冤
明朝開國功臣,暴君刀下冤魂——李善長之冤
助明朝定國安邦,欲自保終遭陷害——劉基之冤
打天下出生入死,遭流言服毒身亡——馮勝之冤
遭變故忠心不改,誅十族慘絕人寰——方孝孺之冤
曠古奇才,詔獄冤魂——解縉之冤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之冤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楊繼盛之冤
反魏閹一身正氣,六君子慘死獄中——楊漣等六君子之獄
斗閹黨錚錚鐵骨,死詔獄大義凜然——周起元等七君子之獄
“仗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袁崇煥之冤
輔幼主一統天下,遭誣陷毀墓鞭尸——多爾袞之冤
“曾靜可殺不殺,呂晚村無罪坐罪”——呂留良之冤
平叛亂馳騁疆場,受誣陷“誤國負恩”——岳鐘琪之冤
齊魯--中國歷史實錄--中國冤案實錄 節選
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曾言:“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謂之實錄。”叢書即以這一傳統史學的*高標準為指歸,選取歷朝朋黨之爭、政變叛亂、宦官禍國、重大冤獄等側面為切入點,選擇與此相關的著名歷史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演繹成以封建政治舞臺為背景的驚心動魄、波譎云詭的生動真實的歷史畫卷。本書借鑒傳統史學的紀事本末體裁,以事件起訖為綱,各自獨立成篇,依年代順序編次;以敘事為主,輔以畫龍點晴的評論,以期透過表象揭示本質。分開讀猶如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勾畫出鮮活的封建政壇眾生相;合起來則概括地反映出中國封建政治史的大致風貌,凸現出歷史的縱深感。本書可讀性與知識性同具,史學價值與文學價值并存,參考價值與收藏價值兼備,是一套獨具特色的歷史普及讀物。
齊魯--中國歷史實錄--中國冤案實錄 相關資料
助吳國興軍破楚,進忠言竟遭殺身——伍子胥之冤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原名伍員,子胥是他的字。他幫助吳國強大起來,整軍經武,不久就攻破楚國,使吳國成為霸主。后來,吳王夫差在如何對待越國等問題上受到欺蒙,伍子胥屢諫不聽。最后,伍子胥競被賜劍自盡,被稱為千古奇冤。
一伍子胥奔吳
伍子胥的生年不詳。因為他曾愛封于申(今河南南陽市北),所以歷史上又稱他為申胥。
伍子胥的父親名叫伍奢,哥哥名叫伍尚。伍奢很受楚平王的信任,做了楚平王太子的太傅。當時楚平王的手下有個叫費無忌的人,被任命做了太子建的少傅。費無忌很妒忌伍奢備受平王和太子的寵信,便想討好平王,并千方百計離間平王和伍奢的關系。
有一天,費無忌對平王說:“太子年齡已經不小了,該給他娶妻了。”平王聽了他的話,便為太子從秦國娶妻,并派費無忌前往迎親。可是費無忌迎親回來后卻對平王說:“秦女是個絕色女子,王不如自娶之,再另為太子聘娶個女子就是了。”平王被他說動了心,便自己娶了秦女。費無忌便因此而討得了平王的歡心。
過了不久,費無忌又對平王說:“城父(楚邑,在今河南寶豐縣東)是我國的北方重鎮,對城父的城墻應該大加修固,并派太子親自去鎮守,這樣既可以和北方交通,又可以收南方之利,這就得到天下了。”平王聽信了他的話,便把太子建派到城父去了。
過了一年,即到了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費無忌向平王誣陷太子和伍奢說:“太子因為君王娶了他的妻,對王很不滿。現在他和伍奢打算領著方城(楚國在北方所修的長城)外的人背叛。他們自以為占據方城,就如同一個諸侯國一樣,又有齊、晉兩國輔助他們,他們必將危害楚國,應及早著手解決。”平王聽信了費無忌的話,便把伍奢召來質問。伍奢回答說:“君王有了一次過錯(指娶太子的妻)就已經夠嚴重了,為什么還要聽信誣陷之辭!”平王聽了大怒,便把伍奢囚禁起來,并派方城司馬奮揚前去殺太子建。奮揚知道太子是被誣枉的,便暗中把太子放跑了。太子建逃奔到了宋國。
費無忌又對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都很有才能,如果不除掉,恐怕將會成為楚國的后患。可以讓伍奢以父命召他的兩個兒子,他的兩個兒子就一定會來。”于是平王使人對伍奢說:“你能把你的兩個兒子召來,就饒你活命,否則就將處死!”伍奢說:“老大伍尚心地仁慈,聽到我的召喚將會到來。老二伍員性情剛毅,能成大事,他看到來了不會有好結果,是一定不會來的。”楚王不信他的話,便派人以伍奢的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