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新農村實用對聯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6369838
- 條形碼:9787806369838 ; 978-7-80636-983-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農村實用對聯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步伐的不斷向前邁進,廣大農村出現了有目共睹的可喜變化,農業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全面嶄新的階段。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順應時代、順應民意,在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宏偉藍圖的同時,政策進一步向“三農”傾斜,從而切實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的建設,實在地保證了農民的增收,黨的興農富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正是新農村的社會大進步,經濟大發展,傳統大發揚,民生大改善,使得對聯文化成了新農村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蓬勃興旺的嶄新局面。就以山西省運城市為例,全市在13個縣(市、區)全部建立了楹聯組織的基礎上,形成了從市到縣、鄉、村、企業、學校四級楹聯文化網絡,產生了一支充滿活力的楹聯文化大軍,出現了4個“中國楹聯文化縣”和4個“中國楹聯教育基地”,還公推出享有盛譽的河東聯壇一百單八將。類似的例子在全國還有很多,這一切都令人欣喜,令人振奮,充分說明對聯文化在百姓心中生根發芽,對聯事業在廣大農村開花結果。
基于給新農村對聯事業的建設擂鼓助威,給新農村對聯活動的開展搖旗吶喊,給新農村對聯隊伍的壯大鼓掌喝彩,同時也給新農村對聯創作的普及拋磚引玉,我們編寫了這本《新農村實用對聯》。
新農村實用對聯 目錄
一、預防醫學的發展簡史
二、醫學模式與健康概念
三、21世紀預防醫學的機遇與挑戰
**章 人類的環境
**節 環境的基本概念
一、自然環境
二、社會環境
第二節 生態系統與生態平衡
一、生態系統
二、生態平衡
第三節 人類和環境的關系
一、人類和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
二、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人類改造環境的主觀能動作用
第二章 環境與健康
**節 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
二、疾病
三、亞健康
四、健康與疾病的連續觀
第二節 影響健康的因素
一、環境因素
二、行為生活方式因素
三、人類生物學因素
四、醫療衛生服務因素
第三章 保護環境促進健康
**節 環境污染
一、概念
二、來源
三、特點
四、環境污染物
五、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
第二節 環境污染對健康的損害
一、影響環境污染對健康損害的因素
二、環境污染對健康損害的種類
第三節 環境保護的基本措施
一、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和基本方針
二、可持續發展戰略
三、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措施
第四章 空氣與健康
**節 大氣的特征及其衛生學意義
一、大氣的化學組成及其衛生學意義
二、大氣的物理性狀及其衛生學意義
第二節 大氣污染及其危害
一、大氣污染的來源
二、常見大氣污染物及其危害
第三節 室內空氣污染及其危害
一、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
二、室內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
第五章 生活飲用水與健康
**節 水源的選擇及衛生防護
一、水源的種類及其衛生特征
二、水體污染對健康的危害
第二節 生活飲用水的基本衛生要求及水質衛生標準
一、生活飲用水的基本衛生要求
二、生活飲用水的水質衛生標準
第三節 生活飲用水的凈化與消毒
一、飲用水的凈化
二、飲用水的消毒
第六章 飲食與健康
**節 各種營養素與健康的關系
一、蛋白質
……
第七章 生產環境與健康
第八章 社會環境與健康
第九章 醫學統計方法
第十章 流行病方法
第十一章 衛生保建
第十二章 自我保健和群體保健
第十三章 健康教育
第十四章 疾病發生的要素和防制
第十五章 傳染病的防制
第十六章 地方病的防制
第十七章 食物中毒的防制
第十八章 惡性腫瘤的防制
第十九章 心腦血管疾病的防制
第二十章 醫源性疾病的防制
第二十一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和控制
附:教學大綱
新農村實用對聯 節選
**章 人類的環境
**節 環境的基本概念
環境是指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的空間及外部條件。環境與健康的關系是預防醫學的核心問題。人類的環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按環境的要素屬性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一、自然環境
在自然環境中,按其主要的環境組成要素,可再分為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生物環境和地質環境等。自然環境按其是否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分為原生環境和次生環境。
1.原生環境指天然形成的并基本上未受人類活動影響的自然環境,如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荒漠、海洋深處等。原生環境存在著對機體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由于人類活動日益頻繁,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原生環境已很難見到。
2.次生環境指人類活動影響下形成的環境,如城鄉居民社區、廠礦等。次生環境往往和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相聯系。目前,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已成為次生環境的核心問題。
二、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和社交活動過程中相互形成的生產關系、階級關系與社會關系。由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人口、衛生服務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構成。
按照物質的屬性劃分,構成人類環境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
第二節 生態系統與生態平衡
一、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是指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生物群落與其生存了環境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通過特質循環、能量交換及信息聯系共同構成的綜合體。
……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